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发布时间:2024-11-06
发布时间:2024-11-06
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一、教育应是国家的事业
亚里士多德从其政治学说出发,极为重视教育。他说,人天生是政治的动物,人从来没有也不可能以单独的个人而存在。个人只有在国家之中,作为国家的一部分,才能发展他的才能,才能实现自己,过好社会生活。因此,国家的统治者必须重视教育,把每个个人都培养成为善良的公民,才能维护现存的政治制度。亚里士多德说:“没有人会怀疑立法者应首先注意少年人的教育,因为忽视教育就会危害政制”。
基于教育对国家政治重要意义的认识,亚里士多德强调国家要负起教育全体公民的责任,把教育作为国家的事业。他说:“教育应由法律规定,并且应是国家的事务”。
二、教育适应自然
亚里士多德把灵魂分为三个部分:
1共有;
2物和人所共有;
3
要使人的灵魂的三个部分都能得到满意的充分的发展,最有效的途径是教育和训练。因此,亚里士多德提出了教育要"效法自然"的理论,指出合理的教育要遵循儿童的自然行程,即根据儿童身心成长的特点来进行,他提出与三部分灵魂相适应的三种教育,即发展植物灵魂的体育,发展动物灵魂的德育和发展理性灵魂的智育。
亚里士多德首次提出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为后代资产阶级的"遵循自然"的教育思想开了先河。
三、和谐教育
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说"也为其和谐教育思想提供了理论基础。在他看来,体育是为了使身体和生理得到发展,德育是为了发展人的非理性灵魂,智育则是为了发展理性灵魂,促进其和谐发展。
根据对儿童身心自然发展特点的观察研究,亚里士多德首次提出了按年龄划分受教育的阶段,及在各年龄阶段教育的要求、组织、内容和方法等具体措施。
第一阶段(0-7岁):这一时期里,教育要顺应自然,要注意儿童身体的健康发展,要引导儿童多做适宜肢体发育的游戏和活动。5岁之前要让儿童多听一些神话故事,而不要教儿童任何功课,以免妨碍其身体的正常发育。此外,还要组织儿童观察和模仿日后从事的活动,但要防止环境中的不良习气影响儿童的道德。
第二阶段(7-14岁):这一时期以情感道德教育为主,儿童要在国家办的学校中接受和谐的教育,主要内容有阅读与书写、体育锻炼、音乐和道德品质的培养等。由于亚里士多德认为音乐对儿童情感道德的发展有重要作用,所以,他主张要让儿童多接触音乐,以去除人的非理性灵魂中的不良冲动和欲望。
第三阶段(14-21岁):这一时期以智育为主,发展青年的理性灵魂,为此目的而设的学科有数
学、文法、文学、诗歌、修辞、伦理学与政治学。至于21岁以上的青年,根据他在"吕克昂"哲学学校中的教学范围来推断,可能要研究物理学、宇宙学、生物学、心理学与哲学等,亚里士多德认为,这些学科既能体现以智育为主的要求,又能进行纯哲理的探索,并进而发展理智灵魂,以实现教育的最高目标。
四、文雅教育
文雅教育,亦称"自由教育",是西方教育史上的一种教育观点和教育理想。他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具体涵义,最早由亚里士多德提出,是其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亚里士多德认为,人之所以为人的最本质特征就在于人具有理性,能够进行正确的思维、理解、判断。人只有充分运用和发展理性,才能获得身心的自由发展。
要实施文雅教育,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闲暇时间。亚里士多德认为自由民除有政治上的自由外,必须具有经济上的自由,只有当他无需为生计操劳,具有足够的闲暇时间的条件下,才能从事心灵的沉思,研讨真理和进行哲学的思考,发展运用自己的理性。
二是要有自由学科。亚里士多德认为,自由民要进行自由教育,必须学习不具有任何功利目的的自由学科,如读、写、算、体操、哲学等。
亚里士多德的"文雅教育"思想,将课程分为有用的和文雅的两类。"有用的"由于它服务于事功与实用,因而是不高尚的、不文雅的;"文雅的"由于它服务于闲暇,因而是高尚的,"人性"的。文雅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促进人的各种高级能力和理性发展。
亚里士多德在教育理论上做出了重要贡献。他首次提出了教育适应自然的理论,并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教育内容、方法、步骤进行了具体安排,论述了和谐发展教育问题,从而把古代西方教育理论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他的"文雅教育"思想对后世西方的教育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曾支配欧美中等--高等教育两千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