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5.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
时间:2025-07-11
时间:2025-07-11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
(2)明确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3)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感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2.能力目标
(1)具有感受中华文化特别是民族精神巨大力量的能力。
(2)具有以实际行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美德、民族精神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悟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积极做民族精神的弘扬者、传播者和建设者。
【教学重点】
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教学难点】
民族精神的与时俱进。
【教学方法】
活动式、体验式、讲授式。
【课前准备】
1.每人准备一个体现民族精神的故事、名言警句或历史典故,在课堂上交流。
2.准备一个在现实生活中或自己身边弘扬民族精神的典型事例。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方法一: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8级地震。面对这场特大灾难,面对亟待救援的灾区人民,党中央第一时间做出救灾部署,中央领导第一时间飞赴灾区指挥抢险,数万子弟兵火速奔赴救灾第一线,数以千计的白衣天使从全国各地赶来支援,大批志愿者奔赴灾区,成千上万袋饱含手足情谊的血浆源源运抵,无数救灾物资源源不断从四面八方涌向灾区,各地机关单位、慈善基金会、普通群众、演艺界人士纷纷发起募捐,国家设立全国哀悼日,以这种庄严的方式对不幸的遇难者予国家级的最高尊重,集中表达全国人民的哀伤和痛楚。
这一幕幕,表现了举国上下万众一心的爱国主义精神,表现了空前团结一致的互助精神,表现了自强、自立、顽强的拼搏精神,表现了不怕困难、排除万难、自我牺牲的精神,表现了宽厚博大的仁爱精神。这种伟大的民族精神让世人震惊,让国人震撼。
下一篇:八年级语文列夫托尔斯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