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脊轩志》教案

发布时间:2024-11-02

《项脊轩志》教案

《项脊轩志》教案

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学习作者选取生活琐事、平常景物表现人的音容笑貌,以朴素简洁的语言寄托自己深情淡远的写作风格。

2.掌握“比”、“乳”、“过”、“下”、“而”、“然”等文言词语的意义、用法。

(二)能力目标

1.了解归有光的散文成就及“志”类文体。

2.学习本文用线索贯穿、形散神聚的写法。

3.学习本文以细节、场面状写人物,情景交融等技法。

(三)德育目标

体会作者在日常琐事的记叙中所蕴含的浓浓深情,感受亲情。

二、教学重难点

1.研习三、五、六段,体味“多可喜,亦多可悲”的内涵。

2.准确理解“当、洞、胜、凡、兹、过、竟、比、殆”九个实词,并积累归纳“顾、稍、置、归、去”五个实词的义项。

3.借助平凡的景、事、物抒发悲喜之情。

三、教学原则

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思为主攻、练为主线。

四、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朱自清的散文《背影》,几十年来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因为他在小处体现了父爱的伟大,感人至深;孟郊的一首《游子吟》,传唱至今,因为他展现了母爱的深沉与博大,千古流传;亲情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今天我们就来共同赏析被称为“今之欧阳修”的归有光的饱含深情的文章《项脊轩志》(板书),看作者是如何诠释亲情这一主题的。

《项脊轩志》教案

二、解题

1、作者简介

归有光,明代著名散文家,字熙甫,号震川,世称震川先生。著有《震川先生集》。

归有光从小勤学;散文受欧阳修、司马光的影响很大,但有自己的特色。善于用疏淡的笔墨描写生活中常常接触的事物,以及家人、亲友之间的一些琐碎的事情,随笔点染都富有深情,所以感染力很强。清朝姚鼐在《古文类纂》中,于元、明两代的作家中,独取归有光,将他作为唐宋八大家与桐城派之间的一座桥梁。

2、《项脊轩志》简介

本文选自《震川文集》。项脊轩,归有光的书斋名,是为了纪念他曾在项

脊泾居住过的先祖而命名。“志”,记,名词;“轩”指小室。作者借一阁以睹三代的遗迹,睹物怀人,笔墨极清淡而感情浓挚,是归有光的代表作。

三、整体感知

1、 引导:

项脊轩是作者生活的地方,在这里有他童年的欢乐,更有无尽的伤 痛。在这座小屋中,他看到了大家庭的分崩离析,感到了人世的淡薄; 母亲在他儿时便过早的离他而去;更有祖母对他振兴家业的期待;自己 深爱的妻子又逝去,所有这些构成了作者难以磨灭的回忆,更是他将一 桩桩一件件述诸笔端的主要因素,那么作者是如何记述的呢?现在就让 我们一同走入归有光的内心世界。

2、播放录音磁带,并注意下列字的读音:

渗漉(shân lù) 葺(qì ) 垣(yuán) 楯(shǔn) 爨(cuàn) 昶(chǎng) 妣(bǐ) 呱呱(gū g

ū)

笏(hù) 妪(yù) 扃牖(jiōng yǒu)

3、学生自读,并对照注释自己翻译,用笔标画出不懂的地方。

4、讨论:本文的结构层次。

明确:本文共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 (1~~4自然段) 围绕项脊轩的兴废,写年轻时代自己在这里 的生活,家庭的变迁以及母亲和祖母的回忆,抒发自己或喜或悲的 感情。

《项脊轩志》教案

第二部分 (5、6自然段) 补记婚后与项脊轩有关的一段生活,主要表 现作者丧妻前后的欢乐与悲痛的感情。

四、具体研习第一自然段

1、 翻译并强调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此句为判断句。

“雨泽下注”:下,方位名词用作状语,往下,向下。

“又北向”:北,方位名词用作状语。

“不能得日”:得,本义、动词,照到。

“使不上漏”:上,方位名词用作状语,从上面。

“垣墙四周”:垣墙,名词作动词,砌上垣墙。

“室使洞然”:洞然,明亮的样子。然,形容词词尾,“ 的样子”。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介词结构后置。

“小鸟时来啄食”:食,名词,食物。

“明月半墙”:明月,名词作动词,明月洒满半墙。

“人至不去”:去,离开。

2、 提问:文章开篇一个判断句,何以言“旧”呢?

明确:这一“旧”字,一开头就流露出一种怀旧的情怀。

3、 提问: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项脊轩呢?

明确:两个方面——修缮前与修缮后。

4、 提问:修缮前的项脊轩是什么样子?作者这样写有何作用?

明确:修缮前的项脊轩有三个特点:

狭小——“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破旧——“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

阴暗——“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

点出了项脊轩的特点,同时在文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作者的主观感 情,一种衰败,阴冷的凄清气氛,为后文修缮的样子作反衬。

5、 提问:面对破旧的小屋,作者做了哪些工作?

明确:作者对小屋“稍为修葺”。

6、 提问:修缮后的小屋有何特色?作者的情怀怎样?

明确:修缮后的小屋有三个特点:

明亮——“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幽雅——“借书满架”“ 桂影斑驳”

安静——“万籁有声”“庭阶寂寂”

作者陶醉其间,主人公和精神世界与小屋的客观环境融为一体,表

《项脊轩志》教案

达了作者“可喜”的情感。

7、提问:“万籁有声”是什么意思?

明确: 指自然界发出的一切声响都能听到。籁,孔穴里发出的声音,也泛 声音。

再问:是写环境幽静还是写喧嚣?

