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中国现代教育的萌生

时间:2025-04-20

《中国通史》讲解资料,预习、上课、考前复习资料

第十章 中国现代教育的萌生一、教会教育 二、洋务教育 三、维新教育

《中国通史》讲解资料,预习、上课、考前复习资料

一、教会教育

(一)传教士东来 (二)近代第一所在华兴办的教会学校——马 礼逊学堂 (三)教会学校的发展概况 (四)教会学校的教学 (五)教会对中国教育的影响

《中国通史》讲解资料,预习、上课、考前复习资料

(一)传教士东来

传教,就是用十字架与圣经和平地征服世界。 传教士来到中国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传教, 并不是为了传播科学文化。 中国也开始由以民族文化为中心的封闭型向 与世界文化交流的开放型转变。

《中国通史》讲解资料,预习、上课、考前复习资料

(二)近代第一所在华兴办的教会学校 ──马礼逊学堂

最早在中国兴办教会学校可追溯到1594 年葡萄牙殖民者在澳门建立的圣保禄学院, 但它主要是培训西方传教士的。19世纪初, 基督教伦敦会派遣马礼逊(Robert Morrison)到东方传教。1818年,马礼逊在 马剌甲创办英华书院,面向当地华人教学, 并于次年完成了《圣经》新、旧约全书的中 文翻译工作。尽管英华书院不是设在中国本 土,但它是第一个面向华人的新式学校,有 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国通史》讲解资料,预习、上课、考前复习资料

1834年,马礼逊在澳门去世。1836年, 在广州的西方人发起成立了“马礼逊教育 会”。1839年底,被命名为“马礼逊学堂” 的中国第一所西式学校在澳门正式开学,主 持校务者为美国人勃朗(W.R.Brown)。第 一批共招收 6名学生,都是穷人子弟,我国 最早的留美学生容闳和第一个西医黄宽就在 其中。英国侵占香港后,马礼逊学堂也于 1842年迁到香港。课程有国文、英文和算术, 后增代数、几何、地理、历史、生理、音乐 等,它开创了教会在华办学的先声。

《中国通史》讲解资料,预习、上课、考前复习资料

(三)教会学校的发展概况

早期的教会学校仅限于开放的通商口岸, 规模很小(学生几人至几十人),附设于教 堂中,且多是小学程度,招生对象多为穷苦 教徒子弟或无家可归的乞丐。较著名的除马 礼逊学堂外,还有天主教在上海办的徐汇公 学(1850年),长老会在宁波办的崇信义塾 (1845年),公理会在福州办的格致书院 (1853年)等。

《中国通史》讲解资料,预习、上课、考前复习资料

值得特别提出的是,1844年英国东方女 子教育协进社会员爱尔德赛在宁波办的女子 学校,是西方人在华创建女子学校之始。课 程有圣经、国文、算术等,还学习缝纫、刺 绣。1851年美国圣公会在上海办的文纪女塾 (圣玛利亚女校前身),上午学浅易的《圣 经》和《四书》,其余时间学习纺织、缝纫、 烹调、园艺等。

《中国通史》讲解资料,预习、上课、考前复习资料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传教士获得在内地 传教的权利,教会学校迅速扩大,北京也出 现了教会学校,如1864年建立的育英学堂和 贝满女学堂。到70年代,已有少量教会中学 出现,如山东登州

文会馆,前身是1864年美 国传教士狄考文创办的蒙养学堂,1877年升 格。教会学校的招生对象,也由主要收容贫 穷子弟转向注重吸收富家子弟特别是新兴买 办阶级子弟入学。

《中国通史》讲解资料,预习、上课、考前复习资料

19世纪末,随着列强对华侵略的加深,教 会学校更加发展,到1899年增至2000所左右, 学生达 4万人以上。一些学校后升格为大学, 比较著名的有苏州的博习书院(1901年改为东 吴大学),上海的圣约翰书院(1905年改为圣 约翰大学),广州的格致书院(1916年改为岭 南大学),还有杭州之江大学、武昌华中大学 (1910年)、南京金陵大学(1910年)和金陵 女子大学(1915年)、北京燕京大学(1916年) 等。民国初年,国立大学有3所,私立大学有 5所,而教会大学有14所,可见当时中国高层 次教育事业的优势为外国人所把握。

《中国通史》讲解资料,预习、上课、考前复习资料

(四)教会学校的教学

教会学校的办学因国别、教派和程度、 专业的不同,教学内容也有差异。就中小学 程度的学校而言,总的来看课程可分为三类: (一)宗教课 (二)传统的中国经学课 (三)近代的科学文化课

《中国通史》讲解资料,预习、上课、考前复习资料

第一类是宗教课,通常都是教会学校的主 课。学《圣经》及各种宗教书籍、教义,还要 参加宗教仪式和宗教集会,以及教会组织的传 教活动。宗教课不及格不能升级,违犯教规者, 轻则体罚,重则开除,甚至还要追缴学杂费。 许多学校诱迫学生信教,对不入教的则多方歧 视。

《中国通史》讲解资料,预习、上课、考前复习资料

第二类是传统的中国经学课。请一些信教 的旧儒生讲课,从《三字经》读起,一般都要 读完《四书》,女校则读《女儿经》。开设传 统经学课原本是为了培养学生基本的中文能力, 后来也是为了更好地将宗教奴化教育与旧的封 建礼教相结合,这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结成 反动同盟的体现。

《中国通史》讲解资料,预习、上课、考前复习 …… 此处隐藏:1208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第十章中国现代教育的萌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Copyright © 2023-2025 学科文库 版权所有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5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