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策略规划
发布时间:2020-08-29
发布时间:2020-08-29
目录
1. 引言
2. 简介
3.建议策略
4.活动大纲
5.建议活动/范例
6.参考资料及网址
引言
本辅导教材为教师提供一些可行的策略,教导未能掌握个人自理及社交技巧的小一学生,使他们在某程度上能独立和自律,与其他同学和平相处。
辅导教材设计以活动为主,教师及家长可透过活动,对未能掌握个人自理及社交技巧的小一学生进行辅导,使他们能融入学校的大家庭。但如学生缺乏个人自理及社交技巧是基於其他原因,如自闭、过度活跃或智力问题等,则教师在使用这些教材时,须同时处理有关问题。
简介
本辅导策略指引的目的,是为未能掌握「小一学生学习情况量表」第五项「个人自理及社交」的学生,建议一些活动和工序,帮助教师及早作出切合学生需要的辅导。
一般来说,小一学生初踏足陌生的学校环境,又没有亲友在旁,适应上总会有些问题。从经验所得,我们发觉小一学生普遍在自理能力、独立能力、专注性、自律性、与人相处等方面较常出现困难,因此,我们选取了这五个项目,制作辅导建议/范例,供教师参考及使用。
建议策略
从幼稚园升上小一,学生其实面对很大的转变。小学的科目与幼稚园的科目截然不同。学生要认识各科目及各类书簿,又要熟习新的时间表。如何将物品整理与分类,对一些小朋友来说,也是困难的差事。此外,师生的比例、师长对学生的要求与期望,亦与前不同。若师长以为学生都必然做到一些简单的事情,到头来可能发觉学生把事情弄得一团糟。举例说,学生欠带或遗失个人物品、不懂得照顾个人衞生、上课欠专注、秩序欠佳或未能融入小组活动等情况,都可能会出现。当然,学生做不到教师的要求,可能是由於缺乏适当的技巧,也可能基於其他原因,如家庭问题或心理因素等。在这里,我们主要针对前者作出建议。要改善学生的表现,除了教师给学生适当的训练外,家长的配合也很重要。因此,以下向教师提供训练学生的方法,家长亦可参考。
由於每个学生的情况不尽相同,每所学校亦各有特色,故所提供的方法只供参考。学生完成建议的活动後,不一定就能改善或完全掌握有关技巧。教师必须因应学生的不同特质与需要作出调校,以达到最佳效果。假如教师透过不同的活动训练学生,最後仍未见成效,便应考虑邀请专业人士(如学生辅导主任/老师/人员、社工、心理学家或有关的治疗师)介入,使学生得到合适的辅导或治疗,从而愉快地融入学校生活。
活动大纲
本教材主要为集体进行之活动,惟教师亦可因应学生的情况,为他们订立个别的计划或教材,以个别训练形式进行,使之更切合学生需要。例如活动三可根据个别学生所缺乏的技巧来设计学习的步骤;活动六可为学生拟定不同之行为目标,请小老师依目标作出协助;活动七可就学生的困难编写有关的社交故事作训练。
建议活动/范例
活动一﹕科目及时间表的认识
1. 目的
a.使学生熟习小学各科的名称
b.让学生认识时间表中的各代号是代表甚麽科目
c.训练学生分辨不同科目的书簿
2. 教材教具
时间表(放大)、各科名称之卡片、各科的书簿/习作/补充练习封面之缩印图片。
3. 活动内容
a.教师可利用各科名称的卡片向学生介绍校内的科目(如中
文科可能包括语文、作文和默书等),然後透过提问巩固学生对科目名称的认识。为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可以分小组计分形式进行。如分组提问,可将卡片正面朝下,让学生自行抽取作答。
b.当学生已熟习各科名称後,教师可用放大的时间表及科
目名称的卡片,介绍各科在时间表中的代号,继而透过配对活动,教学生认识时间表中的代号是代表甚麽科目。
c.取出各科书本/习作/补充,教学生记认所属科目的方
法,如提示哪些是主要字眼;对於能力稍逊的学生,可建议其在自己书籍之上方贴上标贴,以识别所属科目,方便在家时能自行根据时间表执拾书本。
d.为巩固学生对各科书簿的认识,可将学生分为不同科目
