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上复习重点——终极版 (1)
发布时间:2024-11-06
发布时间:2024-11-06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上)复习重点 名解6*4分=24 简答4*10分=40 论述2*18分=36
1. 哲学(内涵、特点)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内涵: / ①哲学是智慧之学。智慧是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正确把握,作为智慧之学,哲学既是“关于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又从总体上教导人们善于追求和运用知识。 ②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总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是从总体上概括地把握时代内容、集中地反映时代的本质特征,因而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只有把一定时代人们处理人与世界关系的活动的智慧集中起来,哲学才能揭示出一定时代的性质、任务和发展趋向,概括地反映一定时代的本质特征,从而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 ③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是人对整个世界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哲学因具有系统性而不同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自发的零散的世界观;因具有理论性而不同于宗教世界观。 ④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方法论是关于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的方法的理论。世界观与方法论是统一的,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反映世界观,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作为世界观,哲学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智慧的理论集中和升华,是对科学认识及其成果的总结和概括;作为方法论,哲学为人们认识是结合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提供总的普遍方法或一般指导原则。
特点: ①哲学具有反思性。首先,哲学反思是一种“后思”即事后思维,哲学时代精神的精华,时代精神是一定时代的本质特征,哲学就是对时代及其本质特征的反思,而时代本质特征的出现需要时代条件的成熟。其次,哲学反思是一种本质性思维,,哲学对人与世界关系的反思就是要把握人与世界关系的本质和根据。再次,哲学反思是一种反身思维即人对自身的反观。人的活动即是各个时代的基本内容,也是人与世界关系的基本表现形式,因此哲学对时代和人与世界关系的反思说到底是对人的活动的反思,其实质是要从人与世界的关系、特别是从人的活动及其结果来反观人自身,以便求得人的生存自觉的人的价值的充分实现。 ②哲学具有批判性。哲学思维是一种反思性思维,是一种批判性思考,作为人类理性的运用和表现,哲学具有突出的批判精神。马克思认为,哲学的活动就是一种理论批判,而哲学参与现实的方式也是理论批判的。哲学的批判本性集中体现在辩证法的批判本质上。 ③哲学具有主客性,是从主观与客观关系的角度去研究问题。 ④哲学具有形而上学性。这是相较于科学来说。科学一般研究形而下,即具体现象。哲学的研究对象是现象背后的本质。具体来说,主要体现为一,思辨性,哲学是通过抽象思辨来研究现象本质;二是终极性,即哲学对本质的追问具有穷根究底性;三是不定性,哲学的结论具有不确定性,相对性。
⑤哲学还具有民族性,时代性和历史性。各民族之间经济,地域,语言等差异是不同民族的哲学具有各自的特点,具体表现在所探索的哲学问题、所形成的哲学范畴和哲学理论的民族特色。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说明了哲学与时代是紧密联系的。哲学的时代性决定了其历史性,随时代的变迁和时代精神的变化,哲学也总是不断的实现着历史性的发展。
2. 哲学的基本问题 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即谁是本原谁是派生,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这个问题在哲学史上属于本体论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是区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依据。凡认为存在为本原,思维为派生,存在是第一性思维是第二性的是唯物主义,反之则为唯心主义。二是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的认识存在。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是区别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重要依据。凡认为思维能够反映存在,即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的是可知论,反之,则为不可知论。
就是主观与客观的矛盾关系,而人与世界关系就是围绕着这一矛盾关系展开的。哲学以人与世界的关系作为其反思对象,而主观与客观或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又是人与世界关系的核心内容,那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成为哲学家门必须研究和回答的基本问题。第二,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的解决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根本前提,它对整个哲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性质起着决定性作用。这就是说,以什么方式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规定着哲学家解决全部哲学问题的基本方向。可以说,哲学就是为了解答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才去探索其他各种问题的,并由此形成了内容丰富的哲学理论体系。
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的内容,是人类哲学思维中同一矛盾关系的两个侧面,二者是相互制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3 哲学的基本派别(唯物论、唯心论、可知论、不可知论、形而上学,辩证法,一元论,二元论等)
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一) 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回答,可以将哲学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
主义。
唯物主义就是主张物质、自然界是本原的、第一性的,而思维、精神则是由物质、自然界派生的、第二性的的哲学派别。唯心主义就是主张思维、精神是本原的、第一性的,而物质、自然界则是由思维、精神派生的、第二性的哲学派别。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贯穿哲学发展的历史,两者都曾有过不同的理论形态或历史形态。 唯物主义大体可以分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哲学的最初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肯定世界的物质本原性和统一性,但把一种或几