明确:写幽静。

8、提问:本段中作者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来叙述的?

明确:“喜”。

再问:作者因何而喜呢?

明确:(1)祖传老屋

(2)整旧若新

(3)环境宜人

(4)自得其乐

9、学生背诵

四、具体研习第二自然段

1、 学生翻译

2、 提问:本段在文中起怎样的作用?

明确:承上启下。用“多可喜”收束上文,又用“多可悲”开启下文。

第二课时

一、导语设计

项脊轩是作者生活学习的地方,归有光对它自然会有特殊的感情,修缮 后的小屋,一改先前的狭小、破旧、阴暗,而变得明亮、幽雅、安静;可说是

环境宜人,因此作者“多可喜”;但是就是在这座小屋,给作者带来了“可悲”之情,究竟有什么事让作者感伤不已呢?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

二、具体研习第三自然段

1、学生对照注释并翻译

2、翻译并强调

“东犬西吠”:西,方位名词用作状语,向西。

“内外多置小门”:内外,方位名词用作状语,在室内室外。

“客逾庖而宴”:宴,名词用作动词,吃饭。

《项脊轩志》教案

“鸡栖于庭”:介词结构后置。

“凡再变矣”:再,两次。

“尝居于此”:介词结构后置句。

“乳二世”:乳,动词,喂奶。

“而母立于兹”:而,通“尔”,你。

“顷之”:不一会儿。之,衬音助词,无意义。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判断句。

3、提问: 作者抓住了哪几个富于特征性的细节,写旧式大家庭的四分五裂之 状的?

明确: 写了“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这三件典型性的事情。用 不多的笔墨,便将封建大家庭的分崩离析描写的淋漓尽致。此为文章的第 层。

4、提问: 作者自幼丧母,对于母亲的回忆,只是听家中老妪的讲述,文章中的 什么地方集中描写了作者对其母的回忆?

明确: 从“家有老姬 ”到“ 语未毕,余泣,姬亦泣。”此为文章的 第二层。作者幼年丧母,有些儿时往事不甚了了,所以借老奶妈之口道 出,自然而真实。特别是写到母亲关怀儿女,叩门问寒问暖,“儿寒乎? 欲食乎?”情意缠绵,感人至深。虽仅一言半语,却纯是慈母心肠。这是 一幅多么平常、而又多么动人的生活画面啊!

5、提问:作者又是如何回忆自己的祖母的呢?

明确: 从“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到这一段末,此为文章第三层。作者 写这个细节,巧妙地写了三个动人的场面。先是叙述祖母来到轩中只写了 一句话,语气亲切而风趣,既表爱怜,又隐含着夸誉,表现了慈爱的长者 对小辈的疼爱。次写祖母关门而去,哺哺自语,话中有些许忧虑,但更多 的是相信,对孙子的功成名就充满着希望。这话没有当着孙子的面讲,更 见其期望殷切,情意真诚。接着写祖母“持一象笏至”,进一步表露了她 对小辈的期望和鼓励。平平常常的几个场面,平平常常的几句说话,平平 常常的几个个动作,就把老祖母对孙儿极其疼爱、关怀的感情,写得淋漓 尽致。足见作者摄取生活细节功力之深。这一段末一句“瞻顾遗迹,如在 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既是对回忆祖母遗事而言,也是对上一层回忆 母亲遗事而说,结构谨严,感情真挚。

6、提问: 本段最后一句,作者的感情似汹涌的潮水奔泻而出。请结合作者的生 平思考,为何祖母平平常常一句话,会使作者“长号不自禁”呢?

明确: 祖母的一句话,看似平常之语,却蕴含极其深的叮咛,随着岁月的流 逝和作者阅历的丰富,作者的体会也愈加深刻,祖母之嘱,言犹在耳,而 自己考场连连失意,对祖母的怀念愈深,愧疚之情愈烈。“瞻顾遗迹”怎 不令人“长号不自禁”呢?此处作者虽是直抒胸臆,但由于作者在结构 上 的安排,构思上的巧妙,由分家而忆母亲、再追忆到祖母,历历写来,

《项脊轩志》教案

渐渐营造出一个“悲”的氛围,直至悲不自胜,可谓水到渠成,十分自然 地和全文融为一体。

三、具体研习第三自然段

1、 学生翻译并强调

“轩东故尝为厨”:故,以前;尝,曾经。

“久之”:之,衬音助词,克实在意义,用法同“顷之”。

“轩凡四遭火”:凡,一共。

“得不焚”:被动句。

2、提问: 本段是补叙,非常简略。写了几件事?如此点染有何作用?又蕴含了 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 “以足音辨人”和“轩凡四遭火”两件事,“能以足音辨人”轻轻一 点,照应全文。既突出了小轩的寂静清幽,又同分家后的纷乱形成鲜明的 对比,使“竟日默默于此”显得非常合理;接着,又写小屋四遭火而未 焚,更表达了作者对小屋的深厚感情。

四、本节小结

本文以项脊轩为解发点,以“多可喜,亦多可悲”的感触为主线,通过对

日常生活中琐细之事的叙述,表达了对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无论是结构上的精巧布局,还是手法上的准确运用,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不事雕琢,自有风味”的朴素清淡的语言风格更令人回味无穷,是我们今后写作的典范,是值得我们认识学习,努力借鉴的。

五、布置作业

1、 背诵文章第一部分

2、 尝试概括名词用作状语的几种情况。

六、板书设计

《项脊轩志》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