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PPT课件20 虽有嘉肴3
时间:2025-07-15
时间:2025-07-15
NO.20
虽 有 嘉 肴—礼记
背景资料
课文节选自《学记》(《礼记解集》), 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篇系统性的教育学 论文。它对教育作用、教育目的、学校 制度、教育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 以至师生关系、教师问题等方面,都做 了比较系统而精辟的概括和理论的阐述。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
儒 家学者解释说明
经书《 仪礼 》的文章选集,是一部思想的资料汇编。又叫《 小戴礼记
儒家》。与
《 仪礼 》《 周礼 》合称“三礼”。 内容
西汉:戴圣
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 释礼仪 记述 ,记录
礼制、礼仪,解 等的问答,
孔子和弟子 。
修身做人的准则
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
部教育学的专著。
预 习 检 测1、给下列红字注音: 嘉肴
jiā yáo 弗食 fú
自强 qiǎn 兑命 yuâ g 2、借助工具书及课下注释解释下列字词 即使 虽: 故曰:教学相长 甘美 旨: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至道: 最好的道理 教和学相互促进 好处 善: 不通,理解不了 “教别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 困: 是故: 所以 就是这个道理吧! 自强: 自我勉强 自反: 反省自己
zh ǐ 学学半 xiào旨
注意停顿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我/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无标点朗读 读出停顿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 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 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 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 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即使
表否定: 不
代:它的
虽 有 嘉 肴,弗 食,不 知 其 旨 也;最好的道理 好处
品尝
甘美
虽 有 至 道,弗 学,不 知 其 善 也。即使有美味的菜,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甘美;
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所以
教学
不通,理解不 了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 反省自己 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偶不懂的地方。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我勉励
自强也。知道了不足,然后才能反省自己;知道了不懂的地方, 然后才能自我勉励。
所以说 教学
相互促进
故曰:教 学 相长 也。学习学习 说的就是 这个意思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乎?教人 所以说,教学与学习是相互促进。
《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分清层次 第一层(“虽有嘉肴……不知其善
也”) 第二层(“是故学然后知不足……然后能 自 强也”) 第三层(“故曰……其此之谓乎”)
问题探讨,分析文意 分析课文第一层:找出与“嘉肴”“弗 食”“旨”相对应的词语。文章以“弗 食”“嘉肴”开篇,有什么用意?明确:嘉肴——至道;弗食——弗学; 旨——善。以“嘉肴”喻“至道”,以 “弗食”“嘉肴”来论述“弗学”“至道” 不知其善的道理。以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作 比,形象生动地引出学习的重要性,从而 有力地论证观点。
分析课文第二层:分别找出与学、教相 承接的词语。这一层与上下文有什么联系? 明确:学——知不足——自反,教—— 知困——自强;“学然后知不足”承接上 文“弗学,不知其善也”进一步展开议论, 并引出下文“教学相长”的观点。
分析课文第三层:“教学相长”的结论 在前面已经道明,课文最后《兑命》的一 段话是否多余?明确:不多余,“学学半”的意思是 “教人是学习的一半”,这是对观点的补 充说明。《兑命》的话进一步论证了“教 学相长”的道理,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小结 这是一篇短小精悍的说理短文,本文在 论述时先以“ ________________”作比, 继而引出“ __________”,进而又从教与 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 “ ____________”这个结论。(用原文填 空) 明确: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教学相长
字词归纳
通假字 《兑命》曰 兑,通“说”,指的是殷商时的贤相傅说。 古今异义 1、虽有至道 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2、不能知其旨也 古义:甘美。 今义:意义。 3、教然后知困 古义:不通,理解不了。今义:困难。 4、教学相长也 古义:促进。今义:增长。
一词多义学学半: 教 学 学学半:向别人学习
其此之谓乎: 表推测其
不知其旨也: 它的
上一篇:突发事件处理程序
下一篇:Verilog4行为描述高级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