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与环境保护知识点一览表

时间:2025-04-05

超全超详细四大类自然灾害和两大类环境问题的定义、分布、成因、危害以及措施。

各类自然灾害分布、成因、危害、治理对策一览表

超全超详细四大类自然灾害和两大类环境问题的定义、分布、成因、危害以及措施。

分为死火山、 活 火山和休眠火 山三大类。

量挥发分,加之上覆岩层的围压,使 这些挥发分溶解在岩浆中无法溢出, 当岩浆上升靠近地表时,压力减小, 挥发分急剧被释放出来,于是形成火 山喷发。

影响。具体有: ① 火山喷发为地球 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加 生命的诞生提供了原始的水汽; ② 强国际合作等。 火山灰遮大蔽日,削弱了太阳辐射, 降低了大气温度,有利于减缓全球变 暖的压力; ③ 火山灰里富含矿物 质.能为农业生产提供肥沃的土壤; ④ 火山喷发物中, 含有丰富的硫黄矿 等多种矿物。 (1)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 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 系统; (2)加强地质灾害 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 作的政策法规体系; (3) 实施一些预防措施,包括 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 (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 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等 等) 。

滑 坡

滑坡是斜坡上 的岩体或土体, 在重力的作用 下, 沿一定的滑 动面整体下滑 的现象。

多发生于地势起伏大、 形成的原因具有复杂性,既有自然因 岩体和土体结构松软、 素(地形、地质、降水、植被),又 比较破碎, 植被覆盖差 有人为因素(毁林、开矿、工程建设) 而又暴雨集中的地方 (1)掩埋房屋,造成人畜伤亡;(2) 摧毁城镇、工厂、矿山;(3)破坏铁 路、公路、航道,威胁交通安全; (4) 破坏土地、森林、植被等

表二:气象灾害 灾 害 类 型 洪 涝 灾 害 概念 分布 成因 危害 治理对策

(1)从气候因素看,集中 在中低纬地区,主要是亚热 水、涝害、湿害。(1) 带季风气候区、亚热带湿润 洪水:大雨、暴雨引起山 气候区和温带海洋性气候 洪暴发、河水泛滥、淹没 区。(2)从地形因素看, 农田、毁坏农业设施等。 多发生在江河两岸,特别是 (2)涝害:雨水过多或 河流的中下游和地势低洼 的地区。(3)我国有五个 过于集中或返浆水过多 造成农田积水成灾。(3) 洪涝多发区:①两广大部、 洪涝:洪涝灾害可分为洪

自然原因: (气候)降水持续 时间长,降水集中(如长江 流域的梅雨天气);夏季风 的强弱变化(副高强:南旱 北涝; 副高弱: 南涝北旱); 台风的影响;厄尔尼诺现 象。 (水文水系)缺少天然的 入海河道(淮河); 水系支流 多

(扇形 水系、 树枝状 水

暴雨洪水来势猛,常常冲毁堤 围、房屋、道路、桥梁、淹没 农田作物、冲刷土壤,还可能 引起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等,不 仅使农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 而且危害人、畜的生命安全, 是一种特别严重的自然灾害。

防洪则需要工程措施 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土程 措施,包括修筑堤坝、整治 河道,修建水库或分洪区。 非工程措施,包括洪泛区土 地管理;建立洪水预报警报 系统;拟订居民的应急撤离 计划和对策;实行防洪保险 等。

超全超详细四大类自然灾害和两大类环境问题的定义、分布、成因、危害以及措施。

湿害:洪水、涝害过后排 水不良,使土壤水分长期 处于饱和状态,作物根系 缺氧而成灾。

闽南和台湾;②湘赣北部地 区;③苏浙沿海和闽北地 区;④淮河流域;⑤海河流 域。 (4)时间:春夏秋

系),汇水集中;河道弯曲 (荆江河段)。 (地形)地势低 洼(海河、 珠江); 人为原因: 滥砍滥伐, 造成水土流失加 剧,河床抬升;围湖造田; 不合理水利工程建设(渭河 流域)。

河流防洪措施:中上游植树造林,建设防护林体系;修建水利工程;退耕还湖;裁弯取直,加固大堤;开挖入海河道(淮河);修建分洪蓄洪区;建 立洪水预报预警系统等(上游:治理原则是调洪,做法是修水库、植树造林;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做法是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下游: 治理原则是泄洪、束水,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沙 尘 暴 现 象 沙尘天气分为浮尘、扬沙、 西北;华北地区。冬春、以 春季最为严重 沙尘暴和强沙尘暴四类。 (1)浮尘:尘土、细沙均 匀地浮游在空中, 使水平能 见度小于 10 公里的天气现 象;(2)扬沙:风将地面 尘沙吹起,使空气相当混 浊, 水平能见度在 1 公里至 10 公里以内的天气现象; (3)沙尘暴:强风将地面 大量尘沙吹起, 使空气很混 浊, 水平能见度小于 1 公里 的天气现象;(4)强沙尘 暴:大风将地面尘沙吹起, 使空气很混浊, 水平能见度 小于 500 米的天气现象。 自然原因: 气候干旱, 降水 少; 快行冷锋天气影响, 春 季大风日数多; 地表植被稀 少等。 人为原因: 过度放牧、 过度樵采、 过度开垦, 破坏 植被;不合理的耕作制度 (轮荒);开矿。 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 、法 加强管理; 控制载畜量; 风摧毁建筑物及公用设施,造 规, 成人蓄亡。⑵ 沙埋:以风沙 营造“三北防护林”;退耕 还牧; 建设人工草场, 流的方式造成农田、渠道、村 还林、 推广轮牧;禁止采伐 发菜 舍、铁路、草场等被大量流沙 等。 掩埋,尤其是对交通运输造成 ⑴ 强风:携带细沙粉尘的强 严重威胁。⑶ 土壤风蚀:每 次沙尘暴的沙尘源和

影响区 …… 此处隐藏:10517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自然灾害与环境保护知识点一览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