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实验室化学试剂使用安全
时间:2025-04-24
时间:2025-04-24
一些化学合成中常用到的药品
化学药品使用安全
一、属于危险品的化学药品
1 易爆和不稳定物质。如浓过氧化氢、有机过氧化物等。 2 氧化性物质。如氧化性酸,过氧化氢也属此类。
3 可燃性物质。除易燃的气体、液体、固体外,还包括在潮气中会产生可燃物的物质。如碱金属的氢化物、碳化钙及接触空气自燃的物质如白磷等。 4 有毒物质。
5 腐蚀性物质。如酸、碱等。
6 放射性物质。
二、化验室试剂存放、使用要求
1 易燃易爆试剂应贮于铁柜(壁厚1mm以上)中,柜子的顶部都有通风口。严禁在化验室存放大于20L的瓶装易燃液体。易燃易爆药品不要放在冰箱内(防爆柜冰箱除外)。
2 相互混合或接触后可以产生激烈反应、燃烧、爆炸、放出有毒气体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合物称为不相容化合物,不能混放。这种化合物系多为强氧化性物质与还原性物质。
3 腐蚀性试剂宜放在塑料或搪瓷的盘或桶中,以防因瓶子破裂造成事故。 4 要注意化学药品的存放的期限,一些试剂在存放过程中会逐渐变质,甚至形成危害。
5 药品柜和试剂溶液均应避免阳光直晒及靠近暖气等热源。要求避光的试剂应装于棕色瓶中或用黑纸或黑布包好存于暗柜中。
6 发现试剂瓶上标签掉落或将要模糊时应立即贴好标签。无标签或标签无法辩认的试剂都要当成危险物品重新鉴别后小心处理,不可随便乱扔,以免引起严重后果。
7 化学试剂定位放臵、用后复位、节约使用,但多余的化学试剂不准倒回原瓶。 安全防护知识 化验工作中接触的化学药品,很多是对人体有毒的。它们对人体的毒害途径和程度各不相同,有些毒物可有几种途径进入人体,而有些毒物对人体的毒害是慢性的、积累性的,因此必须加以足够的重视。
三、防毒的原则和办法
一些化学合成中常用到的药品
1、必须对实验室的有毒物品强化管理,专人保管,限量发放使用,并妥善处理剩余毒物和残毒物品。
2、在实验过程中,尽量采用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剧毒物质。若必须使用有毒物品时,事先应充分了解其性质,并熟悉注意事项。
3、进行产生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尽可能密闭化,有回收可能的要回收。实验室要有良好的排风设备,直至增设送风设备。
4、工作人员要注意保持个人卫生和遵守个人防护规则。严禁在使用有毒物或有可能被毒物污染的实验室内存放食物、饮料或吸烟。工作时要穿专用工作服,戴好防毒面具。禁止用手直拉接触毒 物。实验完毕,要及时洗手,专用工作服单独存放,以免污染扩散。
五、防菌办法
1、针对实验室产生的细菌、真菌、毒菌等不同菌种,定期进行消毒灭菌,以保持工作环境的洁净,消灭细菌繁衍生长的条件。消毒可采用紫外灯照射、辐射灭菌、药液高温熏蒸及喷洒灭菌、消毒药液等办法。
2、操作时必须十分谨慎,减少细菌向容器外繁衍的可能及长途径。细菌室的废弃物应及时妥善处理,不能随意丢弃。
3、操作时工作人员必须穿戴好工作服、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避免皮肤直接接触细菌及其培养基、液体等。操作完毕应及时用肥皂或消毒液等洗手,用过的防护用品应及时清洗消毒。
4、严禁在有细菌繁殖的场所休息、吃饭、喝水、吸烟。
六、防腐蚀办法
1、实验室(或库房)的腐蚀物品应避开易腐蚀物品存放,注意其容器的密封性,并保持室内通风良好。酸性和碱性物质不能混放,应分区分类隔离贮存。
2、产生腐蚀性挥发气体的实验室,要有良好的局部通风或全室通风,并要远离有大型精贵仪器设备的实验室。如在同楼设臵时,应将使用腐蚀性物品的实验室设到高层,以使腐蚀性挥发气向上扩散。
3、装有腐蚀性物品的容器,必须用耐腐蚀的材料制作。使用腐蚀性物品时,要仔细小心,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在通风框内进行。使用完毕,应立即盖好容器,谨防腐剂溅出灼伤皮肤,损坏仪器设备和衣物等。
一些化学合成中常用到的药品
4、酸、碱废液应经过处理后排放,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腐蚀性气体、液体流经的管道、阀门应经常检查,定期维修更换。
5、搬运、使用腐蚀性物品要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若不慎将酸或碱溅在皮肤或衣服上,可用大量水冲洗,如溅到眼睛里,应立即用水冲洗后就医,以免损伤视力。
七、实验室常用毒物的中毒症状及防护知识如下:
氯气:
主要经呼吸道和皮肤粘膜使人中毒,吸入后立即引起咳嗽、气急、胸闷、鼻塞、流泪等粘膜刺激症状,严重时可发生支气管炎、化学性肺炎及中毒性肺水肿,心力逐渐衰竭而死亡,水溶液也具腐蚀作用。
救治:
1、室内通风良好,操作时带口罩
2、立即离开现场,重患者应保温、吸氧、注射强心剂(禁用吗啡)
3、眼受刺激时用2%苏打水洗眼;咽喉疼痛时吸入2%苏打水热蒸气 一氧化碳 及 煤气:
通过呼吸道进入体内,与血液中血红蛋白和血液外的其它含铁蛋白结合,使血色素丧失输氧能力
轻度中毒时头晕、恶心、全身无力;中等中毒时并发生意识障碍;重度中毒时立即陷入昏迷,呼吸停止而死亡
救治:
上一篇:农民工工资支付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下一篇:冲压模具保养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