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造影常见并发症的护理
时间:2025-04-24
时间:2025-04-24
冠状动脉造影常见并发症的护理
冠状动脉造影常见并发症的护理
您是第 1435 位读者 发布时间: 2009-8-12 13:50:01
关键词:造影护理
来源: CHKD期刊全文库《包头医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本文作者:包头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杜秀清)
心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目前,冠心病的发病率在40 岁以上的人群中占4 %~7 % ,且呈不断上升趋势,已引起世界卫生组织(WHO) 和各国的广泛关注。冠状动脉造影是判断冠状动脉狭窄的金标准。冠脉造影检查时,患者存在心理负担过重、造影剂不良反应的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应的发生、穿刺部位出血及血肿的发生等问题。对于这些常见问题的护理,我们通过长期的护理研究,采取了如下护理干预,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 临床资料
我科2007 年2 - 11 月行冠状动脉造影术126 例,年龄35~76 岁,平均年龄61 岁;其中男性70 例,女性56 例。术前存在紧张恐惧心理的患者119 例,术后穿刺部位血肿发生的患者3 例,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应的患者2 例,造影剂不良反应1 例。
2 护理
2. 1 心理护理 由于冠状动脉造影术是一种有创性检查,患者在局麻下的介入检查治疗中会产生紧张恐惧心理。李梅香对68 例介入治疗患者在手术前后应用综合心理干预,结果心理干预后干预组焦虑、抑郁表现显著轻于对照组。护士在术前用温和的言语,耐心细致地介绍冠脉造影手术的目的、必要性、安全性、方法、配合要点、治疗中可能出现不适感觉及应对措施等,减轻患者紧张恐惧心理,患者均能以良好的心理状态配合手术。
2. 2 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血肿及应对措施
(1) 按压穿刺部位:无论上肢桡动脉穿刺或下肢股动脉穿刺均有发生出血而局部形成血肿的可能。经桡动脉穿刺者,术者在导管室于穿刺点按压半小时后拔动脉鞘,弹力绷带包扎。经股动脉穿刺者,回病房4 小时后拔动脉鞘,拔鞘后1 kg 盐沙袋按压6 小时,之后无菌敷料包扎。(2) 发生小血肿的处理:如患者血压过高或较胖、存在主动脉关闭不全或患者反复咳嗽,应延长压迫止血时间,小量血肿不压迫神经或造成血流障碍无症状者不予处理,小血肿可自然吸收。(3) 血肿太大伴失血过多:血肿太大伴失血过多引起血压下降者,以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或血管夹压迫重新行压迫止血,并立即给予补液或输液补充血容量。经以上处理患者均症状减轻,逐渐康复。
2. 3 血管迷走神经反应的处理 发生血管迷走反应时,患者常有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头晕或神志改变、窦性心动过缓和低血压状态,心率< 60 次/ 分,常伴有打哈欠。此反应常发生于冠脉造影术中、术后,拔出血管鞘及压迫止血时。在手术前应及时发现早期体征-一过性心动过缓;术中及拔动脉鞘时应常规准备阿托品注射液,发生血管迷走反应时立即静脉注射阿托品1 mg ,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或生理盐水快速静滴以扩容。经以上干预措施,患者应能平安渡过手术期,逐渐康复。
2. 4 造影剂不良反应 绝大部分造影剂不良反应发生在注射造影剂后的30 分钟内,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如下表现:主诉心悸、胸闷气短、发热瘙痒、恶心、呕吐、鼻塞、流眼泪、打喷嚏、声嘶、周身不适。为
下一篇:学生会档案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