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的数量特征》导学案
时间:2025-07-11
时间:2025-07-11
种群数量特征 导学案
必修三第四章第1节《种群的数量特征》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阅读教材,说出种群的基本特征,画出各特征间的相互联系并说明原因。
2、阅读教材,说出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的原理及注意事项。
(二)、学习过程
知识点一:
一、种群的概念
1、 种群是指二、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种群密度植物:____________
调查方法:取样调查法
动物:____________
1.阅读P60样方法概念及P61探究,回答以下问题
(1)根据样方法概念,思考样方的多少对调查结果有什么影响?
(2)不同植物在调查种群密度时,确定的样方大小一样吗?
(3)常用的取样方法有哪些?取样的关键是什么?
(4)样方法计数时,对于边线上的个体,你会如何处理?以下图为例
(5)样方法适用调查哪些类型的生物?
(6)计算种群密度时是随便取一个样方的数目还是各样方的平均值?
2.阅读P62标志重捕法概念及与数学的联系,回答
(1)讨论:该方法在对调查生物做标记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2)标志重捕法适用调查哪些类型的生物?
(3)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
(4)在1公顷农田中,第一次捕捉并标记小鼠40只,经过一段时间后重捕35只,其中有15只有标记,请估算该地区小鼠的种群密度
标志重捕法的注意问题:
① 标志物和标志方法对动物的寿命和行为不会产生伤害;
② 标志物不能醒目,不能影响被标志动物正常的生活;
③ 标志符号必须能够维持一定的时间,在调查期内不能脱落;
④ 在调查期内应该没有太多个体出生与死亡,同时也没有太多个体的迁入与迁出。
种群数量特征 导学案
知识点二:
三、种群的数量特征
1、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最基本的特征是
2、出生率和死亡率将直接决定种群密度,即:若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_________;若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____________;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_________。
3、迁入率和迁出率也将直接决定种群密度,即:若迁入率>迁出率,种群密度_________;若迁入率<迁出率,种群密度____________;迁入率=迁出率,种群密度_________
4、种群的年龄组成
型
意义:可以预测种群 变化的趋势
5、不合理的性别比例会导致
性引诱剂诱杀某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了 →降低害虫
思考并讨论下列问题
1、为什么东北虎和大熊猫被列为我国的一级保护动物后数量仍然不能迅速增长?
2、为什么有些动物如蝗虫等尽管人们采取各种防除措施,却仍然数量繁多?
3、我国为什么把计划生育列为一项基本国策?
(三)、随堂练习:
知识点一:
1.下列生物中属于种群的是( )
A.一个校园里生长着的各种各样高大的树
B.生活在一片森林中的全部雄鸟和雌鸟
C.一块菜地上生长着的大白菜、大蒜
D.生活在青海湖鸟岛保护区内不同年龄的棕头鸥
2.调查木本植物种群密度时,真正具有代表性的样本不一定需要( )
A随机取样 B。样方面积为1m2
C样方数量足够大 D调查期无大量砍伐
知识点二:
1.下图中的图甲、图乙为某种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如不考虑其它因素,种群甲和种群乙未来数量的发展趋势是( )
A.衰退型和增长型 B.增长型和衰退型 C.稳定型和衰退型 D.稳定型和增长型
种群数量特征 导学案
2.
完成下列关系图(种群各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
(四)、本节内容综合检测:
1、下列不属于种群的是( )
A.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鲤鱼 B.一片森林中的全部山毛榉
C.一块棉田中的全部蚜虫 D.一片草原上的全部生物
2、下面关于种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种群内的个体之间可相互交配繁殖
B.种群内的个体成员是不断变化的
C.种群内的个体之间会发生非常激烈的种内斗争
D.在一个稳定型的种群内,个体成员不发生变化
3、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为“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这种措施直接调节( )
A.种群密度 B.年龄组成 C.性别比例 D.出生率
4、影响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因素是( )
①年龄组成 ②性别比例 ③出生率和死亡率 ④迁入和迁出的个体数量
A.②③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5、某种群中年轻的个体非常多,年老的个体很少,这样的种群密度会( )
A.越来越大 B.相对稳定 C.越来越小 D.绝对不变
6、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未来动态的信息主要来自于( )
A.现有人口数量和密度 B.不同年龄组成的比例
C.男女之间的性别比例 D.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
7、农业生产上常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使之不能与雌虫个体交尾,致使害虫的种群密度( )
下一篇:函-第十一章外用膏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