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发布时间:2024-10-23

《人的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期末试卷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22分)

1.桑代克的学习律包括 ( ABD )

A.练习律 B.准备律 C.接近律 D.效果律

2.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在中小学阶段,儿童心理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包括 ( B D )

A.信任对不信任 B.勤奋感对自卑感 C. 主动性对内疚感 D. 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3. 根据帕金斯的“真智力”理论,下列哪些智力是可教的 ( BC )

A.神经生理智力 B.经验智力 C.反思智力 D.流体智力

4. 具体运算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体现在( AB )

A.克服自我中心 B.获得守恒概念 C.能够提出并检验假设 D.能够延迟模仿

5. 操作行为主义认为,行为强化的规则包括( ABD )

A.效果律 B.相依律 C.准备律 D.临近律

6. 学习陈述性知识的有效方法包括 ( BCD )

A.理解 B.复述 C.组织 D.精加工

7. 根据Selman的角色采择理论,哪个年龄段的儿童意识到他人具有复杂、矛盾的感受,认识到他人会违心地去做一些不愿做的事情 ( C )

A.3~6岁 B.5~9岁 C.7~12岁 D.10~15岁

8. 下列哪些属于程序性知识学习的范畴 ( AC )

A.辨别学习 B.符号代表学习 C.规则学习 D.命题学习

9. 智力的来源包括( ABC )

A.后天习得 B.遗传 C.自然发展 D.教育

10. 一个完整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哪些成分( ABCD)

A.条件 B.对象 C.行为 D.程度

11. 奥苏伯尔认为,学习动机可分为 ( ACD )

A. 认知内驱力 B. 成长内驱力 C. 自我提高内驱力 D.附属内驱力

二、填空题 (每空1.5分,共计12分)

1. 吉利根认为,道德观的两种基本取向包括_公正伦理_、___关怀伦理__。

2. 态度的构成成分包括_情感成分_、认知成分、__行为成分_。

3. __练习__、__反馈__是影响动作技能获得的两个重要条件。

4. 原有知识的可利用性、__可辨别性__、__稳定性___,是习得陈述性知识的内部条件。

三、简答题(前2题6分,后2题9分,共计30分)

1.简述程序性知识的习得条件。

答:程序性知识的习得条件可分为1.内部条件:A. 首先必须以陈述性知识的形式获得B. 必须具备相关的子技能或下位技能C. 必须经过适量的变式练习

2.外部条件:A. 必须清楚地阐明“操作程序”B. 必须给学生呈现足够的正例和反例C. 必须提供大量的练习,并给予反馈。

简述先行组织者策略的内涵及类别。

答:先行组织者是安排在学习任务之前呈现给学习者的引导性材料,它比学习任务具有更高一层的抽象性和包摄性。提供先行组织者的目的就是在于用先前学过和材料去解释、融合和联系当前学习任务中的材料。先行组织者可以是比较性的,也可以是讲解性的。 比较性组织者和陈述性组织者。

简述创新学习的内涵,并从生成与创新的关系谈谈如何促进创新学习。

答:含义:创新学习是个体新旧知识相互作用而产生新的思维产品的过程。创新是继注意、理解、获得、应用之后的颠峰学习环节。创新是富有个性色彩的主动思维活动。想象、组合、设计、构思都是创新。

关系:(1)生成是创新的先行环节和基础(2)生成是过程,创新是结果。(3)没有生成,就必然没有创新。

条件:内部条件:生成的动机。相关知识、技能、策略的获得。创新思维技能。 外部条件:对生成学习环节的引导。生成的自由空间。问题解决活动。

4. 简述发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的内涵,并比较其异同。

答:发现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情境中通过自己的探索寻找来获得问题答案的学习方式。布鲁纳认为,发现学习活动可以沿着认知表征方式的发展顺序来展开,把动作性表征、映象性表征和符号性表征这三种不同的经验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这既是有意义学习的定义,也是划分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的标准。

相同点:1。两者都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与原有的认知结构相联系而构建新的知识。2。都认为学生学习的最佳方式是有意义的学习,而不是机械的学习。3。都认为学习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不同点:1。布鲁纳强调主动形成认知结构,是进一步学习新知识的基础。奥苏贝尔强调 新观念和原有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实质性的联系。2。布鲁纳认为学生不是被动消极的接受 知识,而是主动积极的探究者,教学过程一个归纳的过程。奥苏贝尔强调由教师安排层次 结构由学生接受的教学,教学过程是一个演绎的过程。3。布鲁纳强调学生已有的认知结 构的独立思考,强调内在动机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的重要作用。奥苏贝尔的三个前提条 件:学习材料本身具有逻辑意义,学习者必须具备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学习者认知结构中 必须有同化新知识的适当观念。