名称的组别,教师轮流展示书本/习作的缩印封面,当学
生看到自己所属科目的图片被展示,须立刻站立,限时内能正确起立者可得分。活动进行期间,教师可将学生调入不同组别,以增加难度及让学生熟习不同的科目。
4. 附注
a.教师可鼓励家长在家给学生检查书包及执拾书包的训
练,同时协助学生将书本分类存放。
b.对於某些科目如美劳科,上课所需的用品可能较繁复及
零碎,教师可考虑编制一份清单贴於手册内,方便家长预备(见附录一)。
活动二﹕时间表的运用
1. 目的
a.使学生更熟习小学各科的名称
b.训练学生能够依时间表取出相应的书簿
2. 教材教具
放大的时间表、各科的书簿/习作/补充练习封面之缩印图片
3. 活动内容
为巩固学生对各科书簿的认识及懂得如何根据时间表执拾课本,教师可以用时间表及各书本/习作的缩印版本进行下列比赛﹕
a.由教师说出科目名称,让学生斗快将所有有关的缩印图
片贴於黑板上。
b.当学生熟习那些书本属於那一科後,教师可指定要学生
斗快找出某一堂需要的书簿的图片。
c.经多次练习後,教师可将指示改为找出某一天上课所需
的书簿。
4. 附注
a.当学生已掌握了基本的技巧时,教师可透过奖励计划鼓
励学生做到带齐所需品的良好行为。对於一些已做到的学生来说,奖励可以代表对其良好表现的一种肯定,有助巩固其良好行为;对於未做到的学生,奖励可以作为一种推动力,助其继续努力,达到目标。
b.部分学生可能不懂整理书籍文具,教师可教其以橡皮
圈、胶袋或文件套等辅助,有需要时可鼓励家长为学生在物品上写上姓名,或教学生自行使用印章或标贴等。
c.有些学生动作较慢,可预多些时间让其执拾。
d.对一些不懂善用桌面的学生,可尽量提醒他将不需要的
物品暂放在抽屉或书包内,在有需要时才取出。
e.对於依赖性强及懒散的学生,可用过度矫正法注一,培养
自动自觉执拾个人物品的习惯。
注一﹕
过度矫正法是由F o x x&Az r in於1972所创。过度矫正法可细分为补偿性过度矫正及积极训练性过度矫正。前者是当小孩一出现问题行为时给与讨厌的工作;後者则是当小孩出现行为问题时,给与积极练习与行为问题相关连的反应动作。根据吴武典主编之『管教孩子的16高招』,运用过度矫正法有以下原则:
-针对违规行为实施矫正-在使用过度矫正时,我们要注意犯错的类型而正确地使用过度矫正法;否则矫正就和处罚没什麽两样了。
-若问题行为是故意的、常犯的、严重的或很烦人的,最好使用过度矫正法。
-自我矫正和惩罚不同,使用者不可生气、或用大声指责的口气,而是用冷静温和的语气说话。
例子一﹕
曼华是个四年级的学生,她经常因为无法按时缴交作业以致成绩低落。在她连续两个月一直没有改善迟交作业的情形下,老师告诉她,如果她再不按时完成家课,那麽下课时她就必须留在教室里补做家课,必要时还要在放学後多留十五分钟来做功课。另外她还必须多做一单元的额外功课,老师所用的就是过度矫正法。
例子二﹕
冬冬常将东西乱放,完全漠视大人的提醒、警告和惩罚,家长最後决定用过度矫正法;他们告诉冬冬,以後只要发现他又乱丢东西,或家中有任何东西位置不对,那麽,不管他当时正在做甚麽,也得停下,先将乱丢的东西放回原处,然後才可以继续他现有的工作。冬冬的家长与他详细说明新规定并作了示范,直至冬冬明白为止。之後连续两天冬冬也有好表现。在第三天,冬冬为了赶着看电视节目,忘了把房门关好,衣服也散了一地,妈妈立即把电视关掉,然後要他关好门及将东西收拾好,接着更要清理烟灰缸和整理沙发;妈妈这回没有用骂也没有用威胁警告的口气对他。但因冬冬动作太慢,到他把各东西收拾好时,他喜爱的电视节目已差不多播放完毕,最後冬冬只能看到五分钟的电视。第四天,他又忘了关门,不过这次他可以在妈妈发觉前赶快把它关好,此後冬冬就很少要别人提醒他要做的事情。
上一篇:建筑施工现场钢管扣件安全管理规定
下一篇:焊装夹具毕业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