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要点总结

发布时间:2024-11-0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期末考试资料总结 内容很全面 可在此基础上扩充 或者直接排版打印 供大家考试复习之用

第一章

1.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3.党的十七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做出了明确界定,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党能够在新时期开创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理论基础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继承,其时代背景是对国际形势和时代特征的科学把握,其历史根据是对国内外建设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经验的科学总结,其现实根据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最广大人民共同愿望的科学认识。

4.毛泽东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①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③社会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生产力发展,工人阶级队伍壮大。

④思想理论基础:马克思列宁主义。

5.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6.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①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

②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③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8.“三个代表”: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需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9.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0.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

①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②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③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第二章

1.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现真理。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同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完全一致的,都是实事求是。坚持实事求是,就要继续解放思想,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第三章

1.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2.1948年,毛泽东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的表述了总路线的内容,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3.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

4.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5.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比有其新的内容和特点,集中表现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处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革命的领导力量是中国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

6.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是: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期末考试资料总结 内容很全面 可在此基础上扩充 或者直接排版打印 供大家考试复习之用

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7.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必须处理好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

8.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先后经过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等几个时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9.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第四章

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2.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4.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①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②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③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5.国家资本主义有初级形式和高级形式之分。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国家对私营工商业实行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等,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公私合营,包括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6.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①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行。

②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③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7.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第五章

1.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992.邓小平.南巡讲话)

2.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①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概括为社会主义的本质。

②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突出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目标。

第六章

1.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的阶段。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

①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②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4.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做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写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期末考试资料总结 内容很全面 可在此基础上扩充 或者直接排版打印 供大家考试复习之用

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共处的局面。

第七章

1.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

①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

②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

③提出了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

④在阐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状况和性质的基础上,记忆不分析了中国的社会矛盾。

2.“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即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

3.遵循改革开放以来党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方面积累起来的经验和主要原则。

①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②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③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4.在开放条件下政府宏观调控的策略

①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的效益。

②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

③切实维护国家安全。

第八章

1.党的十四大明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①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②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③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是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3.党的十五大灾深刻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所有制结构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既包括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公有制经济,也包括不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非公有制经济。把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到基本经济制度之中,是因为他们同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一样,也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因此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内容,而不是因为他们也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

5.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有制资产在社会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6.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上。

7.股份制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它不等于公有制,也不等于私有制,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里。

8.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必须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社会主义之所以必须实行按劳分配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前者是实行按劳分配的所有制基础。后者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9.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多种不同的分配形式,就其内容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①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②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

③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

10.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承认和允许人们在收入方面存在差别,并且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差距的扩大,有其客观必然性。

①因为劳动者的个人禀赋和家庭负担的不同,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必然产生收入和富裕程度的不同。

②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分配方式,拥有不同生产要素的不同社会成员也必然会产生收入的差距和富裕程度的不同。

③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价值规律和竞争的作用下优胜劣汰,是具有不同竞争能力的人在富裕程度上必然出现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期末考试资料总结 内容很全面 可在此基础上扩充 或者直接排版打印 供大家考试复习之用

差距。

④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以及不同经济领域和部门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差别,也必然引起收入的差别和富裕程度的不同。

11.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商业保险与慈善事业等制度。

12.现有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有: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13.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科技人才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

14.当今和今后一个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做到“两个坚持”和“三个转变”,即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有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15.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需求,即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16.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这是我国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基本目标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

17.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①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 ②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第九章

1.民主是国体和政体的统一。

2.我国现阶段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这主要表现在:第一,性质相同。都是以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国家政权;都是绝大多数人享有民主权利而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的新型民主、新型专政的国家政权。第二,作用、职能相同。都承担着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扩大人民民主,镇压敌对势力反抗,包围和巩固革命成果,领导和组织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职能。第三,历史使命相同。都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逐步消灭一切阶级差别和社会不平等,为未来过渡到共产主义创造条件。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

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5.目前,中国已经建立了以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自治体系。

6.深刻理解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

①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也就是当领导人民实行依法治国。

②依法治国的客体是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

③依法治国所依之法,最重要的是宪法和法律。

7.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基本要求,即“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有法可依是前提,有法必依是核心,执法必严是关键,违法必究是保障。

8.民主、自由、人权,核心是民主。公民权利的实现和发展,都要通过国家政权,依赖国家政权。只有人民掌握政权,巩固和发展政权,人民才会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民主、自由和权利。

第十章

1.为什么要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2.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树立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培养和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3.文化建设的内容

①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②发展教育和科学。

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期末考试资料总结 内容很全面 可在此基础上扩充 或者直接排版打印 供大家考试复习之用

第十一章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2.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①要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

②要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通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

③要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

3.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①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②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③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④必须坚持民主政治。

⑤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⑥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4.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①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②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占了,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③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④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⑤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⑥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第十二章

1.台湾问题实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

2.1985年3月,六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正式把“一国两制”确定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其基本内容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4.新世纪新阶段的对台方针政策

①恪守一个中国,增进政治互信。

②推进经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③弘扬中国文化,加强精神纽带。

④加强人员往来,扩大各界交流。

⑤维护国家主权,协商涉外事务。

⑥结束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

第十三章

1.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判断

①世界大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可以避免,我们有可能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

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是东西方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矛盾全局的集中体现。

③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则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④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并不意味着这两个问题已经解决。要清醒地看到,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着两大问题一个都没有得到解决,还需要各国人民长期不懈地共同努力。

第十四章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

①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

②新的社会阶层(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③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④巩固和加强各族人民的团结合作。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队伍变化的特点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期末考试资料总结 内容很全面 可在此基础上扩充 或者直接排版打印 供大家考试复习之用

①队伍迅速壮大。

②内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③岗位流动加快。

3.党的领导问题是统一战线中的核心问题。

4.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第十五章

1.判断一个政党是什么性质的党,主要看它的理论和纲领究竟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和纲领是代表工人阶级利益的,也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

2.当前改善党的领导,应着力解决以下问题

①要正确处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

②要改革、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

③要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这两大历史性课题。

3.从生死存亡的高度认识党群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①为了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

②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能否长期执政的关键所在。

③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中国共产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要点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