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花》赏析(3)
时间:2025-05-08
时间:2025-05-08
那么就让我们透过文中的人物结构语言来感受作者诗情画意的萌动,来领会作者的独特创造吧.
1.善于从平凡事件中挖掘出具有深刻意义的主题.
茹志鹃描写的题材,常常是日常生活中平凡的事件和平凡的人物,她善于致力于生自学成才的横断面的发掘,提取富有深刻意义的问题,《百合花》表现的拥军爱民这样重大而严肃的主题,作者没有去正面描写炮火纷飞的激烈战斗,也没有去正面描写波澜壮阔的群众场面,更没有刻化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而是选取了1946中秋发生在我军前沿阵地包扎所的一个普通小故事,作品中的人物:小通迅员,新媳妇和"我"三个普普通通的小人物,他们普通得连姓名都不知道.小说以他们平常的活动"带路""借被""牺牲""献被"等情节,通过三个人的相遇冲突以及后来通迅员的牺牲新媳妇
的悼念互相映衬探索普通人的内心世界,歌颂了普通军民的心灵美,歌颂了军民的鱼水情.这种大处着眼,小处取材,以小见大,细处落笔,从平凡处显出不平凡的独特壮丽,揭示出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历史必然.正如茅盾同志指出的"这篇作品说明,表现上述那样庄严的主题,除了常见的慷慨激昂的笔调,还可以有他的风格."
2.善于用优美的笔调来探索人物的精神世界.
茹志鹃擅长通过细腻而有层次的心理活动来刻画人物,展示主人公宽广的精神世界,揭示人物灵魂深处的奥秘和细腻入微地表现他们内心活动的发展变化,即所谓人物的"心灵历程".作品以"我"为观察点,把"我"的感情与小通迅员熔铸在一起,以情动人,以情感人.
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写法,第一部分写去包扎所途中,通过"我"对小通迅员的感情的层层变化,一步步地显现出小通迅员的外貌情态和性格,从背影写到正面,从行写到坐,神情毕肖,形象逼真.写走路,突出他走得快和自动停:"通迅员撒开大步,一直走在我前面,一开始他就把我撂下几远,"因此"我开始对这个通迅员发生了兴趣".写他的背影,突出了他高挑挑的个子,厚实实的肩膀,"是个挺棒的小伙子."写他的面貌,突出了"他那张十分年轻稚气的圆脸,顶多有十八九岁,"这些描写突出了他对女性羞涩腼腆不善言谈,为下文不善做群众工作埋下了伏笔,然后,写了我和小通迅员简短的对话,了解到他帮人拖毛竹出身,年纪十九岁,参军一年,"大军北撤时我自已跟来的",反映他参加革命的自觉性,正因如此,"我立刻对这位同乡亲热起来".以后又通过"借被子"等事件,从"我"的观感步步深入展现他的性格特征.
作者选择"我"这个观察点,是颇见匠心的,作品通过"我" 的细腻而有层次的心理活动,由远而近,由淡到浓,由表及里地刻画了小通员的人物形象,小通迅员那天真淳朴的性格和羞涩腼腆的情态只须在"我"这个大姐面前才被揭示得更鲜明突出,因此,"我从心底里爱上了这个傻乎乎的小同乡了"!
写人必写心,写心必写情,这是茹志鹃刻画人物的方法和经验,当小通迅员第二次同"我"到新媳妇家去借被子,"我"在讲革命道理时,
一直"抿着嘴笑"的温柔美丽的新媳妇不笑了,这时她"一边听着,一边不断地向房里瞅着","她看看我,看看通迅员,好像在掂量我刚才那些话的斤两,",这些描写很微妙,传神简洁地透露出新媳妇思想斗争的心迹,.新媳妇同所有的农村姑娘一样,珍重自已起早贪黑积攒起来的钱买的新婚被,但她得知共产党打仗是为老百姓的道理后,经过半晌的思想斗争,终于"转过身去抱被子"了.这段文字将新媳妇的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