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渤海大学管理学院市场营销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时间:2025-07-10
时间:2025-07-10
目录
2016年渤海大学管理学院市场营销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一) ............... 2
2016年渤海大学管理学院市场营销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二) ............. 15
2016年渤海大学管理学院市场营销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三) ............. 28
2016年渤海大学管理学院市场营销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四) ............. 35
2016年渤海大学管理学院市场营销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五) ............. 38
2016年渤海大学管理学院市场营销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一) 说明:①本资料为VIP学员内部使用,出题严格按照最新复试题型及历年复试难度。
——————————————————————————————————————————
一、简答题
1. 产生窜货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窜货是指经销商置经销协议和制造商长期利益于不顾,进行产品跨地区降价销售,产生窜货现象的原因主要有:
(1)某些地区市场供应饱和;
(2)广告拉力过大,渠道建设没有跟上;
(3)企业在资金、人力等方向面的不足,造成不同区域之间渠道发展不平衡;
(4)企业给予渠道的优惠政策各不相同,分销商利用地区之间差价窜货;
(5)由于运输成本小同引起窜货,如一经销商自己到厂家提货,其费用低于厂家送货费用,从而使得经销商可以窜货。
二、论述题
2. 分析中间商采购者的购买风格对于供应商的营销人员有何启发?
【答案】不同的采购者购买风格对供应商的销售人员有不同的启发,主要表现为:
(1)忠实的采购者。指长期忠实地从某一供应商处进货的采购者。这种采购者对供应商是最有利的,供应商应当分析能够使采购者保持“忠实”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使现有的忠实采购者保持忠实,将其他采购者转变为忠实的采购者。采购者忠实于某一渠道的原因有多种:首先是利益因素,对供应商的产品质量、价格、服务和交易条件感到满意或未发现更理想的替代者;其次是情感因素,长期合作,感情深重,有过在困难时期互相帮助的经历,即使对方偶有不周之处也不计较,即使其他供应商的产品质量和交易条件与之相同或略优,也不愿轻易更换;最后是个性因素,该采购者认识稳定,习惯于同自己熟悉的供应商打交道,习惯于购买自己熟悉的产品。
(2)随机型采购者。这类采购者事先选择若干符合采购要求、满足自己长期利益的供应商,然后随机地确定交易对象并经常更换。他们喜爱变换和不断地尝试,对任一供应商都没有长期的合作关系和感情基础,也不认为某一供应商的产品和交易条件优于他人。对于这类采购者,供应商应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提供理想的交易条件,同时增进交流,帮助解决业务的和个人的有关困难,加强感情投资,使之成为忠实的采购者。
(3)最佳交易采购者。指力图在一定时间和场合中实现最佳交易条件的采购者。这类采购者在与某一供应商保持业务关系的同时,还会不断地收集其他供应商的信息,一旦发现产品或交易条件更佳的供应商,就立刻转换购买。供应商若单纯依靠感情投资来强化联系很难奏效,最重要的是密切关注竞争者的动向和市场需求的变化,随时调整营销策略和交易条件,提供比竞争者更多的利益。
(4)创造性的采购者。指经常对交易条件提出一些创造性的想法并要求供应商接受的采购者。
对于这类采购者,供应商要给予充分尊重,好的想法给予鼓励和配合,不成熟的想法也不能讥笑,在不损害自己根本利益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接受他们的意见和想法。
(5)追求广告支持的采购者。指把获得广告补贴作为每笔交易的一个组成部分,甚至是首要目标的采购者。这类采购者重视产品购进后的销售状况,希望供应商给予广告支持,以扩大影响、刺激需求。这种要求符合买卖双方的利益,在力所能及或合理的限度内,供应商可考虑给予满足。
(6)斤斤计较的采购者。指每笔交易都反复地讨价还价,力图得到最大折扣的采购者。供应商在谈判中要有耐心和忍让的态度,以大量的事实和数据说明自己已经做出了最大限度的让步,争取达成交易。
(7)琐碎的采购者。这类采购者每次购买的总量小大,但品种繁多,重视小同品种的搭配,力图实现最佳产品组合。供应商与这类采购者打交道会增加许多工作量,供应商应当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不能有丝毫厌烦之意。
3. 服务质量差距的分析模式合理性怎样,应如何操作?
【答案】为便于分析服务质量问题,柏拉所罗门(Palasnraman)、塞登尔(zeithaml)和贝利(Berry)在对广人管理者及顾客访问基础上系统地提出了一种服务质量差距分析模式,如图所示。
图服务质量差距分析模式
企业提供的服务可能存在5个方面的差距:
①顾客预期服务与管理者认知的顾客预期之间的差距,由于管理者未能正确认知顾客需求,或不了解顾客如何评价服务成分,因而存在差距;
②管理者的认知与服务质量之间的差距;
③服务提供与服务 …… 此处隐藏:1178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上一篇:大学生就业指导结业论文
下一篇:物流信息技术 习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