种具体的物质形态看作是世界的本原和万物统一的基础,带有明显的直观性和猜测性。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承认世界的物质性,但却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解释世界,看不到世界上事物和现象之间的普遍联系和事物的变化发展,或者只承认外在的联系和机械的运动,带有明确的机械性和形而上学性。而且,它因为在自然观方面的唯物主义和在社会历史观方面的唯心主义又具有不彻底性。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哲学的最高形态。把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有机地统一起来,不仅重视理论地解释世界,而且更强调实践地改造世界,形成了完整、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实现了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理论变革。 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理论,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把个人的某种主观精神如感觉、经验、心灵、意识、观念、意志等看作是世界上一切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据和基础,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过是人主观精神的派生物或显现。主观唯心主义本质上是反科学的。客观唯心主义认为某种客观精神是先于物质世界并独立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本体,而物质世界不过是这种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客观唯心主义的“客观精神”完全是虚构的,它实际上是把作为人的思维活动结果的一般概念加以无限夸大和绝对化,使其神化为不仅脱离人的大脑而且脱离和先于物质世界及各种具体事物而独立存在的实体的结果。
非基本派别: ①一元论和二元论。
在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内容的回答和解决上,根据其主张世界有一个本原还是两个本原,可以把不同的哲学理论划分为一元论和二元论。一元论主张世界只有一个本原,它或是物质,或是精神;二元论则认为物质和精神都是世界的本原,它们各自独立、平行发展。一元论和二元论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既有唯物的一元论,也有唯心的一元论。二元论试图调和或超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的对立,似乎是介于两者之间,但实际上是不能贯彻到底的,它必然走向一元论。 ②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凡是肯定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主张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承认世界能够为人们所认识,这样的观点属于可知论。凡是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否认世界能够为人们所认识或否认世界能够被彻底认识,这样的观点属于不可知论。在哲学史上,绝大多数哲学家都是可知论者,但也有不少的不可知论者。 ③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对于世界是“怎么样”的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不同的观点或思维方式。
辩证法原意是在辩论中用以揭露对方议论中的矛盾并克服这些矛盾的方法。在认识世界方面,辩证法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世界,认为矛盾是事物普遍的根本内容和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形而上学原意是“物理学之后”,即为论述抽象概念以及一般宇宙观的学问。中国古代有“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后人就把物理学之后译为形而上学。现在我们所说的形而上学通常是指在世界“怎么样”的问题上与辩证法完全对立的一种观点和思维方式。形而上学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世界,根本否定事物的矛盾。
是否承认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发展,特别是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检验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试金石。总体上看,辩证法是正确的,形而上学是错误的。
4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特质:主题、核心、内容,特点科学性和革命性)在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特质
主题:实现人类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
核心:以实践为原则(存在争议)
内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既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又实现了在此基础上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特点:以彻底的批判性为基本品格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科学性首先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内容的真理性,还体现在理论表达形式的严密性上。革命性突出地表现为它公开申明为无产阶级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精神武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是由它的实践性所决定的,也是它的阶级性所要求的,在实践性和阶级性的基础上,实现了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成为解放全人类,推动社会进步的思想武器。
5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客观规律性是指事物运动变化过程中所固有的、必然的、本质的、稳定的联系。任何规律都具有客观性,无论是自然的、社会的还是思维的规律,都是事物运动变化过程本身所固有的,都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主观能动性是主观对客观的能动作用,即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目的性、计划性和积极主动性,是人类所特有的。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尊重客观规律性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人们能否有效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否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达到预想的目的,则取决于人们是否从及在多大程度上认识和遵循客观规律。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又是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作为事物运动变化过程所固有的必然的、本质的、稳定的联系,规律往往被事物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和外部联系所掩盖。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深刻地认识并揭示出隐藏在各种表面现象和外部联系背后的客观规律,才能有效地利用客观规律。
6物质观、时间和空间
物质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和科学的发展为基础,在全面总结哲学史和科学史的基础上,对世界的本质做出了科学的回答。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并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物质是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和统一基础。
