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情监测预警信息系统(4)
时间:2025-07-12
时间:2025-07-12
京津冀地震预警一体化
每日新报记者李海燕 任悦 前不久,尼泊尔发生强烈地震,造成重大损失。地震,这个让人们谈而生畏的名词,再次引发社会关注。居安思危,提高防震减灾意识,是需要全民参与的社会事务。2015年,天津在防震减灾工作中将有哪些新的举措和突破?新报记者专访了天津市地震局局长、党组书记李振海。
监测台站守在防震减灾前沿
李振海告诉记者,天津在防震减灾工作中已取得了良好成绩,在地震监测工作上成绩突出。目前,天津已建成31个陆地台、2个海域台、120个强震台、15个前兆台和12个卫星基准站组成的立体化地震监测台网。2014年,地震观测数据连续率达98%以上,在年度全国评比中创下了14项前三名的历史最好成绩。天津加强“首都圈”“环渤海”区域地震联防协作,核实各类前兆异常17项,创新研发GNSS高精度数据、地脉动等地震预测新方法。
推动京津冀地震预警一体化
2015年,天津重点围绕地震预警、震情跟踪、断层探查、群测群防、法规建设、应急准备、科普宣传等方面,谋划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要将防震减灾纳入区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实现防震减灾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启动开展京津冀防震减灾协同发展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发挥天津地震预警示范作用,推动三地地震预警、强震风险源探测、城乡地震安全、应急协同、科技创新一体化建设。 预警系统示范项目年内建成
今年,天津要强化地震台网建设和运行维护,确保仪器设备正常运转。颁布地震监测设施布局规划,做好地震观测环境保护。要加快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系统示范项目建设,确保年内建成投入试运行。制定地震预警管理制度,建立发布标准。严格落实“宏观异常零报告”制度。要完善水文、地震、气象等多学科的观测资料共享机制,深入开展地震预报理论与方法研究。
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北京燕禹水务科技有限公司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特点是:方案完整、技术先进、应用成熟。
(1)方案完整
燕禹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包括了水雨情监测系统(包括水雨情信息接收处理及系统监控软件)、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包括计算机网络和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软件)、预警(发布)系统技(包括预警信息发布平台软件、灾情预警广播站),以及山洪灾害群测群防技术方案等。
(2)技术先进
燕禹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完全符合水利部全国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技术要求和行业相关技术规范。方案中构成主体的软硬件产品均为燕禹水务自行研制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包括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实用新型专利证书、软件产品登记证书),如遥测终端及内置测控软件、水雨情数据接收和处理软件、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软件、预警报警监控终端及内置测控软件等。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可通过相关配置满足各地的建设特点。
(3)应用成熟
通过互联互通的数据交换和共享,提高整个监测预警系统的效率,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保障和服务。
由于北斗卫星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内提供全天候的定位、导航、授时、短报文通信等服务,具有高精度、可靠性好、使用价格低于国外卫星系统等有点,这些特点都决定了卫星技术在水利信息化技术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