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告模式论文公允价值计量论文资产减值会(4)
时间:2025-07-08
时间:2025-07-08
财务报告模式论文公允价值计量论文资产减值会计计量论文
为:公允价值计量参考市场参与者估计;资产减值会计计量参考特定主体估计。
3.公允价值计量与资产减值会计计量分离的影响
公允价值计量与资产减值会计计量采用不同的标准,一方面是概念的演绎不彻底,另一方面二者的分离也提高了准则的复杂性,同时给准则的执行也带来了较大难度。
三、公允价值计量与资产减值会计计量的统一
公允价值计量与资产减值会计计量的根本区别在于估计时所站的角度及由此产生的估价假设不同。公允价值计量从市场参与者的角度估计,资产减值会计计量则从主体管理者的理性决策出发,即本质上是站在主体自身的角度估计。从财务报告的“价值观”看,公允价值计量更恰当。原因如下:
(1)从概念层面看。站在主体自身的角度估计的资产减值会计计量,没有提供一个价值计量的中立基础。而基于市场参与者角度的公允价值计量为基于“价值观”的财务报告提供了一个中立基础,市场是资产和负债价值的最终裁定者。在有效市场中,市场所形成的估计不仅是无偏的, 而且是无误的,因此为了避免公允价值计量带来的负面影响,应当通过确认和计量的分离来限制公允价值计量的使用。
(2)从执行层面看。在资产减值会计计量中,即使资产存在市场价值,也需要从自身主体出发估计其持续使用中的价值,特定主体估计和市场一致估计是并列的。而在公允价值计量中,通常只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