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学年高一政治 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4)

时间:2025-07-09

合作探究

(4)、三者之间的关系: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十二)理解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1、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各民族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这又决定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必须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2、民族平等

(1)内涵:我国各族人民都是国家的主人,都依法平等地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依法平等地履行应尽的义务。 (2)为什么?

①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②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上的区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 ③各民族人民都对祖国的文明做出了贡献,都是国家的主人。

④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 3、民族团结

(1)含义: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友好往来、互相合作、共同奋斗,谁也离不开谁的大团结。 (2)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①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②是社会稳定的前提; ③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

④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⑤坚持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繁荣的前提条件; 4、各民族共同繁荣,为什么?

①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前提下,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这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②各民族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5、三原则之间的关系: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三项原则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又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十三)理解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其优越性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2、民族自治地方和自治机关

(1)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 (2)民族自治地方的双重地位

①民族自治地方是国家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 ②民族自治地方是国家统一领导下享有自治权的地方。

(3)自治机关:指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在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享有和行使自治权。

3、民族区域自治机关的自治权

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注意:自治权不等于主权,它要在维护主权下行使;

自治权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并不是完全自治。 自治权与特别行政区的高度自治权不同 4、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必然性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

2013学年高一政治 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