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新文化运动对当今文化创新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4-11-06
发布时间:2024-11-06
五四新文化运动对当今文化创新的启示
!王作峰
[摘
要]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世纪初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发生的一场文化创新的实践活动,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对于当今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文化创新工作,提供了许多有益启示:革命政权巩固和社会进步必须有先进文化的有力支撑;坚持先进文化方向,必将推动文化进一步创新和向纵深发展;文化创新必须广泛吸收外来优秀文化并与传统文化融为一体;文化创新必须有掌握了先进文化的知识分子为先导。
[关键词]五四新文化运动*留学生*启示[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
五四新文化运动从!"!#年开始,分为五四前新文化运动和五四后新文化运动两个阶段。它是$%世纪初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先进知识分子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所作出的选择,是一场从形式到内容全面进行文化创新的实践活动,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社会发展方向的转变和社会的巨大进步。“运动所及,教育了毛泽东、周恩来等整整一代革命者。”在当今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研究文化创新的时候,我们尤其可以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研究中获得有益的启示。
睡着;意识形态领域仍是封建主义的思想文化占统治地位,甚至掀起了复古逆流,革命夭折。
我们可作如下回顾: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于!"%#年成立后,抓住了当时革命的中心任务———武装斗争,这是正确的,但没有注意文化领域的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方面,主要工作只是以《民报》为主要阵地,于!"%(—!"%)年与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保皇派在国外及香港的报刊杂志上进行了大论战,对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文化在大陆宣传不广泛,而且仅局限于知识界。在宣传内容上,没有注意提高全民族的民族意识,反满宣传把仇恨集中在满族统治者身上,其中还掺杂着种族主义情绪,同时也没有批判长期统治中国的汉族封建势力,结果放过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这两个全民族的最大公敌;对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理论也没有系统研究和介绍,这就很难从根本上触动封建主义的思想文化堡垒,资产阶级建立政权后,迫切需要加强思想文化建设工作,以凝聚力量,巩固新生政权,但同盟会的核心领导人物孙中山等一部分革命者则把注意力转移到了经济建设方面,致力于兴办实业的工作;宋教仁等则醉心于政党政治工作;有的革命者功成身退,转而研究学术去了;有的革命者迷恋金钱、地位,与旧势力同流合污,沦为他们的附庸。于是,在革命政权建立并急需巩固的关键时刻,出现的却是革命阵营的急剧分化和革命的迅速退潮及队伍的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昭示人们,革命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的进步必须有先进文化的有力支撑
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宣告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终结,建立了比较完备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资产阶级政权是一个比封建主义政权进步得多的政权,但由于种种原因,资产阶级革命派没有注意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资产阶级文化作为精神支撑,“一切教会式的儒士阶级的思想,经院派的诵咒画符的教育,几乎丝毫没
&!’有受伤”,人民大众尤其是广大农村没有变动,占全
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对新政权没有反应,仍然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
涣散,国家的权力机构和军事力量被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封建军阀所篡夺。之后,资产阶级革命派又相继进行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但每次革命都没有提出适时的革命口号,用先进文化去凝聚人心,结果是“转生出无数强盗之专制,其为毒之烈,较前尤甚”。在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的联合统治下,一时间,全国上下尊孔读经,祭孔祀天,熄灭了辛亥革命燃起的民族希望之火,黑暗重新笼罩着中国。
在上述背景下,先进的中国人对辛亥革命的失败开始进行痛苦反思,首先是以陈独秀等为代表的归国留学生们认识到了民众觉醒的重要性和文化的力量,决心用资产阶级先进文化改造传统文化,开启民智,激发民族凝聚力。他们认为,辛亥革命之所以失败,在于只进行了政治革命,而未进行伦理革命,没有文化的转换。传统思想文化的核心在于维护封建主义的专制统治,每次革命的结果之所以都摆脱不掉对专制的回归和对封建帝制的强化,就是因为传统伦理文化对人们头脑的禁锢。为了推动中国社会前进,建立真共和,!"!#年"月,以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为标志,留学生们发起了一场猛烈的新文化运动,向阻碍中国社会进步的封建主义思想文化开战。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民族的独立和振兴,离不开强大文化的支撑。今天,我们正处于开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巩固社会主义的人民民主政权,必须要有强大文化的支撑。
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启示之二:坚持先进文化方向,必将推动文化进一步创新和向纵深发展
