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动力与机制(2)

发布时间:2021-06-06

考古论文

文明是同文字的使用分不开的,文明起源同文字的发明也是有密切关系的

[4]。人类进化到文字的产生就进入了文明时代[5]。目前考古学界关于中国人的文字的起源却是清楚的,这就是甲骨文的出现。著名甲骨学专家胡厚宣指出:“所谓甲骨文,乃商朝后半期殷代帝王利用龟甲兽骨进行占卦时,刻写的卜辞和少量记事文字。”

上个世纪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张居中等人对河南贾湖新石器时代遗址进行了发掘,在对该遗址出土的、距今9000年至7800年的少量陶器刻划符号进行分析时,张居中等人确信,这些刻划符号应该就是最早的“文字”,中国文字的起源可能就在贾湖。贾湖文化的发现,再现了淮河上游地区八千年前的辉煌,为我们研究当时的社会提供了一批不可多得的重要资料[6]。

约四千年前,中国进入夏朝,与其后的商和西周,共同创造了中国早期古典文明的繁荣。同世界其他古老文明的晨曦时光一样,文字得以使用,城市初现,宗教性礼仪中心形成,阶级与国家建立,青铜器出现并渐普及,文明时代正式来临。[7]

二、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的动力与机制

对人类第一代文明来说,“挑战”主要来自于自然环境,人类对这种“挑战”的“应战”,起到了文明发生的决定性的原动力作用,从而启动了各种互相作用的整体复杂机制,结果导致了文明的发生。

——汤因比

探讨中国文明的起源时绕不开的一个重要问题便是,它如何形成的?从“文明以前”到文明阶段要有一个发展的过程,现在的问题便是这发展的动力。

提到文明起源与发展的动力与机制,不能不提的是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及其鸿篇巨制《历史研究》。在这部著作中,汤因比以文明为研究单位,从一个宏大的视角出发,将人类史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考察,对已知的至少三十一种文明进行分析和归纳,对文明的起源、成长、衰落、解体加以描述,并提出汤因比闻名遐迩的“挑战—应战”模式。在汤因比看来,每种文明都以原始的力量从它的土壤勃兴起来,然后,在不断的挑战与应战中生成、发展、衰亡、解体。正是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人类文明史谅是一部生死搏斗的神秘剧[8]。

他在《历史研究》指出“真正促使各文明社会形成与发展的生机源泉,则是宗教信仰”;具体来说,“对人类第一代文明来说,挑战主要来自于自然环境,对第二、三代文明来说,挑战主要来自于人为环境”。他深入辨析宗教传统与文明社会起源发展的精神关联,并用大量事实表明,人之所以创造文明,就是有了宗教精神(天神)的统一,面对一个个困境的挑战,而经过联盟统一进行一系列成功的应战。他认为“人类对这种‘挑战’的‘应战’起到了文明发生的决定性的原动力作用,从而启动了各种互相作用的因素的整体复杂机制,结果导致了文明的发生”。

那么,汤因比先生的观点是否适用于中华文明的起源呢?也就是说,中华文

论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动力与机制(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