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件整形作业指导书

时间:2025-07-08

元器件整形作业指导书1、目的: 规范元件成型方式与尺寸,使之标准化作业。 2、适用范围:

文件编码 编写 审核

适用于元件成型工艺文件;如果客户有其它或高于此规范的特别要求,一律按客户要求执 行。 3、职责: 3.1 工艺拟制者负责按本规范操作。 3.2 工艺审核人员负责对规范进行对工艺的全面审核。 3.3 工程部经理负责本规范在工艺拟制者中有效执行。 4、程序内容: 4.1 操作规范: 4.1.1 收集和确认客户最新资料,文件(如:ENP 的 ECO,BOM 线路图,元件位置图等) , 产品样板,空 PCB 板,元器件材料。 4.1.2 对客户资料,文件进行研究,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其描述清楚。 4.1.3 对关键性的加工事项和图形示意图,材料加工要求需要进行仔细的研究和确认。 4.1.4 前加工易出错的工序要求特别注意,并加注到生产工艺中。 4.1.5 在成形过程中,除特殊情况下,手工持取元器件一般是持取元器件本体,禁止持取 元器件引线,以防止污染元器件引线,从而引起焊接不良。 4.1.6 对于电阻、二极体、电容等非功率半导体元器件,其本体一般没有金属散热器,可 以直接持取本体;对于功率半导体元器件如 IC,手工持取本体时,禁止触摸其散热面,以免 影响散热材料的涂敷或装配。 4.2 工艺制作软件统一用 EXCEL2000。 4.3 工艺规范依据主要参照 IPC-A-610C 标准,元件两引脚间对应于 PCB 板两焊盘间(W) , 在 PCB 板间焊点免除零件脚长即元件焊接后深处的高度为 L(mm) ,如各项目对于元件管脚伸 出长度由特别要求时,以客户的要求为准。元件成型方式大致分为立式成型和卧式成型两种, 元件成型管脚长度分为三种: (1).元件成型管脚长度=元件管脚伸出长度(L)+PCB 板厚(T) (2).元件成型管脚长度=元件管脚伸出长度(L)+PCB 板厚(T)+抬高于 PCB 板面高度 (H) (3).元件成型管脚长度=元件管脚伸出长度(L)+PCB 板厚(T)+抬高于 PCB 板面高度 (H)+元件本体高度(b)

元器件整形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码 编写 审核

4.4 元件成型尺寸标注和要求,必须要充分考虑到生产线操作的可行性,另外对于元件本 体损伤的可能性也加以充分考虑, 确保加工出来的元件符合 IPC-A-610C 的标准和客户的要求。 4.4.1 对于所有引线成型元件(立式和卧式)成型都适用,又哦成型的安全距离和空间: a(图中用 L 表示)元件直径(D)或厚度(T) ,注意以下要求: 当元件直径(D)或厚度(T)≤0.8mm 时,内曲线半径(R)为:R=1D 当元件直径(D)或厚度(T)0.8mm< D 或 T<1.2mm 时,内曲线半径(R)为:R=1.5D 当元件直径(D)或厚度(T)≥1.2mm 时,内曲线半径(R)为:R

=2D 当设定成型尺寸时,必须要充分考虑上述的成型尺寸要求,避免元件脚变形或是元件本体 开裂损伤,对于手工加工或是极其加工安全尺寸要求也不会一致,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4.2.2 额定功率<1W 的普通电阻,要求电阻本体平贴于 PCB 板面,电阻两引脚间距对应于 PCB 板两焊间距(L) ,PCB 板厚(T) ,卧式成型标准。 成型尺寸: 项目 A L1、L2 L 允收范围 85°< a < 95° L1、L2 为 1.0mm 以上 依插装位置 PCB 孔距

元件成型管脚长度=元件管脚伸出长度(L)+PCB 板厚(T)+抬高于 PCB 板面高度(H)

成型方式:手工或机器整形(如下图)

元器件整形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码 编写 审核

手工成型时注意手只能持住元件引脚弯 折,而非本体

机器成型4.4.3 对额定功率≥1W的普通电阻,或额定功率<1W 的立式成型的普通电阻,要本体底 部高于 PCB 板面 1-6mm(h),电阻两引脚间距对应于 PCB 板两焊盘间距(L) ,PCB 板厚(T) 。 成型尺寸: 项目 X A L 允收范围 1.0mm < x<3.0mm(手工)4.0mm <x<5.0mm(机器) 25°< a <35° 依插装位置 PCB 孔距

元件成型管脚长度=元件管脚伸出长度(L)+PCB 板厚(T)+抬高于 PCB 板面高度(H)

4.4.4 对于水泥电阻,要求电阻本体的底部抬高于PCB板面2.55~3.5mm,电阻两引脚间

元器件整形作业指导书对应于 PCB 板两焊盘间距(L) ,PCB 板厚(T) 。 成型尺寸: 项目 X L

文件编码 编写 审核

允收范围 X>2mm 依插装位置 PCB 孔距

元件成型管脚长度=元件管脚伸出长度(L)+PCB 板厚(T)+抬高于 PCB 板面高度(H)

4.4.5 对于压敏电阻、热敏电阻,对于类似瓷介电容外形的电阻元件,要求成型从距离管 脚包皮处 1-2MM 开始成型,电阻和电容两引脚间距对应于 PCB 板焊盘间距(L) ,PCB 板厚(T) 。 成型尺寸: 项目 X L 允收范围 1mm < x <2mm 依插装位置 PCB 孔距

元件成型管脚长度=元件管脚伸出长度(L)+PCB 板厚(T)+抬高于 PCB 板面高度(H)

定功率<1W的稳压二极管和额定电流<1A的其它各种二极管,要求立式成型,要求二极管本体

两焊距。

元器件整形作业指导书前加工元件成型抬高和特殊要求汇总表: 元件大类型 元件小类型及规格描述

文件编码 编写 审核

元件本体抬高于 PCB 板尺 寸或其它要求(mm) 平贴于 PCB 板面 1-6mm 抬高于 PCB 板面 1-6mm 抬高于 PCB 板面 2.5-3.5mm 有安全距离,要求从距离 管脚皮处 1-2mm 处开始成 型 平贴于 PCB 板,插装到底 (卧式除外) 抬高于 PCB 板面 1-2mm 抬高于 PCB 板面 1-2mm

备注

额定功率<1W 的普通电阻 额定功率≥1W 的普通电阻 电阻 水泥电阻 压敏电阻、 热敏电阻等外形类 似瓷介电容的电阻元件 电容 独石电容、 瓷介电容、金膜电 容、钽电容、 …… 此处隐藏:1940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元件整形作业指导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