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与农民利益连接机制问题的探索1
发布时间:2024-10-23
发布时间:2024-10-23
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农民利益
连接机制问题的探索
一、xxx重点龙头企业总体进展情况
xxx主要有九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它们分别是县天玉种业有限公司、县种羊场、县兴科牧业有限责任公司、县粮食购销有限公司、县棉麻公司、县富华木业实业有限公司、县乐四通木业有限公司、县金福祥亚麻有限责任公司、县鼎元牛业有限公司,经营范围涉及制种、良种繁育、冷配、胚胎移殖、养殖育肥、棉花加工、亚麻加工、粮油饲料加工、羊毛、农副产品交易和木材综合加工等。
xxx天玉种业有限公司目前拥有玉米、棉花两座良种加工厂,占地面积56000亩。现有职工49人,公司总资产1313.08万元,固定资产610万元。该公司不仅担负着全县近70万亩各种农作物良种的生产和供种任务,还承担了新疆和内地部分省区玉米种子的订单生产,近年来经营状况、规模、盈利水平逐年增强,被评为“全疆质量信得过企业”,成为xxx经济效益最好的企业之一,并于2003年12月通过IS9001国际质量认证体系,该企业的产品也成为全疆最好的品牌产品,被银行评定为A级信用等级。
xxx种羊场有夏秋季草场93万亩,总耕地面积5020亩,一九五四年建场,总人口2430人,全场存栏中国美利奴优质细毛羊2.8万只,是自治区中国美利奴细毛羊(原种)生产基地,自治区萨帕乐优质细羊毛生产基地。2001年种羊场在全疆第一个首推羊穿衣技术,至2002年全场近2.5万只细毛羊(包括私有羊群)全部实现了穿衣,机械剪
1
毛技术从2001年开始至2004年已在全场普及推开,完全代替了过去的手工剪毛方式。2004年全场羊毛总产达到105吨,其中产萨帕乐优质羊毛70吨(其中10吨实现出口),羊毛收入突破300万元。2004年产山羊绒2.3吨,产值达57.5万元,种公羊培育销售每年在400只左右,近三年培育销售种公羊1270只,销售收入165.2万元。种羊场每年制作青贮饲料均在9000吨以上,青贮种植技术及制作质量一直是全县推广的典型,通过典型带动,全县各农区养殖牲畜全面推广了青贮饲料制作技术,全县制作量已突破15万吨,为全县畜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促进了广大农牧民科学养畜技术的提高,传统的养殖方式得到了改变。
xxx兴科牧业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县于2001年组建的国有畜牧业高科技“龙头”企业。现有员工98人,公司总资产1758万元,其中固定资产1427万元,拥有土地11794亩,其中天然草场约7000亩,人工草场3609亩,饲草料基地1500亩。现有存栏良种牛360头(西门塔尔牛、荷斯坦牛、安格斯牛),优质中国美利奴细毛羊3862只,绒山羊986只,肉羊4822只,肉牛780头,年生产优质牧草种籽(鲁梅克斯、紫花苜蓿、苏母草)100吨,年制作青贮饲料3500吨。从2002年到2003年,公司买胚胎移植受体牛500头,实施300例,采取“公司+农户”实施450例,怀胎率在50%以上, 2003年公司下属各育种站发挥科技优势,为全县黄牛人工授精9825头(2002年为7852头),受胎率高达90%,比成立前提高了22个百分点,冷配头数占全县黄牛改良总数的87%。公司与农户利益联结方式采取合作制和合同制,针对良种牛繁育、鲜奶收购、牛羊育肥采用合作制,针对牧草种植和种植业采取合同制,使全县4582户农牧民受益,带动养殖大户55户,受益户户均养牛增收2200元以上,牧草种植使农民每户增收200多元,
2
改良后的牛为农民增收800—1000元,全县养牛总额比2002年增加了
1.8万余头。
xxx福华木业公司是我县在2002年乌洽会上招商引资的项目,该公司占地面积11080平方米,自投资建设以来已投入资金约1000余万元,其中固定资产约560万元,新引进的设备是目前我国木材加工行业中最先进的,现有在册职工83人。主要产品有:桃花芯、红榉、水曲柳等多种细木工板,年产量达60000多张,另外生产3---28厘米多层板,实行对外深加工业务,细木工板产品已打入乌鲁木齐华凌市场。
xxx金福祥亚麻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县2004年10月签订的项目,该项目投资5300万元在我县建设亚麻年加工能力为3000吨、亚麻种植面积6万亩的亚麻深加工基地。亚麻生产基地将分二期进行,其中一期工程投资1800万元,已在2005年7月建成了一条年加工能力1500吨的亚麻生产线,建设规模为3000平方米,到2007年计划中的4套生产线全部建成后,年加工能力将达到3000吨的规模。
xxx鼎元牛业有限公司是我县2004年12月签订的合作项目,河南省纯种肉牛繁育中心投资人民币4000万元成立合资公司,在xxx阿合布隆5万亩人工草场建设良种肉牛繁育养殖基地(其中种牛2000头)及饲料加工厂。三年后建成一个2000头标准化的良种牛繁育中心,2008年前第一期建成一个年产3万吨的饲料厂,2009年底建成年饲养量万头牛的规模(母牛存栏7000头以上)。根据当地商品牛的发展情况结合市场前景将在适宜的时间建立或引进一个肉牛屠宰加工企业,实现多层次转化增值。目前电、路已接通至项目区,鼎元牛业有限公司项目区的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二、xxx农业产业化龙头加工企业所发挥的作用
xxx以农副产品、木材加工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业体系已基本形成,
3
加工能力进一步提高,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外向型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品牌意识和质量意识明显增强。龙头企业的发展不仅推进我县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而且促进了我县农民的增收。
1、促进了结构调整,拉动了基地建设
