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技术与进展小论文
发布时间:2024-11-04
发布时间:2024-11-04
生命科学学院专选课论文
敲开生命神殿的大门
生命科学学院 弘毅学堂
自18世纪开始,人们就对植物进行种类统计和模糊的分类,几百年间,从过林奈的物种不变论到布丰的生物退化论,到拉马克的物种变异论,到居维叶的灾变论,再到莱伊尔的渐变论,最终到达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终于从根本上让生物独立于神学,让上帝从生物世界里消失,生命科学的世界才第一次让真面目在人类的眼前透出一抹轮廓。
想到19世纪,物理学家开尔文曾今在一个酒会上说过,牛顿三大定律、热学系统和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系统建立后,物理的大厦就已经建成,现在只是还有两朵乌云在物理世界的上空漂浮。虽然,后来那两朵乌云一朵变成量子力学,一朵变成狭义相对论,证明了他所说的只是眼界狭隘之言,但物理世界的完整性和秩序性可见一斑。反观我们的生命科学,从达尔文用自然选择学说发现宏观生物世界,到沃森和克里克建立DNA模型找到一条通往生命神殿大门的路,我们不得不承认,生命科学的系统还远远没有完善。
但我丝毫不担心生命科学目前没有完善,相反,这正是我选择生命科学的原因。在我看来,此时的生命科学恰似一颗正在抽枝发叶的树,分枝繁复,而且每个分枝都在快速的向外生长,充满了活力。在听过生命科学技术与进展这十次讲座之后,这样的感觉又深一层。 十次讲座,大概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生命科学技术的介绍和研究成果的展示,有清华大学生科院陈应华教授的“HIV-1感染机理和预防机理的研究”,中科院水生所桂建芳所长的 “以多倍体银鲫为例谈脊椎动物单性克隆生殖的生物学意义”,和我们院孙蒙祥教授的 “植物生殖发育面面观”,潘兹书教授的“生物技术与新药开发”,丁毅教授的“从基因到基因组”五场讲座;第二种是关于对待生命科学这门学科的态度,以及个人在研究生物过程中的感受,有舒红兵院长的科学人生,中山大学王金发教授的“上大学的艺术”,复旦大学陈家宽教授的“生命科学的科学结构与中外生物学高等教育”,卢欣教授的“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以及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局长的“保护就是发展、绿色就是财富”五场讲座。 对于第一类讲座,我非常喜欢。听着教授们的研究过程和研究思路就好象是我自己在亲历实验过程一样,真实而生动。而且我发现,对于现在研究的前沿课题我们本科生并不一定听不懂,虽然会有一些我们不熟悉的词汇和概念,但只要认真听认真看,加上一些猜测和自己的理解,抓住课题思路是不难的。
第二类讲座,在我看来,或许这一部分对我们大一的学生来说更具有指导意义。从开学到现在,我听到过不少同学向我抱怨,学习生物使他们感到茫然,感到现在学的生物与他们之前想象的生命科学相去甚远,因此学习生物的激情也逐渐消退。我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所以我幸免于这种茫然。而这种讲座恰好可以让这些同学再次对生物学习产生激情,感受到生命科学中蕴含的人文情怀,并且理性地思考学习生物的意义和以后自己的发展方向,从而从对人生去向的迷茫中走出来。
总的而言,这十次讲座让我受益匪浅,无论是生物知识上,或者是对生命科学的重新认识上,都让我有所提高,让我更喜欢生物,并且坚定的在探索生物奥秘的路上走下去。
上一篇: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教案
下一篇:寻回心灵深处的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