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农发行中长期贷款业务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建议
发布时间:2024-11-06
发布时间:2024-11-06
基层农发行中长期项目贷款发展
面临的问题及建议
面对国家通胀预期不稳、银根紧缩、贷款新规收紧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因素,基层农发行如何有效落实“两轮驱动”战略,尤其在支持新农村建设、水利建设中如何大力发展中长期项目贷款凸显重要。现结合实践对基层行中长期项目贷款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建议进行探讨。
一、近年来我行中长期项目贷款发展情况
一是非经营性中长期项目贷款在营业部辖内率先突破。2008年始,对县域内2个重点项目投放中长期贷款7300万元,项目涉及水库、农村路网建设。二是贷款结构实现优化。截止2011年9月中旬该项贷款6320万元占比40%,累计收回贷款980万元,累计收回利息995万元,到期贷款本息收回率100%,同时促使政策性挂账地方财政贴息连续五年实现按季拨补。三是社会效益明显。新建澄波湖水库可增加蓄水1063万立方,改善灌溉农田面积6.5万亩,改善居民用水3万户;新建农村公路4.5公里。我行大力支持县域重点民生项目,树立了农发行良好的社会形象。
二、当前基层行中长期项目贷款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承贷主体不规范成为制约业务发展的瓶颈
一是平台公司不是实体经营公司,公司主要法人代表和具体业务人员全部为政府部门人员兼职,注册资本中公益性资产注资占比偏高,还款来源全部依靠地方财政收入没有自身经营现金流,基层
行选择合适的承贷主体困难。二是银政信息不对称,无法及时准确了解政府涉农项目立项具体情况,无法准确了解评估区域融资总量、负债规模和政府真实财力,对于项目营销和风险管理带来挑战。
(二)客户经理综合素质不适应业务发展需要
目前基层行缺乏既懂项目评估知识又懂金融财务管理的客户经理已成为制约业务发展的“短板”,具体表现在客户人员结构不合理,业务素质不平衡。以我行客户部人员分析,现有人员9人,平均年龄46岁(30-35岁两名,其余全部为40岁以上,其中3名老同志面临退休),只有一名全日制专科生还借调上级行。制度再好,规划再好,全都要靠人去做去执行,客户部门人力得不到有效支撑,严重影响了项目营销与贷后管理。
(三)内部经营机制不完善
一是激励机制有待进一步改善。目前基层农发行员工绩效考核与客户营销管理业务挂钩不明显,表现在客户营销与管理中,存在干多干少一个样,甚至出现多干检查多、出错多、处罚多,不如不干或少干的消极思想。在新业务发展上由于权力与责任的不对等导致了客户经理普遍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和风险责任意识,缺乏了业务开拓和创新精神。
二是信贷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目前涉及新农村建设和水利建设项目的信贷政策政出多门,“部门制度”造成管理边缘化现象突出,上级行多采用随时“打补丁”的方式进行制度修订,导致制度更新频繁,具体操作中缺乏规范高效的流程化操作体系。“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行客户经理忙于学习各种文件,应付各类调研,由于具体业务操作标准不统一,在实际操作中难以把握,甚至出现
理解偏差,整体信贷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国家扶持政策缺位
尽管中央1号文件提出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利建设中长期项目贷款为政策性信贷业务,农发行也已将该类业务纳入政策性贷款科目核算,但国家并没有出台相应的配套风险补偿措施和具体的扶持政策。目前该类业务实际操作环节中仍按照商业性贷款运作模式操作,国家相关政策的缺失使政策性银行支农效果大打折扣,也使基层行在业务营销中失去了自身优势。
(五)面临的外部环境有待改善
虽然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但由于农业天然的弱质性,风险与收益严重不配比,尤其在政府扶持政策缺失的情况下,影响了基层农发行新农村建设、水利建设中长期贷款的介入。同时地方信用体系建设落后,项目建设涉及工商、税务、质检、司法等部门信息无法共享查询,办理资产抵押环节多,收费高,延缓了项目营销进程。再是地方担保机构不完善,不能满足中长期贷款项目的现有融资需求。
三、基层农发行中长期项目贷款业务发展的建议
(一)加强互动,积极打造两个平台
一是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打造规范的融资平台。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和银监会关于规范政府融资平台的规定,向地方政府做好宣传,力促地方政府对平台公司充实资本金,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规范财务制度,积极推动公司实现实体经营,融资与项目建设运营一体化,承建项目达到收益覆盖成本要求。同时力促政府完善担保措施,为项目建设提供融资担保,破解我行信贷介
入的瓶颈。
二是统筹规划融资,打造银政合作平台。针对目前存在银政信息不对称的现象,积极促使银政双方签订长期战略合作协议,将我行的中长期项目贷款作为项目立项的配套资金先期纳入地方政府主导的涉农项目建设规划中。同时银行与财政密切配合,切实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积极探索建立“政府推荐项目、农发行独立审贷,双方共同监管”的合作新模式,有效整合项目资源,促进项目立项,加快项目进程。
(二)加强学习,提高客户经理素质
针对目前基层行客户经理素质参差不齐,采用大范围进人“换血”方式不现实的状况。一是制定学习培训计划,明确学习目标、措施,完善建立客户经理学习培训档案,力争支行达到3人以上急需的专业人才。二是推动典型示范作用,采用评选“学习标兵、岗位能手、营销能手”等方式,在培训学习中善于发现典型、推出典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利用典型激励带动全体客户经理学习。三是建立应急业务培训,针对新业务范围的拓展,及时调整学习培训计划,将阶段性新业务培训与营销实践相结合,确保业务能够稳健开展。四是加强激励机制建设,积极探索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将学习培训情况纳入绩效考核,在薪酬分配、晋升提拔、外出培训等方面给予奖励,进一步使学习效果看得见,摸得着。
(三)把握重点,全力支持中长期项目贷款发展
一是以“十二五”规划为契机,积极结合当地政府财力并探索介入其项目规划,立足当前,规划长远,集中整合信贷、人力资源做好项目库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二是合理把握贷款的重点投向和突
破口,真正解决社会关注、政府关心、新农村建设、水利建设急需的“民生工程”和“惠农工程”。三是结合实际,重点突破,以点带面,梯次推进,根据项目库建设、地方财力大小、项目风险承受能力等具体情况,划分贷款支持先后顺序,成熟一个推出一个。
(四)统一规划,提升信贷管理水平
针对新农村建设、水利建设项目贷款特点,建议“以客户为中心,以风险防范为主线”,对现有涉及新农村建设、水利建设的业务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进行系统梳理, 明确中长期项目贷款业务流程中的风险控制要点,对业务流程进行全面优化,业务操作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具体的标准,确保其稳定性、实用性、一致性、可操作性,实现基层行客户经理操作手册化、标准化,提升信贷管理水平,提高项目营销效率并防范贷款风险。
(五)加强沟通,全力营造外部宽松环境
一是高度重视与当地政府、财政、发改委等部门的协调沟通,在项目规划、可研、立项、评估、实施等方面与我行信贷政策形成良性配合。二是积极推进农村信用环境建设,促使地方政府主动建立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考核机制,制定严格的奖惩措施,协助银行依法维护债权。三是针对政府主导的新农村建设、水利建设中长期贷款,积极争取监管部门的理解与支持,建议监管部门实行有别与商业银行的差异化监管、考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