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政治大二轮复习 增分策略 第二部分 专题一 技能强化与规范答题 1获取
发布时间:2024-11-06
发布时间:2024-11-06
专题一 学科技能强化与规范答题
一 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能力概述
即读得懂。知道试题在说什么,要求做什么。 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
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从图、表等形式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
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并整合所获取的有关信息。
(一)
材料信息的有效获取和解读
近年来,高考试题特别是非选择题,几乎全部都是材料分 析题。此类试题,问题因材料而设置,答案因材料而构建,通 过考查学生把基础理论知识与试题提供的具体材料相结合的思 维过程,来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因此,研读和分析材料就成 为解题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典例精析
例1
(2015· 四川高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础在基层。阅
读材料,回答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社区居民自治取得了显著成绩。但 随着城市化、现代化进程加快,社区组织职责不清、居民参 与不充分、部分干部群众法治意识不强等与经济社会发展不
相适应的问题日益凸显,社区治理法治化水平亟待提高。
H市坚持与时俱进,大胆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以法治思维探索社区 治理新模式。具体做法有:以社区党建为抓手,以党代表工作室 为平台,听民意解民困,依法推动社区各项工作的开展;市政府
梳理相关法律法规,出台《关于深化社区治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明确社区行政工作站、居委会、社区服务机构等7类治理主 体,制定社区工作清单,让社区机构的职责法定化;支持居民依 法选举产生居委会、议事监事会等自治组织,按照居民自治章程 管理社区事务;开展形式多样的 “ 法律进社区 ” 活动,引导社区 干部和群众自觉守法、办事依法。经过改革实践,富有活力的基 层协同共治局面正在形成。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H市是如何推进社区治理法治化的。 解析 本题知识限定不明确,题目类型措施类,问题指向如何 推进社区治理法治化。本题属于单纯解读设问无法准确定位所 用知识点的题目,还需要对题目材料信息进行深入详细解读, 找准知识切入点。由于政治生活题目的基本知识和思维方向以 行为主体进行划分,所以首先对推进社区治理法治化的行为主 体进行界定,很显然包括中国共产党、政府、群众观点和群众 路线以及群众的法制意识和干部的依法办事能力;明确行为主
体后,再通过解读材料信息,进一步精确定位各个行为主体的
知识点,题中党的做法,是在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社会治理;而题中政府的做法,是政府依 法履职,明确社区治理主
体及其工作职责,推动基层协同共治; 题中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推进社区治理法治化,就要坚持人 民主体地位,健全和完善社区群众法治意识和干部依法办事能 力;而题中各种形式的活动,就是加强法治宣传,增强群众法 治意识和干部依法办事能力。
答案
(1)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
推进社区治理。 (2)政府依法履职,明确社区治理主体及其工作职责,推动 基层协同共治。 (3)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健全和完善社区群众性自治组织, 推动群众有序参与。 (4)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增强群众法治意识和干部依法办事 能力。
方法点拨
要从试题材料中有效获取和解读信息,明确答题指向,就要从 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概括中心论点。快速阅读背景材料,把握材料的核心内容或 中心议题。有的材料内涵丰富,层次较多,对材料难以全面把 握,因此,要把复杂的材料内容分解为若干层次,归纳提炼每 一层次的中心,进而全面准确地理解材料的中心内涵。
2.找关键词。根据材料的核心内容或议题,提炼材料中的关键词
句。关键词句反映了题干材料内容的特殊规定性,能帮助我们准确获取和解读材料的中心意思,使思路迅速地进入到试题中去。 如主体关键词(党、政府、企业、公民等);知识范围关键词(经济 学道理、哲学道理、唯物论、辩证法等);内容关键词(措施是、 制度是等);形容词关键词(根本、主要等);动词关键词(表明、说 明、体现)以及能够体现教材知识点的关键词,如重点、关键、首 位等与主要矛盾的联系;主体、主流、性质与主要矛盾的主要方 面的联系等我们就一定要注意。
3.准确判断出有效信息。判断有效信息的标准主要是看信息是否 符合设问要求,不同的题型,不同的设问要求,其指向性是不 同的,使用材料的角度也是不同的,因此,提取信息的角度、 侧重点也是不同的。
一般情况下,原因类:提取与原因、结果相关的信息。即材料中与 “存在的问题、事物本身属性或规律的客观要求、作用或
影响”相关的信息。
意义、影响类:提取与结果有关的信息,或与该事物(事件)有联
系的方面的信息。措施类:提取的信息应与采用了什么方法、手段,或是存在什
么方面的问题有关。认识分析类,因为涉及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因此,在提
取信息时,应依题目的侧重点去提取相关信息,如果侧重为什么,则与原因类相同,如果侧重怎样做,则与措施类相同。
4.对有效信息进行解读。明确哪些是有效信息后,必须把所获得 的有效信息解读为理论,也就是寻找材料信息与教材知识的
连 接点。 审材料时要注意以下三点。(1)读材料时既要把握材料中的显性 信息,又要把握材料中的隐性信息。(2)回归教材,试题虽然千
变万化,但都离不开用教材的内容来解答。读题时,必须判明答题时要用到教材中的哪部分内容,这样就缩小了思考的范围。
(3)根据题目的要求恰如其分地引用、组织某方面的知识,做到有的放矢,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
应用体验
1.当前我国经济增长的传统动力减弱,必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
略,鼓励社会参与,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和催生经济发展新动力。为此,国务院在 2015年推出一系列重要改革政
策:大幅缩减政府定价种类和项目,具备竞争条件的商品和服务价格原则上都要放开;推动财税体制改革,力争全面完成
“营改增” ;鼓励民间资本投资铁路、教育、医疗等传统行业。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阐明上述改革政策对我国经
济发展的积极意义。答案 (1)实施科学的宏观调控;通过价格改革,发挥市场
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2)鼓励社会投资,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激发市场主体的 活力,推动经济发展。 (3)发挥财政税收的作用,减轻企业的负担;为企业发展创 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
(二) 设问信息的获取和解读设问不仅是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学生解题时明确 试题要求和命题者考查意图的重要依据。因此解题时一定要认 真审读设问,从设问中获取对解题有用的有效信息,明确试题 考查的具体知识点和要求回答的问题,理解试题的考查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