文化创新是社会现代化中最重要最深刻的革命。古代中国在君主专制政体统治下,经过儒家精心论证和灌输而确定下来的封建思想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漫长岁月,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一整套的思想文化统治网络,成为中国社会内部整个旧秩序赖以生存的重要支柱,长期以来禁锢着人们的头脑。这是一个沉重得可怕的精神负担,是近代中国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社会前进道路上的巨大障碍。社会要进步,民族要独立,人民要解放,必须不断用先进文化给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尚未传入东方,留学生们普遍接触到的是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资产阶级文化是一种与封建主义文化形成巨大反差的先进文化,于是,留学生们便“拿来”西方先进的“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为武器,以《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为舆论中心阵地,组成了一支向封建文化冲击的知识分子队伍,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是提倡“民主”与“科学”,号召人们从消极、保守、退缩、闭塞等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向陈腐的封建意识作斗争。它明确提出:反对封建的特权政治,要求政治民主;提倡科学,反对愚昧和迷信;提倡民主主义的新道德,反对麻木不仁的封建旧道德;提倡为民主主义服务的新文学,反对封建的旧文学,即:为了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普遍容易地理解“民主”与“科学”的精神,加快推进社会前进的步伐,必须改用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其斗争锋芒是集中于反动势力极力维护的孔子权威,即打倒“孔家店”。因为“孔家店”是封建文化的代名词,是“民主”与“科学”的大敌。新文化运动的潮流,重新鼓起了进步知识分子的战斗勇气,使之以大无畏的气概参加到斗争的行列中。在《新青年》的号召和带动下,大大小小的民主性刊物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出来,震动了辛亥革命失败后死寂沉沉的中国思想界,对中国人民,特别是知识青年的觉醒起了巨大作用,促使他们更迫切地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
坚持先进文化方向,必将推动文化进一步创新和向纵深发展。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揭示了这一规律。由于新文化运动使资产阶级先进文化输入了中国,中国人民,尤其是青年的思想大为解放,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需要更加迫切,同时也提升了其文化优劣的辨别能力。恰在这时,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
战和苏俄十月革命,使这场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文化运动历时不到四年,就开始转向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新民主主义的文化运动。第一次世界大战使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弊端比以往任何时候暴露得都更为充分,打破了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在中国建立西方式文明社会的希望,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群
体的观念开始发生深刻的变化,他们不仅否定了封
建文化,也否定了西方资产阶级文化,开始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新文化。!"!#年的俄国十月革命,使伟大的俄国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精神力量,像火山一样突然爆发出来,推翻了旧制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劳动人民真正当上了国家的主人。一边是衰败颓废的资本主义世界,一边是勃勃生机的社会主义俄国,这使中国的先进分子开始研究十月革命的真谛。
首先是以李大钊为代表的先进留学生发现西方最先进、最科学的真理是马克思主义,开始“以俄为师”,清醒地看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告终之后,“官僚政治、专制主义皆与这俱终”,世界上的政治自由、民主主义必将“翻新蜕化”,“别开一新面目”。$%&从这时起,他们如饥似渴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宣传马克思主义,歌颂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留学生们发起并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五四爱国政治运动。五四运动进一步推动了新文化运动向更深层次的发展,其突出特点是: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思想界的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当时,人们出于对民族危亡的忧虑,改造社会、探索国家出路的呼声日益高涨,各种研究新思潮的团体、介绍新思潮的刊物纷纷出现,各种改造社会的新方案、新主张不断提出,一时间,思想界形成了百说竞起、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在各种新思潮中,“社会主义”成为最时髦、最流行的一种新思潮,社会各阶级、各派别的代表人物都竞相宣传所谓社会主义的观点。在五四前后的一两年中,源于西方的各种派别的社会主义思潮,如互助论、劳动主义、工读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及新村社会主义,等等,几乎都传入到了中国。在各种思潮的争相竞逐中,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留日学生中的先进分子首先充当了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媒介和桥梁,他们把传入到日本的一些马克思主义书籍纷纷译成中文传到国内来。国内的《新青年》、《晨报》、《每周评论》等一些有影响的刊物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专栏,以较大篇幅刊登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第一次举起了社会主义的大旗。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的译著也相继出版,!"%’年(月由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第一个全译本在上海出版;宣传和研究马克