时间:指物质运动过程的顺序性、持续性。事物与事物、过程与过程之间都有出现的先后次序,这是物质运动过程的顺序性。每一事物、每一过程都有运动的久暂,这是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和不可逆性。
空间:指运动着的物体的伸张性、广延性。这表现为任何事物都具有一定的规模、
形态或体积,占有一定的位置和具有某种排列次序。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即任何物质形态都具有长、宽、高的广延,或具有向上下、前后、左右等不同方向延伸的特性。
7意识的本质(特性)和构成
意识的本质: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1) 从意识的形式上来看,意识分有感性和理性。意识的感性形式有感觉,知觉
和表象。意识的理性形式有概念,判断,推理以及由它们构成的理论体系。理性和感性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区别在于感性形式的意识是对个别的事物或事物的个别属性,事物的表面现象和事物的外部联系的反映,而理性形式的意识则是对某一类的共同属性,事物的内在本质,事物的内部联系或事物运动发展的内在规律的反映。
(2) 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别。无论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
识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二者的区别在于;正确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如实反映,而错误的意识则是对客观存在的歪曲的反映。
(3) 意识的本质决定意识的客观性。意识的主观性表现在意识的反映形式具有主
观性,不同主题的意识之间具有差别性,意识与客观对象之间的关系可能相符合,也可能不相符合。总之,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关于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它体现了主观和客观的对立统一。
意识的结构: 意识区分为个体意识,群体意识,类意识。
(1) 个体意识是个人在自己的亲身实践中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它分为知,情,意。
个体意识是个人实践的产物,它必然受到个人独特的社会经历和社会地位的制约。
(2) 群体意识是一定的人群所构成的社会共同体的共同意识,它是对群体共同的
社会经历,社会地位和社会条件的反映,是群体实践的产物。
(3) 类意识或人类意识是全人类的共同意识,是整个人类对于自身作为类的存在
及其共同的生活条件的反映。 意识对象可以区分为自然意识,社会意识和自我意识。
(1) 自然意识是人类在处理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过程中形成的关于自然界事物
的状态,属性,关系,本质及其运动发展规律等的意识。
(2) 社会意识从广义上看是对人的一切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人类社会中全部精
神现象及其过程的总概括。狭义上看,意识对象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特别是社会物质生产方式在人们观念中的反映,包括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各门社会科学等等的思想和观点。
(3) 自我意识是人作为主体对于自身的存在,需要,状态,能力,性质,地位以
及与他物的关系意识。自我意识是一种自我以反省对象的意识。而自然意识和社会意识是一种对象意识。 根据意识的高低层次和自觉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潜意识和显意识。
(1) 潜意识又叫无意识和下意识。它没有被主体明确意识到的心理活动和精神活
动的总和。潜意识具有非自觉性,非控制性,非语言性,随意性和零散性等特点。它是非理性意识。
(2) 显意识则是人们通过自觉地意识到并受到有目的控制的意识,人们表现定向
的心理,自觉的反映,能动的认识,主动的思虑,有目的的思维以及反思性的观念活动等,。显意识居于主导的地位,起着支配性的作用。
8物质与意识的物质统一性
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包括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第一,世界是统一的世界。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而不是多个;世界上的各种事物和现象是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这种一元论哲学同主张物质和精神都是世界的本原的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世界统一于物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承认世界的统一性,都是一元论哲学。但唯心主义主张世界统一于精神,而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根源于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时间、空间是物质运动存在的基本形式;规律是物质运动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客观存在的反映。总之,万物统一于物质。
第三,物质世界的统一是无限多样的统一。物质世界具体性质和形态无限丰富多样,但本质上是共同的,都统一于物质。
9实践的本质
实践是人所持有的活动,而人是有意识,有意志的,实践活动包含着人的目的等主观精神因素。实践又具有客观物质性,它既需要借助于一定的客观物质条件和手段,又必然表现为一定的客观物质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地分析了实践的矛盾本性,认为必须从主观与客观,人与世界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去把握实践。实践使得人类从自然界中分化出来,并使统一的物质世界分化为物质和精神两个对立的方面,通过实践人们不仅能动地改造客观物质世界,而且还能反映客观物质世界。实践既是主观与客观,人与世界分化对立的根本原因,也是实现主观与客观,人与世界统一的基础和途径。马克思说“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列宁说“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的交错点是人的和人类的实践。”毛泽东说“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所有这些,都是从实践的矛盾性出发对实践的本质的科学揭示。
作为主观和客观的“交错点”,实践是变革现实的活动,其最终必定会引起客观对象的改变。但是,我们不应该把实践“变革现实”仅仅理解为直接引起客观对象的变化。任何变革现实的实践活动都必然表现为一个过程,都会有一定的准备阶段。准备阶段的探索活动虽然往往并不直接引起客观对象的改变,但他们是以变革现实为目的的并服务于变革现实的活动的,而且它们也同样属于实践的范畴。正如列宁所说:“实践应当也包括天文学上的观察发现等等的范畴”。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所谓实践,就是人类有目的地进行的能动的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10实践在人与世界关系中的地位
实践是人类能动的把握世界的活动,它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实践是主观与客观、人与世界分化对立的根本原因,也是实现主观与客观、人与世界统一的基础和途径。因此,在马哲看来,所谓实践,就是人类有目的地
进行的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实践具有的特点:
(1) 实践是客观的、物质的和感性的活动。
(2) 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自觉活动。这与动物的本能活动相区别。
