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地球化学复习总提纲(11)
时间:2025-07-11
时间:2025-07-11
石油地球化学提纲
2.生物降解作用和水洗作用
水洗作用是指地下水把溶解的分子氧和微生物带入油藏并运移到油水
界面附近,在这种条件下,好氧的生物处于优势地位,但同时油气藏中
极性分子不断溶解在地下水中被带走
3.氧化作用
4.气侵或脱沥青作用
第十章 油气地球化学的分析方法
气相色谱法:一般用难以挥发的高沸点固定液或固体吸附剂作固定相,用氮、氢或氦
等气体作载气,携带溶质作为流动相,由于固定相分子和溶质分子之间
作用力大小、形质不同,决定了固定相对样品中各组分吸附和溶解能力
的差异。从而达到分离效果。
第十一章 油源岩评价
烃源岩:是指能够生成具有工业价值油气流的岩石
潜在烃源岩:是指能够生成但尚未生成具有工业价值油气流的岩石。
有效烃源岩:是指已经生成并排出具有工业价值油气流的岩石
烃源岩有两类:一类是细粒碎屑岩,泥岩,页岩;另一类是碳酸盐岩。
烃源岩评价主要包括两大方面:
(l)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评价,如有机质的丰度、类型和成熟度;
(2)烃源岩的生烃能力定量评价,如生烃强度、生烃量、排烃强度,等。 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是指单位重量的烃源岩中有机质的百分含量。常用有机碳含量、
氯仿沥青“A”、总烃、岩石热解参数来加以评价。
有机质的类型
石油地球化学提纲
有机质的成熟度
Q—烃源岩生烃量;
H—烃源岩厚度; Q H S Corg K Dorg
ρ—烃源岩的岩石密度;
S—烃源岩的分布面积
Corg—烃源岩的残余有机碳含量(%);
Dorg—有机碳的产烃率(kg/t);
K—有机质的恢复系数;
第十二章 油源对比
油源对比的定义:指在综合地质和地球化学资料的基础上,建立油、气与烃源岩的成
因关系
原理:其实质是运用有机地球化学的基本原理,合理地选择对比参数(指标)来研究
石油、天然气、烃源岩之间的相互关系
基本依据:同源的油气及油、气与其母岩之间的化学组成相似性,不同源的油气则有
较大的差异。
油源对比的主要对象:源岩中不溶的干酪根,可溶的沥青以及聚集圈闭中的石油、凝
析油和天然气。
选择参数的原则:应选择那些在油气形成过程中相对稳定并具明显结构特征的有机化
合物。主要是生物标志化合物。
上一篇:新生儿气胸床旁胸片特征分析
下一篇:实体墩台作业指导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