思主义的团体也相继出现。在各种思潮相互激荡的过程中,经过反复比较、推求和实践,原来推崇资产阶级文化的先进分子,逐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转而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第一代马克思主义者队伍开始形成,并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出了使中华民族焕发出强大凝聚力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成为中华民族勇往直前的巨大动力和支撑。
由此可见,文化创新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不可否认,当今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一些传统文化糟粕残余和落后文化,仍是人们思想解放和推进现代化建设快速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如何坚持创造新文化以扫除旧文化,从一定意义上说,在各种文化激荡下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揭示了某些规律性。新文化运动坚持先进文化方向,先是用民主与科学给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而后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与时俱进地探索、创新,最终产生出比前者更先进的新民主主义文化。
三、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启示之三:文化创新必须广泛吸收外来优秀文化,并与传统文化融为一体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蔡元培总结说:“纵观历史,凡不同的文化相互接触,必能产出一种新文化。”“创造新文化,往往产端于几种文化接触的时代。”$)&文化传播学理论认为,文化的活力在于其交流性和传播性,不同的文化之间由于其发展程度的差异性,只有通过交流,才能实现优势互补,即是说,通过交流,引入和借鉴外来优秀文化,创新传统文化。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另一代表人物鲁迅把它称之为“拿来主义”。鲁迅说:“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
艺。”$*&
他举例说:“旧文学衰颓时,因为摄取民间文
学或外国文学而起一个新的转变,这例子是常见文
学史上的。”
$+&
纵观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全过程,倘若没有外来文化的输入和借鉴,没有世界近代文化对中国封建传统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中国传统文化能否在五四运动以后的很短时期内完成向新文化的划时代的转变,实在未可预料。与此同时,我们还应看到,
新文化运动为传统文化注入的外来文化并不是哪一家的,而是多元化的,这仅从新文化运动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
主要领导群体———留学生们的新思想来源地即可窥视出来。王奇生先生根据!"!#年北京大学教师名册作过一次统计,在!$!名留学生出身的教师中,留美出身者$%人,留日出身者%&人,留欧出身者$&人。
’()
而蔡元培、陈独秀和胡适三位五四新文化运动的
领导人,就分别代表欧、日、美三个归国的留学生群体。由于从东西洋各国回来的留学生均全体参加了新文化运动,因而新思潮也来自东西洋不同的国度,德国留学的哲学家则介绍康德、黑格尔等一流的德国思想家,英国留学的则介绍洛克、休谟、柏克立,美国留学生则介绍詹姆士和杜威等人。无政府主义导源于一批留法学生,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则是留日学生的贡献。总之,五四时期,各种思潮均以留学生为媒介和桥梁输入中国。王奇生先生评论说:“大抵凡西方所有者,中国必有信仰者;发挥某一学说的代表,亦必蔚然成风,门系俨然。西方固有或新起的思想学说,在中国必能见到倡导发扬的宗师,笃信景从的群众、以至各据法义,党派林立,甚或演为政派及其政纲,蔚为五四新文
化运动的特色。”’&)
即便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文化的传
播,也带有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特色。例如,留日的一批早期的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多为“理论型”的马克思主义者;而留法的一批先进分子,则多为“实践型”的马克思主义者;稍后留俄的先进分子则是集前二者于一身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其次,从新文化运动的指导思想中也可看到该运动所倡导的文化多元性。陈独秀在《新青年》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向青年提出的六点希望和要求的第四点即是:“世界的而非锁国的”,鲜明地倡导文化的开放性和多元性,显示了新文化运动的活力。
外来文化还需与传统文化融为一体,才能显示出民族文化的活力。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们在此方面作出了有益的尝试。他们主张用科学的方法沟通中国传统文化。以胡适为例,!"!&年胡适在完成其毕业论文答辩之后,即起程回国,将他从西方学来的怀疑精神、实验主义、改良主义、教育思想及科学的方法等思想文化用以沟通中国的传统文化。首先,他用“美国文艺复兴”时期新诗运动重要人物的思想和风格,写出《文学改良刍议》,提出“八不主义”,给僵化的传统文风注入新的活力。其次,他把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时期的语言革新运动搬到中国,倡导白话文运动。他还用美国实验主义的方法整理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国故。整理国故是胡适沟通中西文化的途径之一。他把新文化运动的新思潮称之为“中国的文化复兴”。他在《新思潮的意义》一文中提出了“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的主张,并以此作为新文化运动的总纲。他把实验主义与中国传统的治学方法结合起来加以创新,提出要“用精密的方法,考出古文化的真相,用明白晓畅的文字报告出来,叫有眼的都可以看见,有脑筋的都可以明白”。’#)即将美国实验主义的方法论和中国传统考据学结合起来,用科学的精神,评判的态度,通俗易懂的大众语言,将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整理,以开启民智。他倡导的这种耳目一新的科学方法启示了中国知识界,影响了一大批后起的学者逐步走上了将传统文化与外来优秀文化相结合的道路,使中华文化重新焕发出了它的活力。艾思奇在《二十年来之中国哲学思潮》一文中说:“在五四文化运动中,科学方法之被人重视是谁也不能否认的。……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之价值,可以说远远不及他的‘拿证据来’的实验主义精神之价值。……但在今日,作为与传统迷信抗战的武器,还不失为历史推
