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的师生关系与其学校适应_邹泓
时间:2025-04-06
时间:2025-04-06
文章编号:1001-4918(2007)04-0077-82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中小学生的师生关系与其学校适应
邹 泓 屈智勇 叶 苑
1
2
1
*
(11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北京 100875;21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所,北京 100875)
摘 要:采用问卷法,考察了小学五年级到初中三年级665名学生的师生关系及学校适应特点。结果表明,在师生关系的亲密性维度,初中三年级显著低于其他3个年级,而在冲突性维度则显著高于其他3个年级;在冲突性维度上,女生得分显著低于男生。师生关系可以归为3种类型:亲密型、一般型和冲突型。亲密型师生关系的学生在学校态度、学业行为和社会行为方面均显著好于一般型和冲突型师生关系的学生;师生关系对学校态度、学业行为和亲社会行为均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学校喜欢和回避对学业行为、退缩行为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关键词:中小学生;师生关系;学校适应
1 问题提出
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基本人际关系,也是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社会关系之一,贯穿于整个教育的始终,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许多研究表明,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发展和减少学生问题行为的关键因素,它有利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养成、学业的提高、智能的培养,以及身心的全面发展,如亲密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儿童形成对学校的积极情感态度,积极参与班级、学校活动,与同学形成积极的情感关系,发展良好的个性品质和较高的社会适应能力
[1~4]
学校适应是近50年来心理和教育工作者研究较多的问题之一。但是学校适应至今没有一个统一
的界定,从相关的研究来看一般用学校态度、学业成绩、社会行为和人际适应等指标来衡量。Ladd等人的研究发现,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校态度(喜欢或逃避)受其学校经历、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的影响。比如,在学校受过同伴欺负的学生明显讨厌和逃避学校,而拥有较多好朋友且朋友关系良好的学生会比一般学生更加喜欢学校生活;讨厌和逃避学校的儿童也更多的表现出情感上的问题(如焦虑)
[8,9]
。最
近已有研究关注了师生关系与学生学校适应的关系,刘万伦以学校喜欢、环境适应和学校适应为指标,考察了师生关系与学生学校适应性的关系,发现师生关系与以上3个指标有显著相关
[10]
;不良的师生关系(如师
生冲突)可能使儿童产生孤独感和对学校的消极情感,在学校环境中与老师同学关系疏远,表现出退
缩、攻击等行为,从而影响其学业行为和成就,进而造成辍学、心理障碍等。以往关于师生关系的研究主要关注师生关系质量的影响因素,而且主要从教师知觉的角度来考察师生关系。比如,Fisher等人研究发现教师的个性与教师对师生交往行为的知觉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
[2][5]
。但是也
有研究发现,学校中的环境变量(如班级环境)与学生的态度、情感有很高的相关,但对学生的行为的解
[7,11]
释率很低(10%以下)。师生关系是学校环境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学生的学校适应的关系怎样呢?因此,本研究深入考察了不同类型师生关系的特点,以及师生关系与学生学校适应之间的关系,以期为揭示师生关系在青少年发展中的作用提供实证依据。
本研究认为,学校适应是学生顺利完成学校任务并良好的度过学校生活的程度,可以用情感、学业和行为(人际关系)三方面的等指标来衡量。本研究
;王耘考察了学生因素对
教师知觉的师生关系的影响,发现学生的年级、性别
和学业成绩均对师生关系质量有显著的预测作用。但是,有研究者认为,学生对师生关系的评价更能体现学生的感受,与学生心理行为的发展有更密切的关系。
[7]
[6]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05JJDXLx001).
作者简介:邹泓,女,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教授.E-mail:hongz@http://www.77cn.com.cn
选择学校态度(情感变量)、学业行为和社会行为三个变量作为学校适应的指标。本研究假设,师生关系与学生学校态度、学业行为和社会行为之间存在以下关系:师生关系对学校态度、学业行为和社会行为都有直接的预测作用,但对学校态度的直接作用大于对学业行为和社会行为的直接作用,学校态度在师生关系和学业行为、社会行为之间存在部分的中介作用。学校态度在师生关系和学业行为、社会行为之间存在部分的中介作用。
分。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和项目信度(VPdf=3186,GFI=0193,TLI=0193,CFI=0194,REMSA=0106),各项目的
因素载荷均在0140以上。三个维度的Cronbach.sA信度系数均在0185以上。各维度之间为正相关,系数在0174~0176之间。
¼社会行为提名问卷:修订了Rockhill和Asher(1992)编制的社会行为风格问卷(socialbehavioralstylequestionnaire)。问卷包括12个项目,测量儿童的3种行为特点:亲社会行为、攻击行为和退缩行为。让被试在全班同学的名单中提3个最符合某一行为特点的同学,不用排序,被提名一次记1分,然后把被试3类社会行为的得分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标准化。标准化后,正分数表示此类行为频率高于班级平均水平,得分越高说明这类行为越多;负分数表示此类行为频率低于班级平均水平,得分越低说明这类行为越少。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问 …… 此处隐藏:9918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下一篇:流量测量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