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策略规划
时间:2025-07-14
时间:2025-07-14
目录
1. 引言
2. 简介
3.建议策略
4.活动大纲
5.建议活动/范例
6.参考资料及网址
引言
本辅导教材为教师提供一些可行的策略,教导未能掌握个人自理及社交技巧的小一学生,使他们在某程度上能独立和自律,与其他同学和平相处。
辅导教材设计以活动为主,教师及家长可透过活动,对未能掌握个人自理及社交技巧的小一学生进行辅导,使他们能融入学校的大家庭。但如学生缺乏个人自理及社交技巧是基於其他原因,如自闭、过度活跃或智力问题等,则教师在使用这些教材时,须同时处理有关问题。
简介
本辅导策略指引的目的,是为未能掌握「小一学生学习情况量表」第五项「个人自理及社交」的学生,建议一些活动和工序,帮助教师及早作出切合学生需要的辅导。
一般来说,小一学生初踏足陌生的学校环境,又没有亲友在旁,适应上总会有些问题。从经验所得,我们发觉小一学生普遍在自理能力、独立能力、专注性、自律性、与人相处等方面较常出现困难,因此,我们选取了这五个项目,制作辅导建议/范例,供教师参考及使用。
建议策略
从幼稚园升上小一,学生其实面对很大的转变。小学的科目与幼稚园的科目截然不同。学生要认识各科目及各类书簿,又要熟习新的时间表。如何将物品整理与分类,对一些小朋友来说,也是困难的差事。此外,师生的比例、师长对学生的要求与期望,亦与前不同。若师长以为学生都必然做到一些简单的事情,到头来可能发觉学生把事情弄得一团糟。举例说,学生欠带或遗失个人物品、不懂得照顾个人衞生、上课欠专注、秩序欠佳或未能融入小组活动等情况,都可能会出现。当然,学生做不到教师的要求,可能是由於缺乏适当的技巧,也可能基於其他原因,如家庭问题或心理因素等。在这里,我们主要针对前者作出建议。要改善学生的表现,除了教师给学生适当的训练外,家长的配合也很重要。因此,以下向教师提供训练学生的方法,家长亦可参考。
由於每个学生的情况不尽相同,每所学校亦各有特色,故所提供的方法只供参考。学生完成建议的活动後,不一定就能改善或完全掌握有关技巧。教师必须因应学生的不同特质与需要作出调校,以达到最佳效果。假如教师透过不同的活动训练学生,最後仍未见成效,便应考虑邀请专业人士(如学生辅导主任/老师/人员、社工、心理学家或有关的治疗师)介入,使学生得到合适的辅导或治疗,从而愉快地融入学校生活。
活动大纲
本教材主要为集体进行之活动,惟教师亦可因应学生的情况,为他们订立个别的计划或教材,以个别训练形式进行,使之更切合学生需要。例如活动三可根据个别学生所缺乏的技巧来设计学习的步骤;活动六可为学生拟定不同之行为目标,请小老师依目标作出协助;活动七可就学生的困难编写有关的社交故事作训练。
建议活动/范例
活动一﹕科目及时间表的认识
1. 目的
a.使学生熟习小学各科的名称
b.让学生认识时间表中的各代号是代表甚麽科目
c.训练学生分辨不同科目的书簿
2. 教材教具
时间表(放大)、各科名称之卡片、各科的书簿/习作/补充练习封面之缩印图片。
3. 活动内容
a.教师可利用各科名称的卡片向学生介绍校内的科目(如中
文科可能包括语文、作文和默书等),然後透过提问巩固学生对科目名称的认识。为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可以分小组计分形式进行。如分组提问,可将卡片正面朝下,让学生自行抽取作答。
b.当学生已熟习各科名称後,教师可用放大的时间表及科
目名称的卡片,介绍各科在时间表中的代号,继而透过配对活动,教学生认识时间表中的代号是代表甚麽科目。
c.取出各科书本/习作/补充,教学生记认所属科目的方
法,如提示哪些是主要字眼;对於能力稍逊的学生,可建议其在自己书籍之上方贴上标贴,以识别所属科目,方便在家时能自行根据时间表执拾书本。
d.为巩固学生对各科书簿的认识,可将学生分为不同科目
名称的组别,教师轮流展示书本/习作的缩印封面,当学
生看到自己所属科目的图片被展示,须立刻站立,限时内能正确起立者可得分。活动进行期间,教师可将学生调入不同组别,以增加难度及让学生熟习不同的科目。
4. 附注
a.教师可鼓励家长在家给学生检查书包及执拾书包的训
练,同时协助学生将书本分类存放。
b.对於某些科目如美劳科,上课所需的用品可能较繁复及
零碎,教师可考虑编制一份清单贴於手册内,方便家长预备(见附录一)。
活动二﹕时间表的运用
1. 目的
a.使学生更熟习小学各科的名称
b.训练学生能够依时间表取出相应的书簿
2. 教材教具
放大的时间表、各科的书簿/习作/补充练习封面之缩印图片
3. 活动内容
为巩固学生对各科书簿的认识及懂得如何根据时间表执拾课本,教师可以用时间表及各书本/习作的缩印版本进行下列比赛﹕
上一篇:建筑施工现场钢管扣件安全管理规定
下一篇:焊装夹具毕业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