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节点分析法_new
时间:2025-07-06
时间:2025-07-06
§2-9基本思想:
节点分析法
(node-analysis method)
以独立节点电压为求解变量,根据KCL 定律对独立节点列方程,联立可解出节点电 压及其它未知量
节点电压(node voltage) :在电路中任选一节点作为参考节点,设其 电位为零,则其它节点对该节点的电压就是 节点电压。
建立节点方程的步骤(1) 选定参考节点(节点③)和各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对 独立节点列KCL方程
i1 i 2 i 3 i 4 0 i3 i4 i5 i6 0
(2)用节点电压u1、u2表示支路电流
u s1 u1 i1 R1u1 u2 i3 R3
u1 i2 R2
u s 4 ( u1 u2 ) i4 R4
u2 i5 R5
u2 u s 6 i6 R6
(3)
移项整理后得以节点电压为变量的节点方程G 11G 12 i s11
u s1 u s4 1 1 1 1 1 1 ( )u1 ( ) u2 R1 R2 R3 R4 R3 R4 R1 R4G 21
G 22
i s 22
u s4 u s6 1 1 1 1 1 1 ( )u1 ( ) u2 R3 R4 R3 R4 R5 R6 R4 R6
G11u1 ( G12 u2 ) is11
( G21u1 ) G22 u2 is 22G11、G22分别是联接到节点①、②的各支路电导的总和, 并分别称为节点①、②的自电导(self conductance);G12、G21是联接到节点①和节点②之间的两支路电导之 和,称为节点①和节点②的共电导[或互电导(mutual conductance)]; 若电路中不含受控源, G12=G21 is11、is22分别是电流源或等效电流源流入节点①、②的 电流代数和
us1 us 4 1 1 1 1 1 1 ( )u1 ( )u2 R1 R2 R3 R4 R3 R4 R1 R4us 4 us 6 1 1 1 1 1 1 ( )u1 ( )u2 R3 R4 R3 R4 R5 R6 R4 R6
G11 u1表示在节点电压u1单独作用下流出①节点的电流 -G21 u1表示在节点电压u1单独作用下流出②节点的电流
-G12 u2表示在节点电压u2单独作用下流出①节点的电流
G22 u2表示在节点电压u2单独作用下流出②节点的电流
is11是电流源或等效电流源流入节点①的电流代数和 is22是电流源或等效电流源流入节点②的电流代数和
节点方程的物理意义是:在各节点电压的共同 作用下,流出某节点的电流代数和等于电流源 或等效电流源流入该节点的电流代数和
ub1 u1 ub 4 u2 u1
ub 2 u2 ub 5 u2
ub 3 u1 u2
ub 6 u2
利用节点电压可以求解出电路中所有的支路电 流和支路电压,因此节点电压具有完备性。
例1. 用节点法求图示电路中各未知的支路电流。
解:
1 1 1 15 3 ( )U 1 10 3 3 3 3 6 10 1 10 3 10 6 10由此解得
U=1V
15 U 15 1 I1 A 3 3 6 10 6 10 2.33 mA
U 1 I2 A 1 mA 3 3 1 10 1 10U 1 I3 A 0.333 mA 3 3 3 10 3 10
例2. 用节点法求图示电路中的Uo、Ia
1 1 1 1/ 3 (1 ) U 2I 2 3 4 1 3 4
补充方程 解得:
U 1/ 3 I 4 3 4
4 4 U 0 (U 1/ 3) V U V 7 9 91 I A 9
a
①
②
解2: (1
1 1 1 1 1/ 3 ) U1 U 2 2 I 2 3 3 1 3
1 1 1 1/ 3 U 1 ( )U 2 3 3 4 3补充方程
U2 I 4
解得: 4 Uo U2 V 9 1 I A 9
在用节点法解电路时,如果电路中含 有受控源,可将受控源当作独立源一 样列写电路方程,增加将受控源的控 制变量用节点电压表示的补充方程。
例3
用节点法求图示电路中各支路电流。
注意:含有无伴电压源解法一: 以节点②为参考节点
(以理想电压源的一端为 参考点) U1 41 1 1 1 1 1 15 4 ( )U1 ( )U 3 5 20 5 20 20 10 5 10联立求解得
U 3 6V
I 4 I 1 I 2 I 3 2A15 (U1 U 3 ) I1 1A 5
10 U 1 I2 1.5A 4
U 3 I5 0.3A 20 U3 4 I6 0.2A 10
U1 U 3 I3 0.5A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