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茶文化国际交流中心”项目规划构思方案(2)

时间:2025-04-06

“黄山茶文化国际交流中心”项目规划构思方案

是一种惋惜和遗憾。根据市场需求的发展趋势,尽快将徽文化旅游作为一个独立的产品推向市场,既借助于黄山而又能独立于黄山,进而使这一地区得以迅速生成“黄山风光”与“徽文化”两个王牌旅游产品,这对于进一步优化黄山地区旅游产品的结构,丰富充实产品文化内涵,扩大其对不同客源层更加广泛的吸引力,强化其在国际、国内旅游市场上的优势地位和竞争力,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代旅游者大都来自都市,在脱离其惯常居住环境从事旅游活动时,往往对那些与其平日生活差异较大的旅游产品更加敏感和好奇。这种差异本身就能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在旅游产品的选择上,旅游者(特别是西方游客)固然喜欢黄山的美丽风光,但对山下的人文景观常常表现出更加浓厚的兴趣。甚至有些当地日常熟视无睹、并不认为具有旅游观赏性的景物,对西方游客却能产生不亚于黄山的吸引力。在西方记者笔下,与黄山一同出现甚至铺陈更多笔墨的,往往是山下古徽州的乡野、民居、古街、水牛、稻田、茶园、渡口、渔舟 这些在现今已进入数字化时代的都市里很难见到的场景。

从产品差异化战略角度来分析这一需求现象可以看出,黄山虽然秀甲天下,但就世界范围而论,山岳型风光毕竟处处皆是,而人文景观中像黄山地区这样,能同时拥有大范围众多“古村落+悠久历史+典型文化+淳朴民俗+秀丽山水”等综合性产品优势的地域,国内外却不多见, 故而能充分满足当代旅游者探奇寻幽的观光需求。

三、概念切入点与概念阐述

概念切入点一:“徽”

概念阐述:

“徽”字,左边为“人”,右边为“文”,上面为“山”,下面为“水”,“人文山水”融合在“徽”字之间,这是对黄山旅游资源总体上的一个概括。

各地都有各地的人文、自然资源,如果一个地方率先把人文与自然资源恰到好处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形象清晰、定位准确的旅游品牌,并借力高水平学术机构和强势媒体,让这个品牌深入人心,那么,这个概念就是不可复制的。

徽文化作为中国特定历史、地理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完整地保留了儒学色彩厚重的中国汉民族传统农耕文化的精髓,同时也揉入了18世纪资本主义萌芽后中国商业文明的进取因素。由于以往山水阻隔,虽历经战火纷争,这种文化及其载体隐于一隅,基本上完整地延续至今。徽州文化的部分内涵转化为旅游产品后,极富旅游观赏价值。

“黄山茶文化国际交流中心”项目规划构思方案(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