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区域一体化合作的政治经济学
时间:2025-04-22
时间:2025-04-22
中国亚洲太平洋学会年会· 云南德宏
东亚区域一体化合作的政治经济学刘洪钟 辽宁大学
主要内容 东亚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现状解读 紧密的经济关系为何未能成为推动当前东
亚区域合作的催化剂? 政策含义
一、东亚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现状解读 考察东亚经济开放度及相互依赖程度的指标: ——贸易/GDP比率 ——区域内贸易份额 ——贸易密集度贸易密集度 =(Xii + Mii) / (Xi. + Mi.) (X.i M.i) / (X.. M..)
资料来源:根据Asia Regional Integration Center(ARIC)数据库的相关数据绘制, http:///index.php。
1990年代以来,总体上,东亚各经济体的贸易占GDP的比重呈上升趋势,说 明东亚地区融入全球化的程度在不断加深。这一点可以通过雁行模式、东亚生 产网络加以解释。
资料来源:根据RIETI-TID2010的相关数据绘制,http:///trade.php; 东亚数据来自ARIC数据库,http:///index.php。
1990年代以来,东亚区域内贸易份额不断上升,到2004年达到最 高的55.9%,低于欧盟的66%,但已经超过NAFTA。
东亚地区贸易密集度变化 2.3 2.2 2.1 2 1.9 1.8 1.7 1.619 90 19 91 19 92 19 93 19 94 19 95 19 96 19 97 19 98 19 99 20 00 20 01 20 02 20 03 20 04 20 05 20 06 20 07 20 08 20 09 20 10资料来源:根据Asia Regional Integration Center(ARIC)数据库的相关数据绘制, http:///index.php。 1990-2004年,东亚的贸易密集度总体呈上述趋势,说明这一阶段由于东亚生产网络深化 而导致的区域内贸易的增长速度快于东亚占世界贸易份额的增长速度。但此后不断下降, 说明与持续深化的地区分工相比,东亚对外部市场的依赖度在提高,这既与东亚内部的消 费品市场不足有关,也与各国高度的出口导向战略相关,同时也是发达市场宽松的结果。
总体解读 东亚区域内经济与贸易关系不断深化 东亚对区域外的经济联系并没有随着区域 内联系的加强而弱化,相反,它们是同步 上升的,反映了东亚区域合作的开放性。
主要内容 东亚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现状解读 紧密的经济关系为何未能成为推动当前东 亚区域合作的催化剂? 政策含义
二、紧密的经济关系为何未能成为推动当前 东亚制度性区域合作的催化剂? 东亚制度性区域一体化的进程与现状 ——货币与金融合作
——自由贸易区发展特点 东亚区域一体化进入徘徊期的成因
——历史的路径依赖:与欧洲的对比——巨大的政治与社会文化差异
——经济联系紧密但缺乏均衡性和稳定性
1、东亚制度性区域一体化的进程与现状 货币与金融合作 ——建立了以“清迈倡议”为基础的地区双边货币互换机 制
(CMI),此后逐步实现了其多边化(CMIM),并据 此成立了一个12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库 ; ——开展了区域债券市场的建设,发行了两期的亚洲债券 基金(ABFI和ABFII); ——在日本的倡议下ADB从2005年开始参考欧洲货币单 位(ECU)的计算方法研究并推出了ACU的设想。 运行结果: ——ACU由于各方分歧太大, 被迫流产; ——ABF进展缓慢,规模太小而且没有形成正式的实施机 制; ——相对而言,CMI是最制度化的,不过在全球金融危机 面前仍然失败了,韩国和新加坡都没有求助于CMI的金融 救援。
东亚自由贸易区发展特点——整个亚洲地区发展迅速,从1991年的8个增加到2011年的245个
资料来源:根据ARIC数据库的相关数据绘制,http:///index.php。
东亚各经济的FTA情况(截止2011年7月)已生效 柬埔寨 印度尼西亚 老挝 马来西亚 菲律宾 新加坡 泰国 越南 文莱 缅甸 中国 日本 韩国 香港 台湾 6 8 8 12 7 21 11 7 8 6 12 13 9 3 5 谈判中 1 5 1 6 1 10 7 3 3 2 6 2 7 0 2 研究中 2 6 2 6 4 4 6 5 4 2 6 6 14 1 1 总数 9 19 11 24 12 35 24 15 15 10 24 21 30 4 8
资料来源:ARIC数据库,http:///index.php。
东亚自由贸易区发展特点—— 双边与多边共存,具有极强的竞争性。在2011年亚洲245个各种形式 的自由贸易区中,182个是双边的,63个是多边的。
—— 区域内与区域外的FTA共存。截止2011年7月,东亚区域内双边FTA有 22个,与区域外双边FTA是83个。
主要问题:“意大利面条碗效应”(spaghettibowl)
资料来源: Durgesh K. Rai(2010):“Asian 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Cooperation: Challenges and Ways Forward for Pan-Asian Regionalism”,GIGA Working Papers 152/2010。
二、紧密的经济关系为何未能成为推动当前 东亚制度性区域合作的催化剂? 东亚制度性区域一体化的进程与现状 ——货币与金融合作
——自由贸易区发展特点 东亚区域一体化进入徘徊期的成因
——历史的路径依赖:与欧洲的对比——巨大的政治与社会文化差异
——经济联系紧密但缺乏均衡性和稳定性
东亚区域一体化进入徘徊期的成因(1)历史的路径依赖:与欧洲的对比
二战后的欧洲: 发展轨迹:欧洲煤钢共同体(1952)——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 同体(1957)——欧洲共同体(1967)——欧盟(1993)——欧元诞生 (1999) 区域层面:无论是出于防止战争的考虑,还是具有历史的传统,各国领导 人(特别是法、德领导人)从一开始就具有强烈的地区合作意愿; 国际层面:第一,加入了美国主导的全球政治-安全体系, 而OECD (1948)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49)的成立为各国合作提供了一个良 好的平台。第二,出
于防止欧洲再次发生战争的考虑以及对欧洲人较大的 认 …… 此处隐藏:747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