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岛综合实习报告 2(3)
时间:2025-07-09
时间:2025-07-09
有王五—文昌构造带、昌江—琼海构造带、尖峰—吊罗构造带和九所—陵水构造带,北东向构造主要有戈枕断裂、白沙断裂和崖城—港北断裂。这些断裂带可分为构造断裂和重要断裂,它们都是多期多次活动,有的现在仍是控震构造和褶皱构造一起组成海南岛的构造骨架,成为重要的控岩控矿构造。如九所—陵水断裂和王五—文昌断裂分别控制了南海地台和琼北裂谷的边界,戈枕断裂控制了金矿床的分布,尖峰—吊罗断裂和昌江—琼海断裂时岩浆的通道,到燕山期花岗岩呈巨大的弯窿构造。
自元古宙以来,海南岛的构造演化经历了基地形成、地台与露坡盆地、台内裂陷槽与大陆边缘活动带等四个发展阶段,四堡运动标志着板群固结。此后石碌地区在晚元古期发展成东西向陆缘裂陷槽,加里东期五指山地区露坡盆地、南海台地限于九所—陵水断裂以南地区。海南岛作为华南板块的一部分形成于加里东期,华力西期又开裂成台内裂陷槽,直至印支期才最后拼合起来,进入西太平洋大陆边缘活动带发展阶段。燕山期形成陆内北东向断陷盆地,喜马拉雅期在琼北出现东西向陆内裂谷带。
海南岛位于我国最南端,是一个大陆型岛屿,与华南大陆之间被27km宽的琼州海峡分隔,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大地构造位置,正好处于红河,黑河缝合带的东延部分。是亚欧板块、印度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接部位。 古生代地层除缺失泥盆纪外,其他都有分布,遍布全岛。中生代地层除侏罗纪尚未发现外,其他均有出露局限于一些断陷盆地中。由于多期构造运动的叠加和多次岩浆活动的影响,使
上一篇:万方大地测量练习总结
下一篇:雅思口语-lecture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