(3) 实践是社会性的、历史性的活动。 实践是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基础,主要表现:
(1) 实践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人是通过实践同自然界发生关系的,实践既是人类借以从自然界分化独立出来的根本力量,也是人与自然相统一的基础。人化自然是通过人类的实践活动而由自在的自然转化而来的,它深刻的体现了人与自然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
(2) 实践是人与社会关系的基础,人类的全部社会生活都是建立在物质生产实践基础之上的,离开了物质生产实践,人类社会就不可能存在下去,特别是随着物质生产实践的发展,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不断地发生着历史性的变化,整个人类社会也不断地实现着历史性的进步。
(3) 实践还是人与自身关系的基础,一方面,人类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并确证了自己的特殊本质,另一方面,人类通过实践也不断地展示、强化和扩大着自己的本质力量。
实践的基本形式:
(1) 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
(2) 处理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的实践;
(3) 创造精神文化的实践以上三种基本的实践活动各有自己的特殊规定性,并在
社会生活中表现出不同的社会功能,但是它们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而也正是在这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中,各种基本的实践活动得到了共同发展。
11联系与发展(总特征)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与发展的观点。联系与发展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
(1) 普遍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科学体系的起点和开端 全部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都是在普遍联系发展观点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 社会和思维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 所谓最一般规律 就是整个世界普遍具有的本质的 必然的 稳定的联系与发展 唯物辩证法的全部规律和范畴 都是从不同的方面 层次来说明这一点的
(3) 是否坚持普遍联系发展的观点 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之一 否认这一观点是形而上学的一个特征 所以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首先,联系具有客观性。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造的。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每一种事物都是和其他事物联系着而存在的,这是一切事物的客观本性。
其次,联系具有普遍性。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具有三层含义。第一,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第二,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
第三,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最后,联系具有多样性。世界上的
事物是多样的,因而事物的联系也是多样的。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一切事物,只有经过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
12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
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相互对立的矛盾双方之间的联系;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统一和斗争。正是因为事物内部存在着矛盾的斗争和统一,事物才有自己的运动和发展。
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一条中心线索,是理解其他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和范畴是从各个不同侧面揭示事物的联系和发展的,而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联系和发展的最深刻的本质。因此,对立统一规律必然贯穿在其他规律和范畴之中。
第三,对立统一的方法,即矛盾的分析方法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第四,承认不承认矛盾,承认不承认事物因内在矛盾而引起变化、运动,是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
13对立统一规律(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问题的精髓、两点论和重点论:不平衡性)
矛盾:矛盾是指事物或事物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及其关系;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任何事物内部都存在矛盾
同一性和斗争性:
1、在唯物辩证法中,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和同一及其关系的哲学范畴,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统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一种联系和趋势。具体表现为:第一,矛盾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依赖性,矛盾双方各自以对方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互为媒介,相互依存,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孤立地存在和发展。第二,矛盾对立面之间的相互贯
通性,矛盾双方不仅相互依存,而且存在相互渗透的渠道和桥梁,相互转化的趋势和可能。矛盾的对立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的属性,体现着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2、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之间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第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之间是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一方面,同一性依赖于斗争性,同一是包含着差别、对立的同一,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另一方面,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斗争是是同一中的斗争,没有同一性,斗争性也不能成立。第二,同一性与斗争性之间是相对与绝对的关系。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斗争性最终导致同一性的分解,有条件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斗争性相结合,推动着事物发展。