依托县天玉种业有限公司的“天玉”品牌,促进了我县玉米制种业的稳步发展,形成了2.5万亩的玉米制种基地。经过几年的努力,xxx玉米制种业已由2002年的3500亩上升到2003年的15000亩,企业本着“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保持亩均效益平衡,这一举措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群众制种的积极性, 2005年种植的25000亩制种玉米已喜获丰收,优良玉米种子产量可达8750吨,“天玉”种业可实现产值 2625万元,将带动5个乡27个村4600多户农民增收,仅此一项,可使全县农牧民人均增收50元。
以县粮食购销有限公司为龙头的粮食企业,拉动了全县粮食生产的快速发展,截止目前,已完成小麦征购3900万公斤,较去年同期多收购2200万公斤,完成任务的225.43% ,政府和企业根据市场粮食销售情况协商制定了小麦收购指导价,县粮食购销有限公司延长收购时间,提高服务质量,激发了农民交粮积极性(收购价加上直补资金小麦价格在1.47元/公斤,平均高于市场价0.20元/公斤以上)4936万元收购款和686万元直补资金如数发到农民手中仅此一项,可使全县农牧民人均增收37元。
在县金福祥亚麻有限责任公司的带动下,以西部四乡镇场为主的1万亩亚麻种植基地已初步形成,公司采取企业+基地+农户的订单种植方式,由企业先行赊销种子、化肥、农药,并开展无偿农化服务,经过90余天的模式化栽培,今年种植的1万亩亚麻喜获丰收,总产麻杆达4000吨,麻籽800吨,麻杆中一等达45%,二等达50%,麻农从
4
麻杆、麻籽中得到的总收入可达近700余万元。西部四乡镇场4800余植麻农户可从植麻中得到实惠,亚麻加工生产可吸纳劳动力300余人,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经济增长的共赢。
xxx经过多年锲而不舍地发展,现已形成以种羊场为龙头,十三个乡办牧场为骨干, 辐射带动广大农牧区养殖大户的细毛羊生产基地,龙头+基地+大户+市场的畜牧业产业化发展格局已经形成,不断加强对各乡镇场养殖大户统一整群,品种改良和畜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大力推广“六个统一”。从1999年起我县萨怕乐细毛羊连续7年进入南京羊毛市场参与拍卖,2004年钟羊场拍卖A类羊毛一批次,净毛价每公斤59元成交,首创国毛价格第一,2005年在南京羊毛拍卖市场上截止9月5日县种羊场生产的315吨“萨怕乐”品牌羊毛已拍卖210.542吨,净毛平均成交价38.54元/公斤,总产值达到678.685万元,直接带动247户农民增收。
目前我县的8个养牛基地乡镇的102个村有50个村成为养牛基地村, 从2002年到2003年,县兴科牧业有限责任公司买胚胎移植受体牛500头,实施300例,采取“公司+农户”实施450例,怀胎率在50%以上,按每头2500元纯利计,带动农民增收56.3万元。2003年公司下属各育种站发挥科技优势,为全县黄牛人工授精9825头(2002年为7852头),受胎率高达90%,比成立前提高了22个百分点,冷配头数占全县黄牛改良总数的87%。公司与农户利益联结方式采取合作制和合同制,针对良种牛繁育、鲜奶收购、牛羊育肥采用合作制,针对牧草种植和种植业,公司与农户利益联结方式采取合同制,针对良种牛繁育、鲜奶收购、牛羊育肥采用合作制,针对牧草种植和种植业采取合同制,使全县4582户农牧民受益,带动养殖大户55户,受益户户均养牛增收2200元以上,牧草种植使农民每户增收200多元,
5
改良后的牛为农民增收800—1000元,全县养牛总额比2002年增加了
1.8万余头。
依托县富华木业实业有限公司、县乐四通木业有限公司的拉动作用,加快了我县林木生产,促成了我县速生杨丰产林基地的形成,该公司投资40余万元建立了速生杨丰产林育苗基地,现已育苗31万株。带动12000户农民增收。
xxx每年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落实订单面积在25万亩左右。推动了全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加快了农业增效进程,达到了农民增收的目的。
2、提升了农产品质量,增强了农业竞争力
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有效地把住了农产品的市场准入关,达到提高产量、改善品质、保证安全、提升竞争力的目的。
3、产生了联动效应,振兴了农村经济
龙头企业的兴办和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工企业与市场间生产要素流量的增加,促进了农村交通、运输、维修、服务等行业的发展,加速了以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武装农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步伐,推进了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的现代化,也拓宽了人们的眼界,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提高了人们的素质,激发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三、龙头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由于金融业放贷规模小,贷款难度大,影响了龙头企业的发展。xxx天玉玉米制种和细毛羊市场前景非常看好,但目前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是资金短缺,这仅靠企业自身和政府扶持还远远不够,目前解决资金的主要途径还是靠银行贷款,而银行对企业办理的抵押贷款额度太小,满足不了企业发展所需资金,使企业经营比较困难。
6
