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如何从阅读材料中提炼申论答题要点(2)

时间:2025-04-22

专家谈如何从阅读材料中提炼申论答题要点

2006年的国考题,最后一道题,论我国政府如何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就可以把D部长所说的那些要点直接引用过来。因为D部长已经直接明白的讲了我国政府如何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4.意义转化。意义转化是我们日常生活和政治场合运用非常普遍的一招,在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科目中也是极其重要的获得答案的方式之一。中国人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说话做事都讲求不伤及双方的面子,因此有很多意思都不直接说出来,而是采用一些比较婉转的方式来表达。比如说一个人很胖,绝对不会说他长得跟肥猪一样肉多,即使那是事实。而只会说“你长得真健康啊!”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大量的使用这样的招术,否则自己说话就会让别人难堪,下不来台。另一方面,如果自己听不出来别人话语中所隐含的潜台词,那自己也就不会适应这个社会的游戏规则。不仅在日常生活中,就是在政治场合中,不管是国内或是国际政治场合,正确分析和理解表面语言和表面行为后面的潜台词也是必备的能力。1996年美国轰炸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美国向我国支付了赔偿费用,但双方迟迟不能发表联合公报。因为美国人只承认他们所给的钱是补偿费,而我们认为是赔偿费。美国坚持是补偿,就表明他们是误炸,就没有错;而我们认为他们是故意干的,所以就必须给我们赔偿。如果你不懂这个游戏规则,而签订了这个协议,那么就会被十三亿中国人骂做卖国贼。如果你的领导找你谈话,要你干工作时细致一些,那你就应检讨一下自己在什么地方粗心大意了。如果缺乏这种意义转化的能力,你将不能很好的胜任行政事务,可以说这是一个行政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的工作能力之一。因此,申论考查了这种能力,这成了我们获取答案要点的一个重要方法。

有很多考生问我,从材料中整理出要点之后,由于他对该问题准备了极充分的背景知识或本身是研究这个专业的,当时有了灵感,还有其他更绝妙的观点,能否写到试卷上?可以,但前提是材料的内容必须先写完全,然后再补充你自己的观点。如果放弃材料的观点不用,而只写材料以外的你自己的专有的观点,就会跑题!

从材料中提取答案要点的能力,直接决定了考生能否顺利通过申论考试,但是很多考生这方面的能力很缺乏,因此我们结合2003年国家考题详细讲述一下这些方法。2003年的第一题要求对给定资料进行分析,从政府职能部门制定政策的角度,就如何“减少事故,保障安全”提出对策建议,那么如何减少事故,保障安全呢?从材料中可以分析出答案要点来。

从材料中可以分析出答案要点来。例如材料B中的第一个材料,讲述了江西省万载县发生的烟花爆竹厂爆炸事故。事后调查认定是潘小华在敲装药筒时用力过猛引起了这起爆炸,我们对这个原因进行分析,潘小华为什么会用力过猛呢?他可能不知道要用多大的力,也可能知道要用多大的力,操作的时候,没有按照规程去做,那么我们就应该对员工进行安全技术的培训,要他们知道安全技术规程,并严格执行安全技术规程。材料1还接着写道,记者去采访时,拉记者的那名三轮车车主,很不以为然地说道:“在我们这里,花炮厂爆炸死几个人早已不是什么新闻了,值得你们从那么远专门赶来吗?”那我们马上能够想到这个三轮车车主的安全意识很淡漠,并立即可以上升到一个普遍的要点,群众的安全意识

专家谈如何从阅读材料中提炼申论答题要点(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