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1)事物发展的动力是事物的内部矛盾,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2)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a.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使事物保持相对稳定性,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前提。b.矛盾双方互相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c.矛盾的同一性规定了事物向着对立面转化的基本趋势。
(3)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a.在事物量变过程中,斗争推动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发生变化,为质变做准备。b.在事物质变过程中,斗争突破事物存在的限度,促成矛盾的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4)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都不能孤立地起作用,只有二者结合在一起才能成为事物发展的动力。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
所以说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普遍性和特殊性:
(一)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的含义。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之中,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简言之,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矛盾的特殊性主要包括以下情形:其一,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殊性;其二,每一个事物在其发展的不同过程与阶段上的矛盾各有其特殊性。
(二)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两者的辩证关系主要表现在:
(1)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区别的。矛盾的共性比个性抽象、深刻,
矛盾的个性比共性具体、丰富。
(2)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又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一方面,没有离开
个性的共性,共性通过个性表现出来;另一方面,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特殊总是普遍中的特殊。
(3)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一定条件下的普
遍性在另一条件下可能转化为特殊性,反之亦然。
(三)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1) 它是正确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人们的认识总是从个别上升到一般,
再用一般指导个别,所以,在认识过程中,把矛盾的特殊性与矛盾的
普遍性辩证地统一起来是认识的根本方法。
(2) 它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建设有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矛盾问题的精髓:
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共性和个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学说,是事物矛盾问题的精 髓,它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就理论而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原理,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把握唯物辩证法的关键。它揭示了对立统一规律各个原理之间的内在联系,矛盾的普遍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共性和绝对性,矛盾的特殊性、同一性又是矛盾的
个性和相对性,共性概括了事物矛盾的共同本质,个性则表现了事物的特殊本质,绝对性从事物及其发展过程的总体说明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永恒性、无限性和无条件性,
相对性则从事物发展的具体方面说明了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暂时性、有限性和条件性。只有掌握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才能真正把握对立统一规律和唯物辩证法其它理论,因此共性个性的关系问题是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从方法论意义上说,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原理,提供了正确认识事物矛盾的根本方法。人类的认识就是由特殊到一般,又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过程,人类的认识就是如此循环往复,逐步提高、不断深化以至无穷的过程。只有把握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才能从思想上克服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就实践而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际相结合这一思想原则的哲学基础。
两点论和重点论:不平衡性原理:事物矛盾群中的多个矛盾以及矛盾的各个方面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有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这种矛盾力量的不平衡性,也是矛盾特殊性的重要表现。这就是矛盾发展不平衡性的原理。
①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在不同矛盾之间区分)
在一个矛盾体系中,主要矛盾是居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起决定作用的矛盾;非主要矛盾则是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不起决定性作用的矛盾。 ②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在同一矛盾内部区分)
不论主要矛盾或者非主要矛盾,其对立的双方中总有一方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成为矛盾主要方面;与此相应的便是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非主要方面。 意义:矛盾力量的不平衡性,要求我们把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结合起来,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
14度、量变和质变
度是标志事物质和量统一的哲学范畴,指出事物保持其质的稳定性的量的限度、幅度。范围,是和事物质相统一的数量界限。
对于度的含义应从三个方面来把握:第一,度标志事物质和量结合不可分;
第二,度又是质和量的相互规定,质规定着量,量也规定着质;第三,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是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惟一标准。(2)度的方法论意义: 第一,在认识上,把握度可以精确地认识事物的质。 第二,在实践中,掌握适度原则具有重要意义。