2、合同约定缺乏约束力,双方利益关系不稳定。xxx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主要采取“龙头企业+农户”的方式。由于公司与农户的经营能力的不均衡和信息的不对称,双方都追求利益最大化,加上市场信用体系残缺不全,往往导致交易关系不稳定,合同约定的保护价变得形同虚设,不能形成龙头企业和农民之间的紧密关系。如县棉麻公司由于对棉花市场信息缺乏深入的了解,造成收购价低于市场销售价,挫伤了农民交售棉花的积极性,使企业陷入收花难的困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持续性发展。
3、产业链短,农产品附加值不高。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目标之一是扩大生产规模、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但在我县调查时发现,目前大多数龙头企业由于尚未形成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体系,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之间缺乏有机联接,农业生产的产业链短,造成农产品附加值低下。
4、缺乏高素质的经营管理和技术人才,企业员工素质不高。从我县调查情况看,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还面临着缺乏高素质人才的挑战。农业龙头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大部分整体素质不高,普遍缺乏具有现代企业管理知识,懂得国际贸易知识及熟悉WTO中有关农产品交易规则的人才更是稀缺。同时,农业龙头企业的职工绝大多来源于农村,文化技术素质普遍较低。从而必然影响龙头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制约着企业发展的经营规模和市场竞争力。
四、发展龙头企业的意见和建议
1、成立“社会信用工程建设领导小组”,收集中小企业、农业龙头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户和自然人的社会信用资料,开展信用评级,实行信用资源统一管理,表彰守信,严惩失信,从根本上优化社会信用环境。商业银行要根据实际,制定合适的评级标准,在保证贷款安
7
全的前提下,争取项目,争取受信额度,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农村信用社要在保证农业生产贷款需求的基础上,积极关注农企和农业龙头企业,开拓市场,给予信贷支持,实现社企“双赢”,共同发展。成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公司”,筹集担保基金,以商业运作和有偿服务的方式解决中小企业、涉农企业、农业龙头企业的“贷款难”问题。
2、城建、土管等部门在企业办理财产、土地抵押、登记时,应降低或减免高额收费;税务部门应给予支持涉农企业和龙头企业的贷款项目利息收入减免或降低税收,从而支持金融机构和涉农企业、龙头企业的贷款积极性。
3、加强农口部门同经济口的协同运作,尤其是在招商引资方面,诸如乌洽会、西交会等商贸洽谈活动应安排农口领导及部门人员走出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为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洽谈创造条件。
4、积极推进农业科技进步。要采取有力措施将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渗透到农业产业化的各个环节。要充分发挥现有农教队伍的作用。要通过有效途径提高劳动者和广大农民的科技水平。
5、大力发展社会化服务组织。一要培育乡、村服务组织,积极开展统一服务;二是支持技术部门大力开展技术服务;三是扶持各类农民专业协会,提高农民自我服务能力。
五、今后发展对策与研究
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的“牛鼻子”,针对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当务之急是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加快发展步伐。为此,应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政策措施:
1、广开渠道,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龙头企业建设必须从农民要求最迫切、利益最直接的地方切入,把流通、服务型龙头企业作为农业产业化的启动点,大力发展各种类
8
型、各种经济成份的运销企业和中介服务组织,特别是农民自愿组织、加入的专业协会、合作组织等。这些形式源于农民、服务于农民,在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实现商品交换等方面易于操作,与农民利益最贴近。更重要的是,它是将农民自愿组织起来进入大市场的最佳选择,应成为今后农业产业化的一个重要形式,不断完善和发展。但从长远看,简单的“生产+流通”的形式增值潜力有限,只有加工上去了,才能最大限度地拓宽农产品的市场需求,推动农业生产的专业化、集约化、现代化;才能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实现多次转化增值,使农业分享工商业的利润。
结合成功的经验和当前的实际,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各方应形成合力,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多管齐下扶持一批。结合市场需求和我县当地资源优势,对基础好、有发展潜力的龙头企业扶持其改造扩张,上档次、上规模。二是个私企业转一批。抓住结构调整的机会,结合当地资源优势,组织和扶持个私企业将发展重心向农业开发和产加销一体化方向转轨。三是城镇工商企业引一批。结合城市企业改革和工商集团的发展,鼓励和引导一批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城市加工业向农村转移、扩散,把触角延伸到农村,建立自己的商品生产基地,带动农民一起闯市场、奔小康。四是因地制宜建一批。在有一定工业基础、农产品生产和销量集中的地方,兴建一些加工型龙头企业。有条件的地方还应加大引进外资的力度,发展合资、独资企业。
