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论文终稿(11)

时间:2025-04-22

鬼、手、迷、匠”等等。表示事物的类词缀有“品、体、物、件”。表示事物的性质的类词缀有“度、气”等等;而表示处所的类词缀有“处、带、所、园”等等。

(二)能产性

关于能产性,能产性是类词缀的显著特点。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吕叔湘先生就说过:“关于语缀还有一点可以提一下的是能产和不能产的分别,说得通俗点就是活和死的分别。有些语缀是活的,能产生新词的,例如‘第’可以加在任何数词前边,‘者、们、性、化’等都可以随意用来造新词。相反,像‘初、老、子、然’等就是死的,不能产生新词 ”①

构词的能产性是指作为语素,它的构词能力比较强,能够在类推机制的作用下产生一系列新词,这些新词具有类化性。类词缀一般都具有较强的能产性,只有当某个语素高频使用并且具有了一定的能产性后,才有可能进入语法化过程,进而发展成为类词缀。所以,能产性是类词缀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在界定类词缀时我们要参考这个特点。但是,仅仅只凭能产性这个特点是没有办法来界定类词缀的,还要综合考察语素意义虚化情况、定位、粘附、成词等形式标记。

(三)定位粘着性

与典型词缀一样,类词缀也同样具有定位性的特征,这种定位性是相对定位。也就是说,词缀和类词缀在某个义项上出现在组合的固定位置上。作为类前缀则出现在组合的最前,作为类后缀则出现在组合的最后。类词缀的位置不能可前可后,缺少固定性。典型词缀都是定位语素,因此,位置固定是我们界定类词缀的一个重要标准。

关于定位性的讨论,马庆株先生谈到:“词缀分布特征是定位性的,不定位的不是词缀。”他提出了“相对定位”的说法为我们提供判定指导,他认为:“可以是在构词平面的定位与句法平面的定位不一致,也可以是在词缀意义上的定位,在非词缀上的不定位。”曾立英在她的文章《现代汉语类词缀的定量与定性研究》中,认为类词缀的定位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定词性,二是定义项,三是定词中的位置。我们的观点与曾立英老师的所有不同,我们则认为类词缀的定位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定词中词性。充当类词缀的语素往往兼有好几个词性,而最后进入类词缀的只有一种词性。如“感”,有动语素和名语素两种词性,在“使命感、责任感”等词中做名语素,表示“意识、情绪、心理上的反应和变化”时,“感”是类词缀。在“感动、感谢”中“感”为动语素,不是类词缀。 ① 邹晓玲:《现代汉语新兴类词缀的界定标准探析》,《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第3期。

李明论文终稿(1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