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深圳市教师招聘考试笔试初中学段教育综合客观题真题答案解析
时间:2025-02-25
时间:2025-02-25
客观题
一、单项选择题(50题,每题1.0分,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又叫潜抑,是指个人将不为社会所接收的本能冲动、欲望、情感、过失、痛苦、经验等不知不觉地从意识中予以排除,或抑制到潜意识中去,使之不侵犯自我或使自我逃避痛苦。
A合理化B投射C压抑C抵消
2、有了板书,教师在教学中省时、省力。科学的板书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利于教师主动地控制教学活动的过程,这说明板书()
A有助于教师阐述和讲解教学内容,使学生容易接受
B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C可以突出课堂教学重点,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D是课堂教学内容的逻辑生成,是学生记学习笔记的主要依据
3、《深圳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提出要加快发展中职教育,积极推进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到2015年,中职毕业生“双证书”达到()
A80%以上B85%以上C90%以上D95%以上
4、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规范及其意义的理解和掌握,对是非、善恶、美丑的认识、判断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辨识能力,属于()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
5、教学语言的构成要素对于词汇也有基本要求,下列要求中错误的是()
A快捷B准确C生动D规范
6、观察评分法是行动观察法、调查法、谈话法、轶事记录法等评价根据的综合运用,是各级各类学校教学工作评价中应用很广的一种方法,下列不能用观察评分法进行评价的是()
A教师的业务水平
B教师的工作能力
C教师备课态度、上课情况
D学生的智力
7、依据《教育法》的规定,下列属于依法追究学校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的是()
A乱收费
B非法举办学校
C挪用教育经费
D
8.缺
9、板书要对着课文的讲解,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完成,不要上课前就把板书都写好,也不要趁学生自读课或回答问题时自己在黑板上匆匆忙忙的写,更不要讲过后再回过来不写板书,这说明教师在课堂上板书时要()
A注意与学生互动B善于利用时间C善于把握好时机D注意板书与教学内容的同步
10、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我热爱我的工作,注意在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但是,我真的感觉学生有的时候实在太吵闹了,在讲课过程中,有的学生会在下面说话或插话进来;在自学或做练习时,有的学生会在那里窃窃私语或很自由地讨论问题;在课堂讨论的时候更是难以把握,学生会争论不休,在课间休息时干脆乱作一团……我应该()
A了解教师的权利与责任,遵守教师职业道德
B了解中学生的认知发展,学习方式的热点及影响因素,熟悉中学生建构知识和获得技能的过程
C了解班级管理的基本方法,学会引导中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D了解中学生品德和行为习惯形成的过程,了解中学生交往的热点
11、下列属于教育行政法律责任中行政处分的是()
A罚款B拘留C没收D降职
12、广东省高州市某中学一班主任张某,经常利用班主任的身份叫女生出去,然后对她们进行猥亵,例如搂抱、亲吻,对这一行为的处理正确的是()
A张某的行为违背教师职业道德,应该撤销其教师资格
B由校领导私下探花解决
C这是教师的个人行为,与领导无关
D将受害的女生召集起来,进行赔偿,息事宁人
13.缺
14.缺
15、某乡镇斥资近13万对教师进行表彰,所需费用全部由政府拨款,对这一行为错误的理解是()
A依法获得表彰,是教师应有的权益
B国家对教育非常重视
C政府在炫耀财富
D利于提高教师的积极性
16、教师应当履行义务中,不包括()
A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
B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C尊重学生人格
D定期自费参加继续教育
1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粘液气质类型的特点的是()
A情感发生缓慢,不易外露
B自制力差
C动作迟缓,通事不慌不忙
D能有条理,冷静而持久地工作
18、社会上出现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以及各种消极腐败现场,影响着青少年正确的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的形成,这时教师应该()
A培养学生初步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B逐步使学生养成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法纪观念和文明行为习惯
C引导学生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D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19、《深圳中长期》提出要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下面有关论述不正确的是() A建立工学结合,顶岗学习的人才培养模式
B鼓励高职院校举办附属中职学校
C制定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评估标准,鼓励企业参与建设公共实训基地
D坚持着普惠性和公益性的办学理念
20、徐静立曾说:“教师要了解情况,了解学生个人的情况,了解学生家庭的情况。”苏
霍姆林斯基说:“尽可能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精神世界——这是教师和校长的首条金科玉律。”上面两端论述说明()
A爱国守法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