2、扶优扶强,培育一批具有强大市场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 在农副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和发展,关键取决于形成一批技术水平高、覆盖面大、竞争力强的名牌产品。因此重点扶持和壮大农副产品出口龙头企业,实现初级农副产品的转化升值,扩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是提升龙头
9
企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在加快培育我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方面我县应立足实际,选准重点,采取股份合作、合资及公司加农户等形式,加快培育一批高起点、大规模的外向型龙头企业。对我县实行挂牌保护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要采取特殊扶持政策,使其尽快做大做强,增强辐射带动能力。一方面在资金、技术、税收、自营销售等方面给予必要的倾斜和扶持,为他们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另一方面,更要运用现代市场经济管理方式,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利益机制等方面进行深化改革,运用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建立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进行动态考核管理。引导企业在市场开拓、技术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实施品牌战略上狠下功夫,向高起点、大规模、外向型、实力强的龙头企业和集团奋进。对现有加工龙头企业,也可以探索通过资产重组或嫁接改造,建立不同层次的企业集团。要紧紧依托这些龙头企业,联合营销大户、专业协会和中介服务组织,对农副产品进行多层次开发和精深加工,发展壮大农副产品储藏保鲜业、加工业、包装业、运销业,延长产业链条,实现农副产品的多层次加工增值,使龙头企业成为农副产品出口的组织中心、信息中心、贮藏中心、加工中心和贸易中心。
3、平等互利,建立龙头企业与广大农户的利益共同体
正确处理好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关系,是农业产业化中的一个难题,也是建立一体化农业产业化体系的关键所在。企业与农户的关系,说到底是一个利益分配机制问题。从各地的实践和经验看,要建立三个有效机制,一是建立利益分享机制,真正实现利益共享,农户与企业连体又连心;二是建立风险补偿机制,产业化组织要建立风险基金,以补偿市场所造成的农户减收和企业亏损;三是建立法律保障机制,主要是规范合同的签定,保证合同的执行。
10
处理企业与农户的关系有三种形式可以选择:(1)通过企业与农户签订供销、服务合同,建立契约关系。(2)农民以土地等生产资料入股直接进入龙头企业,以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的形式建立利益共同体。(3)将农民通过专业协会等形式组织起来,农户通过专业协会、中介组织走向市场和其他经济发生经济关系。
4、统筹协调,为龙头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在农业产业化和龙头企业发展过程中,各级政府应充分发挥积极引导、组织、协调作用,要把龙头企业的培育和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农业由大变强的战略措施抓紧抓好。
一是加大投入。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的首要环节,也是启动资金需求量最大的环节,必须作为产业化投入的重中之重,集中财力予以倾斜。
二是政策扶持。在龙头企业发展中,尤其需要政府在税费政策予以优惠扶植。
三是强化服务。各级政府要狠抓宏观调控职能的转变工作,走政府支持企业、企业适应市场、市场决定生产的路子。各级政府要强化自己的服务职能,而不能包揽诸多的企业行为。
龙头企业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是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的骨干力量,是农业新阶段特别是加入WTO后带动农户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有效组织形式。龙头企业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工商企业,它与农民有着密切的联系,它的兴衰与农民的利益息息相关。龙头企业既可以是农副产品的加工企业,也可以是流通企业,在扶持、壮大原有龙头企业,力争做大做强的基础上,积极培育、发展和新建一批依托基地的农副产品加工和销售的龙头企业,并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和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更好地带
11
领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带领农民致富。建立和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中介服务组织,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切实加强农村信息工作,提供信息服务。强化市场营销,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严格质量管理,逐步引进和采用国际的产品质量标准。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