浅论殷墟发掘与中国近代考古学的确立
时间:2025-07-10
时间:2025-07-10
1928--1937殷墟发掘地位之评价
浅论殷墟发掘与中国近代考古学的确立
----1928--1937殷墟发掘地位之评价
摘 要:1928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开始对安阳殷墟进行科学发掘,从此揭开了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序幕,1928年—1937年历时10年共15次的科学发掘,在中国考古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是一场由国家科研机构组织、由中国人独立主持、采用近代考古方法进行的一次大规模的遗址发掘,也成为近代中国考古学形成和确立的标志。
关键词:近代考古学;殷墟发掘;技术方法;发祥地
关于1928--1937殷墟发掘地位和意义的研究,可谓成果颇多。专著李济先生的《现代考古学与殷墟发掘》、《安阳》,胡厚宣先生的《殷墟发掘》,郑振香先生的《殷墟发掘六十年概述》等,论文有刘一曼的《殷墟考古78周年》,王宇信的《论殷墟发掘的第一阶段在我国考古学史上的地位》,殷玮璋《殷墟考古在中国考古学中的地位》等。成果虽多,但我认为有些地方尚有进一步探索的余地,因此,本文拟在前辈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一些浅显见解,以求教于对此问题感兴趣的同仁,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考古学的诞生
近代考古学起源于西方,而西方考古学的产生和发展,有它的历史背景。首先是欧洲的文艺复兴促进了人们对古典时代的语文和美术史的研究,从而开始兴起对希腊罗马时代雕刻和铭刻的搜集。不久又进而对基督教圣地巴勒斯坦地区的古迹和古物发生兴趣,后来这种兴趣扩大到对近东地区的埃及、巴比伦等地更为古老的古迹和古物的寻访和搜集。
到19世纪中叶,丹麦学者C.J.汤姆森(1788~1865)提出“三期论”学说,认为史前时代经历了石器时代、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三个时期。“三期论”的提出使考古学终于发展成为一门严谨的科学。此后不久J.J.A.沃尔索(1821~1885)又进而把“三期论”用于野外古迹的分期,并以发掘工作中所见的地层关系作为证明。1843年,J.J.A.沃尔索(1821~1885)发表了《丹麦原始时代古物》一书,使“三期论”从此成为史前考古学的研究基础。由于史前时代没有任何文献记载,对史前史的研究必须完全依靠考古学,而史前考古学的发展又推动了整个考古学的发展。[1](P253-255)
丹尼尔也有同样的论述,他认为:史前考古学是考古学的标志,他在此说的史前考古学,可理解为考古学一词的同义语。1866年在瑞士召开了第一次“人类学和史前考古学国际会议”。这使得考古学作为一门科学,在国际学术界得到了普遍的承认。
中国汉文中“考古学”这一名词,是从欧洲文字翻译过来的。欧洲文字中的“考古学”一词,如Archaeology(英文)、Archaeologie(德文)、Археология(俄文)、Archeologia(意大利文)、Arqueologia(西班牙文)等,都是源于希腊文,意为古代或古代的事物和科学。
作为一门近代科学,考古学已有它充实的内容,周密的方法,系统的理论和明确的目标。《词源》上给考古学下的定义是:考古学是根据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一门科学。作为一门近代的科学,考古学有一套完整、严密的方法论。它包含史前考古学、历史考古学和田野考古学等分支,并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领域内的许多学科以及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内的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
中国近代考古学奠定的基础有赖于两个条件:一是传统金石学的发达;二是西方考古
1928--1937殷墟发掘地位之评价
学理论和方法的传入。(注:参见张光直:《考古学和中国历史学》,收入《中国考古学论文集》,三联书店,1999年。)考古学在中国古代被称为金石学。具有悠久的历史,宋代以来就很发达,渐渐形成一种专门的学问。它是以古代青铜器和石刻碑碣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偏重于著录和考证文字资料,以达到证经补史的目的。清代是金石学发展的鼎盛时期,特别是在乾嘉学派的影响下,金石学有了很大的发展。清末民初,随着近代考古学知识的传入,金石学研究已经逐步演化为考古学的组成部分,金石学作为独立的学科已不复存在。
中国直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才产生近代考古学。在论及考古学传入中国时,李济先生把社会变革、世界观的改变以及与考古学有关的学科环境的出现,视为中国接纳考古学的原因。“1911年辛亥革命不仅在亚洲东方的政治界和社会结构中引起了根本变化,而且更重要的是表现在知识分子的思想上,革命使这些人逐渐改变了世界观,田野方法作为一
[2](P3)种学习手段在中国人的思想中也产生了影响。”这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传入和中国发
达的传统金石学的结合,最终促成了中国近代考古学的产生。
二、殷墟的发现与科学发掘
中国近代考古学的诞生源于殷墟发掘,而殷墟的发现,得益于甲骨文的发现。1899年,清代的金石学家王懿荣在从中药铺购得的“龙骨”上发现有契刻文字,经过考订,得知这是商代卜辞。后经刘鹗研究,认定卜辞乃“殷人的刀笔文字”。罗振玉则对甲骨文的出土地点进行了探访,访知甲骨文的出土地是在河南安阳小屯,即对安阳小屯进行研究,考证其地乃是“武已之墟”。经过进一步 …… 此处隐藏:8000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