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5 自相矛盾 一课一练同步练习(含答案)
时间:2025-02-25
时间:2025-02-25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5 自相矛盾一课一练同步练习(含答案)
15 自相矛盾课时练
第一课时
一、给加的字注音。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二、把下列词语和相应的意思用线连起来。
楚人卖。
鬻称赞,这里有夸耀,吹嘘的意思。
誉楚国人。
陷锋利。
利刺破,这里有“穿透”“刺穿”的意思。
以回答。
弗用。
应不。
【答案】
一、yù dùn máo wú xiàn fú
二、楚人:楚国人。
鬻:卖。
誉:称赞,这里有夸耀,吹嘘的意思。
陷:刺破,这里有“穿透”“刺穿”的意思。
利:锋利。
以:用。
弗:不。
应:回答。
第二课时
一、说说下列“之”“其”是什么意思。
(1)誉之曰之:
(2)又誉其矛曰其:
(3)吾盾之坚之:
(4)其人弗能应也其:
(5)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之:
二、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1.这则寓言名叫《》,选自《》作者是时期家。
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楚人有鬻盾与矛者.
(2)物莫能陷.也
(3)以.子之矛,陷子之盾
(4)其人弗.能应也
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1)誉之曰。
译文:
(2)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译文:
4.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1)我们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能盲目夸大,否则会出现无法自圆其说的局面。
(2)不要自己夸要自己。
(3)同伙间不要相互争吵或冲突。
(4)同学之间要互相团结,不要发生矛盾。
【答案】
一、(1)代指他的盾。(2)代指他(卖盾又卖矛的人)。(3)的。
(4)卖盾又卖矛的人(5)的。
二、1.自相矛盾韩非子•难一战国思想韩非子
2.(1)……的人。(2)穿透。(3)用。(4)不。
3.(1)他首先夸耀自己的盾。(2)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会怎么样?
4. (1)
二、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训练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天堂里的老师
他是我分管的病人当中比较坚强的一位。他不像有的癌症患者,以绝望、恐惧的态度对待疾病。他一直坚持自学大学课程。他叫阿明,某师范大学二年级学生。
在阿明的隔壁病房,住着一个7岁的小男孩冬冬。不做治疗时,阿明常去给冬冬讲故事,辅导作业,有时还教几个外语单词。阿明成了冬冬的编外老师。
一天上午,推开病房的门,阿明正在教冬冬写毛笔字,一笔一画,一撇一捺,那么认真,那么从容。阳光从窗外照进来,仿佛一道光环笼罩着他们。生命被抛至如此绝境,他们却用自己的方式顽强地抗拒着,不向命运低头。
没过多久,冬冬死了,弥留时,冬冬拉着阿明的手说:“我要上学。”
一连几天,阿明没再走出病房,只是闷着看书。有一天,他请求我10点以后为他亮一小时的灯。他说:“我要用剩下的时间学完全部课程,即使到了天堂,我也要当一名教师,去
教像冬冬那样不幸夭折的没有机会上学的孩子。”我被他深深地打动了,含着泪花破例答应了他的请求。
每晚到了10点,病房统一熄灯后,只有阿明的房间灯还亮着。那闪烁的灯光像一面旗帜在向人们昭示:生命也许很脆弱,但生命又真的很顽强。
三个月后,阿明死了,死得很安详。
每当夜深人静,仰望天空,穿过薄雾般的月光,我仿佛听到了琅琅的读书声。那儿有阿明,有冬冬,还有一群天使般的孩子……
(1)给划线字注音。
________________
弥留夭折
(2)“生命也许很脆弱,但生命又真的很顽强。”怎样理解这句话?
(3)“那闪烁的灯光像一面旗帜在向人们昭示……”这句话中比喻起到的表达作用是什么?(4)读“生命被抛至如此绝境,他们却用自己的方式顽强地抗拒着,不向命运低头”,我会想起一个类似的故事《________》,它的主人公是________。
【答案】(1)mí;yāo
(2)生命很脆弱,是指肌体被病魔侵袭;生命又真的很顽强,则指阿明顽强的拼搏精神,不屈的昂扬斗志,阿明对生命的珍爱。
(3)将阿明对生命的态度、对理想的追求等诸多精神因素,向人们展示出来了,形象而动人。
(4)鲁滨孙漂流记;鲁滨孙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本课生字的掌握情况,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2)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