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805综合考试[语言1]之古代汉语考研仿真模拟题
时间:2025-04-02
时间:2025-04-02
目录
2017年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805综合考试[语言1]之古代汉语考研仿真模拟题(一) ............ 2 2017年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805综合考试[语言1]之古代汉语考研仿真模拟题(二) ............ 7 2017年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805综合考试[语言1]之古代汉语考研仿真模拟题(三) .......... 11 2017年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805综合考试[语言1]之古代汉语考研仿真模拟题(四) .......... 15 2017年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805综合考试[语言1]之古代汉语考研仿真模拟题(五) .......... 19
2017年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805综合考试[语言1]之古代汉语考研仿真模拟题(一)
说明:①本资料为VIP学员内部使用,严格按照2017考研最新题型及历年试题难度出题。
——————————————————————————————————————————
一、名词解释
1. 古無輕唇音和古無舌上音
【答案】古无轻唇音和古无舌上音是清代历史学家、汉语学家钱大昕提出的第一条汉语声母演变规律,其具体内涵是:
(1)古无轻唇音
“古无轻唇音”,是指上古时期的唇音声母只有“帮”组“重唇音”声母,没有“非”组“轻唇音”声母,就是只有双唇音声母“帮(p]”、“滂(p‘]”、“并”、“明(m]”,没有唇齿音声母“非(pf]”、“敷(pf‘]”、“奉(v]”、“微(w]”。唇齿音声母是从双唇音声母演变出来的。例如“辈”读双唇音,说明上面的声旁“非”在古代读双唇音。
(2)古无舌上音
“古无舌上音”,是指在上古声母系统中上只有“端(t]",“透(t‘]”、“定(d]",“泥(n]”这组舌头音声母,没有“知”、“彻”、“澄”、“娘”这组舌上音声母。舌上音声母是后来从舌头音“端(t]”、“透(t‘]”、“定(d]”、“泥(n]”这组声母中分化出来的。
2. 章句
【答案】章句是串讲句子意思和分析篇章大意的一种体式。它是离章辨句的省称,是分析古书章节句读的意思。作为一种注释,章句不像传注类注释那样以解释词义为主,而着重于逐句逐章串讲、分析大意。汉代一些儒者治学,从辨析章句入手,故章句体兴于汉。章句体虽不以解释词义为主,但它在对句意的串讲、分析中,往往包含了对原文词义的解释,这样可使读者从总体和义理上去加深对古书的理解。
3. 拗救
【答案】拗救是我国古代诗歌中为解决不合格律问题的一种方法。中国的古代的近体诗诗律,但注中平仄都有严格要求。前面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后面应补上一个平声,也称“救平”意补救的字不能在句末。凡经过拗救的句子,就算合律。
律诗的拗救主要分为三种类型:①仄平脚句型的孤平自救,即五言的“平平仄仄平”可以改为,七言的“仄仄平平仄仄平”可以改为“仄仄仄平平仄平”;②仄仄脚句型的相邻“仄平平仄平”
,七言的“仄仄平平平仄仄”可以改为“仄拗救,即五言的“平平平仄仄”可以改为“平平仄平仄”
,可以改仄平平仄平仄”;③平仄脚句型的对句拗救,即五言的双句:“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七言的双句:“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可以改为“平为“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4. 古白话
【答案】古白话是唐宋以后在北方话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书面语。如唐代的变文,敦煌通俗文学作品,宋人话本,金元戏曲,明清小说等都是古白话的代表。古白话虽说是白话文,但不同于我们今天所说的白话文,一般都是以口头语为基础而夹杂一些文言成分。即使是口语,由于区域性和时代性的差异,今天读起来也不那么容易,因此称之为“古白话”。
5. 《词诠》
【答案】《词诠》是近人杨树达著的一部虚词词典。按语法词类来分析各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包括虚词的通常用法及特殊用法。体例是每解一个虚词,先注音,次辩明其词类,再说明其意义和用法,然后列举书证。结合词类具体指明古汉语中虚词的语法作用,是虚词研究的发展。本书共收字五百以上。通俗易懂。本书是按注音字母音序编排的,并附有《部首目录》。
6. 喻三歸匣
【答案】喻三归匣是古代音韵学的一种描写声母变化的术语,是以曾运乾以中古音韵推演上古音韵得出的规律。宋代提出了“见溪群疑,帮滂并明,非敷奉微,端透定泥、知澈澄娘,影晓匣瑜,精清从心邪,照穿床审禅,来日”这三十六声母,反映的是唐宋时期汉语声母系统的情况。与之相较,上古声母系统中声母共有三十二个,有的要合并,有的要分出一些。而其中,唐宋以后的喻母在上古分为两类,一类与匣母相同,一类接近定母。前一类即所谓“喻三归匣”。
二、解释加点或划线词
7. 居有倾倚柱彈其劍歌曰長俠歸来乎食無魚
【答案】来: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
8. 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答案】方:义方,道义。
9. 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日:“……” .
【答案】趋:快步走。
10.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答案】(1)疾,痛恨。
(2)翻译:君子厌恶那种态度:想 …… 此处隐藏:9762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