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上市公司分红制度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2)

时间:2025-07-15

股利分红政策

新华医疗 5 华阳科技 5

福建南纸 5 上风高科 4

九龙山 4 天山股份 4

3、过分热衷于送红股。从2007年的上市公司分红来看,几乎超过70%的公司有送红股计划,要不以红股代替现金分红,要不分少量现金附送红股。支付股票股利应该是上市公司快速发展的一种体现,而我们的公司却不管发展如何都一律分红股,分红股的目的多是为了更多的留存收益。我们的投资者也热衷于分红股,给钱还不要,就要红股、就要转赠、就要增发,以便除权之后再填权、赚取更大的差价;根

本不关注实际的现金分红。上市公司本来就不想现金分红,正好投其所好。

4、分红的除权问题。上市公司的分红,股民并不能立即获取。因为流通股东的红利还必须经历除权,只有未来股价涨上去填权了,才能说明流通股东真正领取了红利。分红的双重收税问题和除权问题还引发了一些奇怪的现象:假设有一位不持有上市公司股票的投机者,他不参与上市公司的分红,只是在除权除息的当天按照除权价买入,他就可以比持有上市公司股票并参与分红的投资者少缴20%的税,而作为

上市公司股东的投资者获取的收益还不如投机者多。

5、分红是为了再融资。《关于加强社会公众股股东权益保护的若干规定》的文件,把上市公司的现金分配与再融资挂起勾来,规定上市公司最近三年未进行现金利润分配的,不得向社会公众增发新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或向原有股东配售股份。这样一来,上市公司的“铁公鸡”们为了以后能再融资,纷纷向投资者拔出自己的“羽毛”,“铁公鸡”消失了,却变成了“黄鼠狼”。不少上市公司表明上响应证监会“现金分红”的号召,背后却是圈前的目的。名义上是给了投资者一毛钱,可最后却从投资者的身上掏去了100元现金。并且还说是给了投资者回报,是“保护了中小投资者利益”。就拿金融股为例,中国平安2007年分红不到40亿,却推出1600亿的再融资计划,是其分红的40倍;浦发银行分红不到9亿,却提出400亿的融

资计划,是其当年分红的44倍。

二,现行分红制度的对资本市场发展的不利影响分析。

1、现行分红制度导致股市暴涨暴跌。

在现行分红制度下,上市公司的分红由于分红少,分红收益甚至远远低于同期银行存款,那么进入股市的资金,就不会是仅仅为了获取投资分红,而主要是为了赚取差价,投资者的一切行为都是围绕股价的波动进行。正是基于这种目的,导致投资者习惯于追涨杀跌,造成股价的剧烈波动,而不是去做一个长线投资者。长期以来就我们的资本市场就行成了谋求短期暴利的文化,缺少长期投资的理念,大量的机

构投资者也加入短期获利的行业,助长了市场的暴涨暴跌。

在股市走熊的情况下,由于股市分红收益远低于银行储蓄,使得大量资金云集银行,造成存贷差巨大,大量资金无法贷出,形成大量的资金闲置(约占总额的三分之一)。而每当股市走牛的时候,大批资金以最快的速度向股市"搬迁",加入到追逐短期差价的队伍当中,导致银行面临存款资金不足以支持其贷款业务发展的问题。银行贷款业务的增长来自于存款的增加,资金的迅速撤离给银行带来了巨大的风险。而一旦股市走弱,这部分资金又迅速从股市向银行回流,导致股市与银行像跷跷板的两个端点。这一点在2007年的我国资本市场上表现得很明显,上半年的牛市,让数十万亿的银行存钱涌入股市,从而把市场推到了6千多点,当市场变盘以后,“亏钱效应”又让股市里的资金从新迅速回流到银行,市场暴跌到3000点

以下。

2、现行分红制度导致蓝筹股不受市场欢迎,市场估值体系混乱。一般蓝筹股的流通盘都是比较大的,很难有短期的股价表现,如果没有一个高比例的分红,在我们这个主要通过股价涨跌获利的市场里,它们对投资者就很难有吸引力。尤其是在市场走熊的时候,市场资金不足,交投低迷,蓝筹股就成了资金的抛弃对象。资金更乐意追逐一些小盘绩差股股价巨幅波动中的获利机会,也不愿意持有低市盈率的蓝筹

完善上市公司分红制度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