量变、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和场所的更换。又称渐变。是事物运动的基本状态之一,与质变相对。
质变、事物从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事物运动的基本状态之一。同量变对。又称突变。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唯物辩证法认为,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两种基本的状态。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不可能没有量变,也不可能没有质变,而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1、 量变是质变的准备
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只有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引起质变。
讲述“笨人吃饼”的故事,说明:没有一定的量的变化,质变就不会发生。
2、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量变不会永远维持下去,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必然会引起质变,变为另一种性质的事物。
3、 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15辩证的否定
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相对立的一种哲学观点。认为否定是事物内在矛盾所引起的自我否定;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是包含肯定的否定;其实质就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又保留。
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辩证的否定不是外力作用的结果,而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例如,麦粒的辩证否定,是萌芽、生长。如果磨面,食用就不是辩证的否定。
第二,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它是发展的环节,即发展是通过否定实现的。辩证的否定是旧质向新质的飞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
第三,否定是联系的环节,辩证的否定不是新旧事物的一刀两断,而是要继承和保留旧事物中的积极合理的因素。所以,否定既把新旧事物区别开来,又把它们联系起来。
第四,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扬弃是新事物对旧事物既变革、又继承;既克服、又保留的关系。它体现了事物发展中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
16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事物发展的辩证形式)
事物发展的过程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是波浪式的前进和螺旋式的上升)是事物发展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实质。
首先,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一切事物发展都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上升过程)因为事物的发展总是通过否定、否定之否定来实现的,而否定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扬弃,是新事物的产生与旧事物的灭亡。经过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阶段,达到了否定与肯定的对立统一,必然将事物推向更高的发展阶段。
其次,事物发展的具体道路是迂回曲折的。主要体现在周期性的曲折,事物发展在经历两次否定之后似乎回复到自己的出发点,即事物的高级阶段重复了低级阶段的一些特征;反复性的曲折,新事物在取代旧事物的过程中往往不是很强大,需要同旧事物经过反复的斗争;倒退性的曲折,事物发展过程中有时会暂时性的局部性的倒退。
因此,我们要树立坚定的信念,批判循环论。准备走曲折道路,批判直线论。把革命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结合起来。
17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人的认识活动及其发生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基础地位主要表现在:
其一,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人们要改造世界就必须认识世界,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实践结果与理论的矛盾又促进了认识的发展。实践通过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为认识发展提供了可能。
其二,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人们认识的途径为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间接经验是由直接经验的“流”,因此,一切知识都是发源于直接经验,是亲身实践的产物。所以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其三,认识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总之,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着实践发展的。认识依赖于实践,离开世界的认识是更本不可能的。
18认识的本质(反映论与先验论,能动反映论与被动反映论)
(1)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唯物主义反映论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承认客观世界独立于人的意识而存在,认识关于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客观世界是认识的来源。
唯心主义先验论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坚持从感觉到物的认识路线,把认识看作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
(2)能动反映论与被动反映论的根本区别。
旧唯物主义反映论将认识看作一种消极接受对象的刺激并被动地作出的反映,是直观的、消极的、被动的反映,有没认识到认识活动的社会性与能动性,也不懂得认识过程中的复杂矛盾。
能动反映论主张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变化。基本特征为实践性、辩证性、创造性。
认识的本质: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具有模写性、创造性,是模写性与创造性的统一,反对唯心论和直观反映论。
19认识的运动过程(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两次飞跃,实践理念,认识与实践的统一的具体性和历史性)
认识的辩证过程就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通过这一过程,人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不断深化。
认识的辩证过程首先表现为由实践到认识的辩证运动。所谓由实践到认识,也就是在实践到基础上形成感性认识,并由感性认识进到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由实践到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的两个阶段,它们之间有着质的区别但又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由实践到认识即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是辩证过程中的第一次能动的飞跃。
