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癌前疾病和癌前病变的研究(2)
时间:2025-04-20
时间:2025-04-20
.94.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05年第10卷增刊ModemDigestion&Intervention2005,V01.10,Suppl
嘉善县血吸虫病患者发生结肠癌的相对危险陛是未
患血吸虫病者的2.5倍”01。f日.也有研究认为血吸虫
病疫区大肠癌高发可能是一种伴随现象。
5.家族遗传性综合征
(1)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HNPCC)又称Lynch综合征,是一种具有高度大肠癌危险的常染
色体显性遗传病,也是最常见的遗传性肿瘤。HN—
PCC发生大肠癌的平均年龄为45岁.基因携带者棒患大肠癌的终生危险为80%.并且经常发生同时性或异时性大肠癌.大约60%~70%的大肠癌发生于脾曲近端lllI。北京空军总医院进行的HNPCC七
个家系2l例分析证实了上述观点1121。目前研究发现,该病存在三种基冈表犁:①微卫星不稳定性,②
错配修复基因失活:以hMSH2和hMLHI突变起主要作用。分别与约60%及80%的HNPCC发病有关。
③错配修复基凶过度甲基化【5】。
(2)家族性大肠腺瘤息肉病(FAP)是一种由结肠腺瘤性息肉病(APC)基因突变所致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本病息肉属腺瘤,多发于远端大肠,癌变的危险性很高。有资料表明,发生息肉的平均年龄为16岁,而几乎所有罹患者在35岁时均将发生结肠癌。未经治疗的FAP患者,70%在21岁时发牛结肠癌[131。有学者认为Gardner综合征和Turcot综合征是FAP的变异体。Gardner综合征是指FAP家族主要表现为良性肠外病变,特别是骨瘤和软组织肿
瘤,但其直肠和结肠息肉癌变率很高。目前研究认
为.典型FAP和Gardner有相同的基因突变。只是基冈突变的不同表型【『lj已1141。但两者之间的区别尚不清楚。当结肠息肉病与神经系统恶性肿瘤同时存在时,则称Turcot综合征。该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
遗传病,对其遗传方式尚有争议,其结肠病变特点
为:息肉沿全结肠分布。20一30岁的患者有70%~100%的人并发结肠癌,并以女性多见[ISl。该综合征预后差.对症状未完全出现的患者的监测非常重要。
(3)Peutz-Jeghers综合征和家族性幼年性息肉
病两者均属非肿瘤性息肉病.病理特征主要是错构瘤。P-J综合征又称黑色素斑一胃肠多发性息肉综合征.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部分P-J综合征患
者的息肉可以合并腺瘤性息肉。国内已有至少6例P—J综合征息肉恶变的报道【161。幼年性大肠息肉病最早在1926年由Wheeler报告,1966年经Veale等详细研究后成为独立性疾病。幼年性息肉病57%有
家族史.有家族史的癌变率为13.8%.无家族史者为
7.6%。发生癌变年龄为39.2岁117】。
三、大肠癌癌前病变
结肠直肠黏膜的异型增生即为大肠癌的癌前病变.它既可发生存腺瘤的基础上,也可发生在炎症性肠病和结肠血吸虫病的平坦黏膜、溃疡边缘或炎性息肉上。异型增生又称为不典刑增生和间变,肠黏膜异刑增牛是指肠黏膜出现了显著的细胞分化和结
构异常并具有高度的癌变倾向,即腺管结构异常(例
如腺管数目减少、不规则分支、可出现背靠背、共壁、“发芽”)和细胞形态异常(例如细胞增大,胞核呈多
形性、嗜碱、浓染伴多个有丝分裂象及假分层,核质
比例增大.细胞极性消失)。异型增生的程度是指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上偏离正常的程度.国内外普遍将异型增生分为轻、中、重三级。现认为“异型增生”是一种明确的肿瘤性牛长。代表肿瘤牛长的起始阶段.属于癌的浸润前期.除外南炎症和其他原因引起的变性和反应性改变。有学者报道,黏膜内癌、浸润癌等几乎全部发生在具有巾度、重度不典型增乍的腺瘤中.重度小典型增牛发牛的风险与年龄、腺瘤组织学类型和大小密切相关【18.191。目前,异型增生和癌的划分标准仍存在一定的主观性,有学者研究认为,细胞核的形态参数及DNA含量倍体分析是鉴别癌细胞、异型增牛细胞和正常细胞的一个重要指标120l。异型增生分类和处理原则如下表1211。
早检出、早治疗是大肠癌防治的关键。而具有
大肠癌癌前疾病和癌前病变者属需随访的高危人群。美同癌症学会建}义40岁以上人群,每年做直肠
指诊1次.50岁以上者每年还要查大便潜血,每5年做1次纤维结肠镜榆查。对于高危人群,例行检查的年龄应提前至少lo年.并且争取每年做结肠镜检查[221。随着对大肠癌癌前疾病和癌fji『病变的研究的深入.可望早期阻断大肠癌的发展过程,获得理想的l临床治疗效果。
附表胃肠黏膜异型增牛的分类和处理原则
分类
级别
处理原则
1阴忭(一):①正常黏膜
O患者日前不处于患癌危②非活动性炎0险性增加的状态.继续定③活动忭炎
O期随访
II不肯定(±):④可能为炎症
上一篇: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林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