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高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重庆卷)(5)

时间:2025-04-22

品行感应的结果。

考点:文言文的翻译能力

解析:(l)得分点“故”为“原来” “ 谢”为“推辞”,各1分,语句通顺2分。

(2)得分点“发”为“打开”,“ 置”为“丢弃”,“ 以”为“认为”“ 至行”为“崇高品行”, 各1分,语句通顺2分。

12.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8分)

[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吴西逸①

春花闻杜鹃, 秋月看归雁。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留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②。

茅苫三间厦③,秧肥数顷田。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钞几联清新杜甫篇。

[注]①吴西逸:生平不详,曾当过小官,终看破红尘归隐。此曲为归隐前后所作。②趱:赶快。③苫:用草覆盖。

(1)从归隐角度看,这首元散曲写了几个层次?请简要分析。

答:

答案:(4分)写了两个层次。前四句为第一层次,主要写向往归隐的理由。由春花秋月引起先阴如箭之叹,由鸟啼雁归生出人情淡薄之慨。

后几句为第二层次,主要写向往中的隐居生活。其中又分为两层,“留下”句至“秧肥”句为第一层,写归隐后的物质生活:“床边”之后的几句为第二层,写归隐后的精神生活

考点:诗歌内容的鉴赏

解析:考查考生读诗的能力和概括能力,要鉴赏诗歌,读懂诗歌是最基本的,也是目前考生鉴赏诗歌的瓶颈。前四句写景,抒发时光飞逝的情感;后四句写事,抒发悠闲的田园生活。

(2)这首元散曲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试作赏析。

答:

答案:(4分)①对偶,如“秋月”句对“春花”句等;②比喻,如将“人情”比作“云”,“风景”比为“箭”等;③夸张,将“风景”比为“箭”的同时又兼用了夸张的方法。

考点: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

解析:诗歌的表达技巧一直是诗歌鉴赏的重点,答题格式一般为:指出表达技巧,在诗歌中找到具体诗句,加以阐释,再说表达技巧的效果。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仲足以事父母,_______________;乐岁终身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民之从之也轻。(《盂子?梁惠王上》)

造化钟神秀,______________。荡胸生曾云,_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

(2)复行数十步,___________。土地平旷,屋舍伊然,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大江东去,浪淘尽,_____________________。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____________,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____________________。(苏武《念奴娇?赤壁怀古》)

答案:(1)俯足以畜妻子 凶年免于死亡 然后驱而之善

阴阳割昏晓 决毗入归鸟

(2)豁然开朗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于古风流人物 惊涛拍岸 一时多少豪杰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问题。

我爱水 张秀亚

我爱水。多少年来,生活的戏剧虽几易市景,但我总喜欢滨水而居,为了在梦中可以听到那清淡的柔声,明晨启扉,更可见到那一片照眼的清光。一湾澄明的流水,静静地向前滑流着,滑流着,把我的思念与忧虑都带走了,最后只将我留在岸边,悄然独立,盈耳只有那净琼微响,向我诉说一个无终结的故事。

2007年高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重庆卷)(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