四、论述题(每题18分,共计36分)

1.简述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发展理论,并结合教学实践具体阐述最近发展区的教学启示。 ㈠维果斯基理论的基本前提

1、他认为只有在儿童所经历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下来理解儿童的发展才有意义;

2、他认为发展依赖于随着个体成长而形成的符号系统。

㈡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维果斯基从种系和个体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心理发展实质,提出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来说明的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社会历史发生问题。

1、两种心理机能:低级机能和高级机能

2、高级心理机能的社会起源— —心理工具(各种符号系统)

3、心理机能的中介结构— —历史文化

㈢心理发展观

心理发展是个体的心理自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技能转化的过程。

㈣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指儿童现有的水平与经过他人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之间的差距。维考斯基称每个人目前发表现出来的发展程度为“现实发展水平”。而个人在学习之后所表现出来的为“潜在发展水平”,ZPD是潜在发展水平与现实发展水平之差 。

基于最近发展区,我认为,教学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它一方面可以决定儿童发展的内容、水平和速度等,另一方面也创造着最近发展区,因为儿童的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是动态的,它取决于教学如何帮助儿童掌握知识并促进其内化。教学需要注重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把儿童潜在的发展水平变成实际的发展水平,同时不断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

1、支架教学的概念:而成人在与儿童互动的过程中,会将其所处社会所重视的智能传递给儿童,此其为支架。在教学过程中,架构有六个步骤,分别是引入、示范、简化作业、维持参与、给与回馈、及控制挫折感。支架的作用体现在帮助处于现实发展水平的学习者,跨越贴近发展区,进而达到潜在的发展水平。在实际教学中,鼓励、讲解、提示、回馈、演示、点拨、指导等都可以作为支架使用。

2、交互式教学模式:是由教师及学生分别扮演讨论团体中领导者的角色。主要用于训练阅读成绩低落的学生阅读能力。首先由学生阅读文章,然后由教师示范讨论领导人。这位领导人的主要工作是提一些问题,以将文章做一摘要,或预测文章后续发展、或理清学生错误观念等。接着,教师选择较简单的文章,让学生轮流担任讨论领导人的角色。此时,教师不主动介入,而只是在学生的讨论走偏时,才介入。

3、同伴合作的学习模式;

4、通过学徒制进行社会指导。

2. 结合动机设计的ARCS模式,以具体案例说明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 答:一、注意:教学开始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兴趣,以集中学习的注意力。

比如,学习初中物理的大气压强时,作为新课引入,就可以做很多与学生已有认知冲突的实验,这时候,便能激起他们的好奇心,想通过本节课学习来解释这些现象,学习完本节课,一定不要忘记去解释之前的引入。

二、关联:把学习内容与学生的需要联系在一起(教学中讲明学习内容的价值)。

学习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解题的时候,让学生知道可以由受力情况求出物体的运动情况,如,科学工作者根据飞船在某时刻的位置和速度,按照它的受力情况就可以确定飞船在任意时刻的位置和速度,他们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我们这里是一样的,只不过计算比我们复杂。这样,

就把枯燥的做题和实际联系起来,说明我们的学习是有价值的。当然,有的内容学生现在还不能体会究竟有什么用处,那么,就直接给他们讲明此内容在考试中的重要地位,在考试中的价值。

三、信心:学生遇到困难时,在学习过程中激发起学生成功的信心。

高中物理无疑被大多数同学认为是最难的学科。物理教学中,学生时常会遇到很多困难,这时老师一定要采取各种措施注意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困难,如若不然,学生变会失去学习的信心,甚至放弃学习。

四、满足:让学生对学习结果感到满意(内外强化)。

老师要注意学生在学习上的进步,及时给予肯定,让学生感受到成功和进步。注意教学和作业安排得当,让学生感受到上了这节课,他是有收获的。如果作业太难,会降低他对这节课的满足感,感觉这节课没什么收获,久而久之,就没有学习热情了。对于有难度的题目,要注意分析,让学生听了之后有顿悟的感觉,体会到成功解决一个难题的喜悦。

《人的发展与教育心理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