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三首——咏怀古迹

时间:2025-07-15

课堂实用。

课堂实用。

学习目标1.背诵全诗。 2.把握王昭君的形象。体会作者的情 感。 3.理解作者借古抒怀的心情,学会鉴 赏咏史诗的一般技巧及方法。

课堂实用。

《咏怀古迹》共五首,各 咏一古迹,依次是庾信故宅、 宋玉故宅、昭君村、先主庙、 武侯祠,都是借古迹抒发诗 人的身世之感。

课堂实用。

听课文录音 注意朗读的感情和节奏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课堂实用。

1.饱含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歌, 找出其中点明昭君情感 的词 语。

课堂实用。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昭君家乡的自然风光拟人手法,写出千山万壑既 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 侧面烘托昭君坚强的性格

课堂实用。

1.“群山万壑赴荆门”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这一句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 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 “赴”本是一个普通的字眼,但在 此作者用拟人手法把迤逦不绝的千 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既有飞动之 势,又有变换之姿。借此引出歌咏 对象王昭君。

课堂实用。

生 离 汉 宫不 幸 、 孤 苦

一去

独留

生前的寥落;死后的孤寂

紫台 青冢 富丽繁华;荒凉冷落对 比

死 葬 异 域孤 寂 、 冷 落

对 比

朔漠

黄昏

无边无际的大漠;笼罩四野的昏黄

一般指时间,而这里主要指空间,和 “朔漠”相对,即笼罩四野的昏黄的天幕。

课堂实用。

3.颔联写法上有什么特点?效果如何?(提示:如格律、句式)

明确:对仗

课堂实用。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指出昭君悲剧的根源 对故土深沉的爱

课堂实用。

4. 昭君的确很不幸,但她的不幸究竟是怎 样造成的?那么美的昭君,元帝怎舍得让她 远嫁匈奴?

颈联上句“画图省识春风面” 对此做了交待。这句诗用了 一个典故。

课堂实用。

昭君和亲的故事 元帝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使画 工图形,案图召幸之。诸宫人皆赂 画工,多者十万,少者亦不减五万。 独王嫱不肯,遂不得见。匈奴入朝, 求美人为阏氏。于是上案图以昭君 行。及去,召见,貌为后宫第一, 善应付,举止闲雅。帝悔之,而名 籍已定。帝重信于外国,故不复更 人。

课堂实用。

昭君出塞王昭君进宫后,因自恃貌美,不肯 贿赂画师毛延寿,毛便在她的画像上点 些破绽。昭君便被贬入冷宫3年,无缘面 君。公元前33年,北方匈奴首领呼韩邪 单于主动来汉朝,对汉称臣,并请求和 亲,以结永久之好。汉元帝尽召后宫妃 嫔,王昭君挺身而出,慷慨应诏。呼韩 邪临辞大会,昭君丰容靓饰,元帝大惊, 不

知后宫竟有如此美貌之人,意欲留之, 而难于失信,便赏给她锦帛二万八千匹, 絮一万六千斤及黄金美玉等贵重物品, 并亲自送出长安十余里。

课堂实用。

昭君青冢昭君出塞后,汉匈两族团结和睦,国泰民安, “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 庶忘干戈之役”,展现出欣欣向荣的和平景象。 公元前31年,呼韩邪单于亡故,留下一子,名 伊屠智伢师,后为匈奴右日逐王。时,王昭君 以大局为重,忍受极大委屈,按照匈奴“父死, 妻其后母”的风俗,嫁给呼韩邪的长子复株累 单于雕陶莫皋,又生二女,公元前20年,复株 累单于又死,昭君自此寡居。一年后,33岁的 绝代佳人王昭君去世,厚葬于今呼和浩特市南 郊,墓依大青山、傍黄河水。后人称之为“青 冢”。到了晋朝,为避晋太祖司马昭的讳,改 称明君,史称“明妃”。

课堂实用。

墓前联辔而行的双骑塑像

课堂实用。

杜甫诗三首——咏怀古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