要完成对一个具体事物的认识,还需要将理性认识的成果运用于实践,实现由认识到实践的运动。只有使理性认识回归到实践中去,才能使它得到检验、完善和发展,才能实现认识的根本目的。由认识到实践即使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去,是认识的辩证过程中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
由实践到认识和由认识到实践,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认识过程。但是,在现实的认识活动中。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并不就算完成了。人们要获得关于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需要经历由实践到认识和由认识到实践的反复循环。作为认识辩证运动的全过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体现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首先,“时间、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是人们认识具体是事物的辩证运动过程。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到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其次,“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也是人们的认识不断地由特殊走向一般,又由一般走向特殊的辩证运动过程。最后,“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还是人们的认识无限发展的辩证运动过程。客观世界的事物是无限多样的,而且任何事物又都是在不断地变化发展着的,这决定了人们的认识必然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无限发展过程。
20真理的本质和特性(客观真理、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真理与谬误)
所谓真理,也就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或者说,真理就是与客观事物相符合的认识。真理既包括正确的理性认识,也包括正确的感性认识。一个认识是不是真理,唯一地取决于它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
在马克思主义真理观观那里,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
一。在这里,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并不是两种不同的真理,而是同一个客观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即真理的绝对性和真理的相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第一,任何真理都标志着主客观之间的符合,都包含着不依赖与任何人类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着原则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第二,人类的认识按其本性来说,是能够正确地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真理的相对性是指在一定时代、一定条件下,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的、不完善的。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二者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绝对真理只能寓于相对真理之中,另一方面相对真理必然包含并表现着绝对真理。
从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并不是单纯的真理自行增殖或自行积累的过程,而往往是同谬误相互纠葛而又相互分离的过程。真理和谬误是人类认识活动的一对基本矛盾,一方面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另一方面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
件下是相互转换的。真理与谬误相互对立、相互转化的对立统一关系表明,真理是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
21真理的检验标准(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逻辑证明)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两个方面共同决定的。真理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就在于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相符合。判断一种认识同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以及在多大的程度上相符合,这在主观认识的范围内是无法解决的,因为它也不能充当检验真理的标准。只有能够将主观认识和客观事物联系和沟通起来的社会实践才能充当真理的检验标准。实践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决定了实践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唯一性。 坚持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必须正确地理解已被时间所证明的理论的作用。已被实践证明为正确的理论,对人们的新的认识活动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但并不能把它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 坚持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也必须正确地理解逻辑证明在检验真理过程中的作用。所谓逻辑证明,是指运用已有的知识并按照逻辑规则进行推理,从而对某一认识的正确性进行论证。 坚持时间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还必须正确地理解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具有某种不确定性。
22真理的发展规律
真理发展律(真理发展过程中,真理与实践标准的绝对与相对)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相互区别、相互渗透、相互联结)
1、相互区别:
a、任何绝对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都具有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人的认识按其(本性)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客观世界,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b、相对真理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是(有限)的,即真理是有条件的。从认识的广度和深度来看任何真理都是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上(近似)的反映。真理有待扩展和深化。
2、相互渗透:任何相对真理中都包含着绝对真理的部分;无数绝对真理的综合构成绝对真理。
3、相互联结:真理是由相对走向绝对的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任何真理认识都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中的一个环节。
上一篇:双螺杆挤出机结构及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