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7郭沫若诗两首(2)
时间:2025-07-11
时间:2025-07-11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7郭沫若诗两首
情景又是怎样的? 讨论并归纳:可自抒己
5.探究质疑:请想象牛郎织女在天街闲游的情景,请想象他们提着灯笼在走的情景。讨论并归纳:可各抒己见。
6.探究质疑:这首诗是怎样逐步展开想象的?讨论并归纳:逐步展开想象的过程是:街灯?天上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的物品?牛郎织女的自由
7.探究质疑:诗中所描写的牛郎织女的生活与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的结局有什么不同。请一位同学讲讲你所知道的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并请说说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讨论并归纳:牛郎织女的故事(略)
传说故事中的牛郎织女到天上以后是不幸福的,他们被阻隔在天河两岸,一年只能在鹊桥上相会一次,但在诗中,天河变得“浅浅的”,不甚宽广,它不再妨碍情侣们自由往来。因而牛郎织女可以骑着牛儿来往,可以提着灯笼逛街。这种美好幸福的天街,是诗人对理想世界的描绘。表达了诗人摆脱封建束缚、追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的思想感情。
8.探究质疑:诗的后3节中连用了四个“定然”和一个“定”字说明了什么?讨论并归纳:“定然”“定”都表示肯定的语气。所描绘的事物明明都是出自于想象的,作者却以斩钉截铁的语气加以肯定,这表明了作者坚信这样的理想世界是存在的,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了信心,使我们读后也同样受到鼓舞和感染。
五、小结《天上的街市》是一首较能代表郭沫若早期诗歌浪漫主义创作风格的诗作,全诗借助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并通过对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的再创造,描绘了一幅自由、幸福的生活图景,含蓄曲折地表达了诗人摆脱封建束缚,追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的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
一、预习
1.朗读课文《静夜》
2.思考课后研讨与练习。
二、导入
古代有一首诗跟我们今天所要学的诗的题目相近,叫做《静夜思》作者是李白。在静静的夜晚,在皎洁的月光下,作者思的是什么?是故乡和亲人。那么郭沫若的《静夜》又表达了怎样的情怀
1.朗读这首诗。要求分清节奏,念准重音,读出感情。朗读时要把握好美好、恬静、自在、清新而略带一丝忧郁的感情基调,朗读时节奏不宜强,声音不宜大,速度不宜快,要做到轻松、柔和、舒缓
2.探究质疑:第1段写的实景还是虚景?写出景物的什么特征?讨论并归纳:是实景。透过诗,读者仿佛看到诗人在夜深人静之时,独自踱出屋外,眼前是淡淡的月光笼罩下松林,何等的幽清。作者由月光向天上望去,白云团团,漏出了几点星星,何等的静谧。
3.探究质疑:作者由什么联想到“天河”?这是什么联想讨论并归纳:由星星联想到天河,这是接近联想。
4.探究质疑:作者为什么会联想到天河?
讨论并归纳:因为此时的郭沫若在异国他乡的日本。诗人望着远方模糊的海雾,这海不就是天河吗?它隔断了牛郎织女的往来,隔断了诗人的祖国和亲人,但隔不住思乡、思亲人,思念祖国之情。
5.探究质疑:鲛人是指谁?它为什么流泪
上一篇:申报优秀教师事迹材料
下一篇:COMBO51原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