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汞曲线在特低渗油藏储层分类中的应用
时间:2025-07-09
时间:2025-07-09
根据实验分析,结合录井、试采等成果,对南泥湾油田长6储层进行分类研究和综合评价,认为长6储层以低孔-特低渗为主,微观结构以中孔细-小孔细组合为主,孔喉结构特征对储层渗透性有决定性影响。储层渗流能力主要由比较大的孔隙提供,对本区长6储层的评价表明,本区长6储层可以分为Ⅰ、Ⅱ、Ⅲ类,并以Ⅰ类、Ⅱ类储层为主,其中Ⅰ类储层的孔喉结构优于Ⅱ类,渗流能力也好于Ⅱ类。
第 l 2卷第 3期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1 0 0年 6月
压汞曲线在特低渗油藏储层分类中的应用王维喜曹天军朱海涛 z( .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 7 6 0;. 1陕延 10 0 2西安石油大学,西安 7 0 6 ) 10 5摘要:据实验分析,合录井、采等成果,南泥湾油田长 6储层进行分类研究和综合评价,为长 6储层以根结试对认
低孔一低渗为主,观结构以中孔细一孔细组合为主,喉结构特征对储层渗透性有决定性影响。储层渗流能力特微小孔主要由比较大的孑隙提供,本区长 6储层的评价表明,区长 6储层可以分为 I、Ⅲ类,以 I类、 L对本Ⅱ、并Ⅱ类储层为
主,中 I储层的孔喉结构优于Ⅱ类,流能力也好于Ⅱ类。其类渗关键词:汞曲线;渗透油藏; 6储层;类评价压低长分中图分类号:E1 2 T 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6 3 1 8 ( 0 0 0一 0 8 0 17— 9 0 2 1 )3 O 1— 3
众所周知,渗、低渗只是相对概念,中所低特文提到的特低渗储层是根据赵靖舟提出的分类方法 . 将渗透率为 5 ̄ 0 ̄ O l . 0 1 ̄ l x O I定义为低渗储层 . z m1x O - x O I 义为特低渗储层。 O l ̄ l l m定 x
过压汞法取得的毛管压力资料是孔隙结构分布的主要来源。能够表征储层孔隙结构特征的毛管压力曲线的定量特征参数有:驱压力、排中值压力、中值半径和最大连通孔喉半径等,而这些参数直接反映了储层储集性能的好坏[] 5 - 7
前人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长组孑隙结构在延 L纵向上的变化受沉积条件的影响。印证了延长组沉积相的演化 _而油水分布随孔隙结构的变化而变 l,
排驱压力 ( )指孑隙系统中最大连通孑隙喉 : L L道所对应的毛细管压力。该压力越低 .石渗透性越岩
化。在同一地区。不仅不同层的砂岩存在不同的油水关系,即使是同一层砂岩,油水界面亦是不均一其的,甚至可以出现自上而下随孑隙结构变好,油情 L含
好,大喉道半径越大,最储层储集性能越好;反之,该压力越高,层储集性能越差。
储
中值压力 ( )非润湿相饱和度为 5%时所对 : 0应的毛细管压力。P越小,钔反映岩石的孔喉半径越大,其渗透性能就越好。
况变好的现象[ 因此,压汞法毛管压力曲线研 ]用究油层孑隙结构特征。仅是认识低渗油层的重要 L不
方法,也可以客观、确的反映特低渗储层的本质以准及对其进行合理的分类评价。
中值半径 (卯: R )与饱和度中值压力相对应的孔喉半径。可近似地代表样品平均孔喉半径的大小。它 最大连通孔喉半径尺:与排驱压力相对应的孔喉半径,为非润湿相驱替润湿相所经过的最大连通喉道半径
1理论基础及主要参数 油气藏形成过程是油气运移的驱动力 (主要是浮力 )不断克服毛管压力而排驱水达到平衡的过程 . 由于储层中流体渗流的基本空间是毛管,因此研究
由于在实验室中每块样品只能代表该油藏中某点的特征,因此要把具有相同性质的毛管压力曲线
油气水在毛管中出现的特性就显得十分重要。油气水分布的现状是驱动力和毛管压力相对平衡的结
平均 (即还原 )为一条代表油藏特征的毛管压力曲线,能有利于反映储层的储集性能。才
果,因此把毛管力与润湿相 (或非润湿相 )流体饱和度的关系曲线。为毛管压力曲线。它不仅是孔称
2实例分析 根据南泥湾油田区内样品的压汞分析资料综合分析表明,本区渗透率与孑隙结构相关性较好, L见表1。
喉半径分布和孔隙体积的函数,是孔喉连接方式也的函数:更是孔隙度、渗透率和饱和度的函数。而通收稿日期: 0 0 0一 6 2 1— 1 O基金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0 7 A 7 O ) 2 0 B B1 B 5
作者简介:王维喜 (9 8 )男,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究方向为石油地质及勘探开发。 16一,延研
1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