进的前锋。”’")
新文化运动从西方搬取的思想武器和
现代思维研究方法,猛烈地冲击着几千年来的中国传统文化,结束了儒家独尊的局面,形成古今中外各种学说流派并存的格局,使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此,中华文化加入世界文化的潮流中去反思自身,发展自身。
在现阶段各种文化形态复杂纷纭,不同文化观念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趋势下,如何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大文化,五四新文化运动无疑提供了某些启示。
四、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启示之四:文化创
新必须有掌握了先进文化的知识分子为先导
五四新文化运动起先导作用的是掌握了西方先进文化的留学生群体。运动中崭露头角者,几乎是清一色的留学生。首先从运动的发起人来看。新文化运动由陈独秀发起已为众所周知。陈独秀曾于!"**年和!"*&年两次留学日本,!"!+年回国,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年被蔡元培聘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新青年》迁往北京大学前的主要撰稿人都是留学生。其次,从领导力量来看。
《新青
年》北迁后,新文化运动以北京大学的教授们为核心力量,这也是人所共知的事实。《新青年》原由陈独秀一人主编,从第六卷起改为陈独秀、胡适、钱玄同、沈尹默、高一函、李大钊六人轮流主编,鲁迅也成为编委,表明以留学生出身的北大教授为核心的新文化运动的领导集体业已形成。《新青年》从!"#$年"月开始发生质的飞跃,即转变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中心阵地,办刊地点又南迁到上海,但其主要撰稿人仍基本上是留日出身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如李达、李汉俊、沈玄庐、沈雁冰、沈泽民、陈望道、陈公博、杨明斋、成舍我、施存统、周佛海等。研究五四运动的专家周策纵先生评论说:“在五四时代,真正的思想上有推动力量的,都是那些
回归的海外留学生。”%!$&留学生群体之所以能够成
为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和领导者,主要是由于他们在那个时代的特点所决定。譬如,第一,他们是最早走向世界,直接站在中西文化冲突前沿,学贯中西、兼容古今的中国先进知识群体。他们从少年时代就开始接受严格的传统文化教育,有着较深厚的传统文化根底。另一方面,他们都曾在青年时代前往西方文化的中心地欧美或中介地日本,亲身体验和领略了西方民主政治体制的优越及其物质文明的发达,同时又在留学国参加了系统的正规的“西学”的学习、训练和熏陶,掌握了西方的先进文化知识。因此,他们是集传统与现代、“中学”与“西学”于一身的中国最先进的群体,他们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弊端的认识,比国内其他任何一个阶层都要深刻得多。因此,归国留学生们是当时最具实力充当新文化运动的先导的。第二,他们具有高昂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强烈的民族意识及团体意识。“留学生大都把民族的独立、自由、民主、富强作为自己人生价值的实现,也就是说,把推进和实现中国社会的现代化作为自己毕生的理想和追
求。”%!!&他们的民族意识要强于国内其他任何阶层。
他们特别注意组织团体,以群体的力量相互帮助、相互促进和进行斗争。他们在留学国成立了各种形式的团体组织,归国后,仍特别注意用联合的力量,凝聚知识界,去推进中国社会的进步。第三,他们具有反对传统文化和建设新文化相结合的自觉意识。留学生们由于亲眼目睹西方文明中所体现出的自由、平等、博爱精神,认为它比中国三纲五常的传统习俗和道德风尚要进步得多,因此反对
中国传统文化。与此同时,他们已经注意到了要把反传统文化落到实处,必须将文化的批判与文化的建设相结合。因此,他们在批判旧文化的同时,身体力行地去创建新文化。总之,这一时期的留学生,为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一方面勤奋攻读西学课程,另一方面又积淀了丰厚深广的中国传统文化,且不放弃研习之。正是这种学贯中西、兼容古今的知识结构和爱国主义精神,使他们成为开创中国新文化的一代宗师。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形成比较完善的文化创新体系,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要实现这一目标,还须选拔出一批掌握了世界先进文化知识且具有传统文化积淀的精英作为先导。
今天中国的国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相比,已经发生了质的重大变化,但民族文化创新的规律性和精神实质仍有相通之处。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民族文化创新的道路、方法、精神及勇气都是值得借鉴的。
参考文献:
%!&%#&国家教委社科司’中国革命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蔡元培全集%,&’北京:中华书局,!"-.’/.0*1$’2#’%.&鲁迅杂文全集%,&’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下0*.$$’%1&鲁迅’且介亭杂文%,&’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22’%+&%2&留学生丛书编委会’中国留学史萃%,&’北京:中国友谊出版社,!""#*!)+’
%-&%"&安宇周棉’留学生与中外文化交流%(&’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3)-"’
%!$&王奇生’中国留学生的历史轨迹%(&’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
%!!&周棉主’留学生与中国的社会发展%(&’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
%!#&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
告%4&’北京:人民出版社,#$$#*)-3)"3#$’作者简介:
王作峰,男,
徐州师范大学党建研究所,副教授。
责任编辑:李翠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
下一篇:高中数学必修5课件:+数列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