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模拟信号系统传输设计PCM、DPCM
时间:2025-07-08
时间:2025-07-08
中北大学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下达任务书日期: 2008年 8 月 22 日
课 程 设 计 任 务 书
课 程 设 计 任 务 书
3.设计工作任务及工作量的要求〔包括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论文)、图纸、实物样品等〕:每个同学独立完成自己的任务,每组写一份设计报告,在课程设计论文中写明自己设计的部分,给出设计的 SystemView或 Matlab中 Simulink的程序与仿真波形图。
4.主要参考文献:1.樊昌信等.通信原理(第三版).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 2.郑君里等.信号与系统(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苏金明等.MATLAB7.0实用指南(上下册).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5.设计成果形式及要求:设计的程序;课程设计说明书。
6.工作计划及进度:8月 22日 8月 23日~ 8月 26日 8月 27日~ 9月 1日 9月 2日相关资料查阅;相关软
件的学习;方案设计,建立模型并实现,书写论文;;答辩、成绩考核。
系主任审查意见:
签字:年月日
目录
一、 设计目的············································1
二、 设计要求·············································1
三、 设计步骤············································2
1、设计方案············································2
2、SIMULINK实现过程··························4 3 、实验结果图································5
四、 设计总结··································10
五、心得体会··································10
六、主要参考文献······························10
一、设计目的
1、通过本课程设计的学习,学生将复习所学的专业知识,使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通过本课程设计的实践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
2、掌握Matlab的使用方法,能熟练运用该软件设计并仿真通信系统
3、通过信息处理实践的课程设计,掌握设计信息处理系统的思维方法和基本开发过程。
二、设计内容和要求
内容: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系统设计
1、根据PCM系统原理,建立PCM系统原理框图
2、根据DPCM系统原理,建立DPCM系统原理框图
3、根据原理框图,在Matlab后信号,接收端恢复信号。
三、设计步骤
1、设计方案
1.1、根据PCM系统原理,建立PCM
脉冲编码调制(PCM值离散的数字信号后在信道中传输。再对样值幅度量化,编码的过程。
PCM 它的实现主要包括三个步骤完成:抽样、对模拟信号进行周期性扫描,抽样必须遵循奈奎斯特抽样定理。也就是说能无失真8Kbit/s。而最后编码就是用一组二进制码组来表示每实际上量化是在编码过程中同时完成的,故编码过程也称为模/
根据分别为A 律方式,由于A 律压缩实现复杂,常使用 13 折线PCM编码。
PCM原理框图:
1.2、根据DPCM系统原理,建立DPCM
DPCM信道传输三个部分。发送端由编码器、量化器、接收端包括解码f(i,j)是坐标为像素点的实际灰度值, 是预测误差。假如发送端不带量化器,传送,接收端可以无误差地恢复 。这是可逆的无失真的DPCM器对 是真正的 ,以 使图像质量有量化器有失真的
下图为DPCM
1.3、根据原理框图,在Simulink中进行连接电路图,并观察调制后信号,经加性噪声信道后信号,接收端恢复信号。
2、 SIMULINK实现过程
(1)PCM转换编码Simulink仿真
由原理框图可知,主要本程序的基本实现过程中主要由以下几个代码模块以实现:输入信号的产生、抽样、A/D转换(量化、编码)、加入噪声并进入信道、D/A转换(译码)、滤波、输出波形。
在Simulink中根据PCM框图连接电路图并设置添加参数,图如下:
(2) DPCM
与PCM器、量化器、接收端包括解码器和预测器等;信道传送以虚线表
DPCM框图连接电路图并设置添加参数, …… 此处隐藏:153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上一篇:美世岗位评估体系(Merc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