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生理学第二章 肌肉的活动
时间:2025-07-13
时间:2025-07-13
运动生理学教学教案
第一章 骨骼 肌机能本章主要阐述骨骼肌的收缩 过程、 过程、收缩形式以及收缩类 型与运动能力的关系。 型与运动能力的关系。
运动生理学教学教案
第一节 肌肉收缩
运动生理学教学教案
一、肌肉的特性物理特性:伸展性、弹性和粘滞性。 物理特性 伸展性、弹性和粘滞性。 伸展性 生理特性 1、兴奋性:指在刺激作用下产生兴奋 、兴奋性: 的特性。 的特性。 2、收缩性:指兴奋时能产生缩短反应 、收缩性: 的特性。 的特性。
运动生理学教学教案
二、神经-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 神经 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传导:指信息在同一细胞上的传送。 传导:指信息在同一细胞上的传送。 传递:指信息在可兴奋细胞间的传送。 传递:指信息在可兴奋细胞间的传送。
运动生理学教学教案
1、神经-肌接头的形态 、神经 肌接头的形态 结构 由三部分组成: 由三部分组成: (1)运动神经末梢 ) 即轴突末梢的膜, 膜:即轴突末梢的膜 接头前膜。 接头前膜。 (2)间隙:20nm )间隙: (3)终板膜:肌细 )终板膜: 胞膜的特化部分, 胞膜的特化部分 接头 后膜。 后膜。 AP 囊泡 ACH 倾 囊式释放约10 囊式释放约 7个ACH 分子 与终板膜上受体 结合 发挥效应
运动生理学教学教案
运动生理学教学教案
2、神经-肌接头的兴奋传递过程 、神经 肌接头的兴奋传递过程 轴突膜Ca 神经细胞兴奋 轴突膜 2+通道开 囊泡前移与膜融合, 放 Ca2+内流 囊泡前移与膜融合,释 放递质Ach Ach 与终板膜上 与终板膜上AchR结 放递质 结 合 受体蛋白质分子构型改变 终板膜 终板膜去极化( 对 Na+、K+通透性 终板膜去极化(终 板电位)产生AP并在邻近膜传导 板电位)产生 并在邻近膜传导 AP 肌细胞收缩
运动生理学教学教案
3、兴奋传递特点 、 化学传递 单向性传递 时间延搁 易受药物及其它因素的影响
运动生理学教学教案
三、肌肉的收缩功能(一)骨骼肌的结构 肌纤维 肌束 肌肉 肌内膜) 肌束膜) 肌外膜) (肌内膜) (肌束膜) (肌外膜) 含大量肌原和丰富的肌管系统
运动生理学教学教案
1、肌原纤维 、 和肌小节( 和肌小节(微 细结构) 细结构) 相邻两条Z 线间的肌原纤 维称为肌小节。
运动生理学教学教案
2、肌管系统 、 指包绕在 每一条肌原 纤维周围的 膜性束管状 结构。 结构。 横管系统 纵管系统 三联管
运动生理学教学教案
横管系统(T管基膜) 横管系统 将肌细胞兴奋时出现在细胞膜上的电变化传 入细胞内部。 纵管系统(L管、肌浆网) 纵管系统 通过对Ca2+的贮存、释放和再积聚,触发肌 小节的收缩与舒张。 三联管 把细胞膜的电变化和细胞内的收缩过程衔 接起来的关键部位。
运动生理学教学教案
(二)骨骼肌的 收缩机制及其控 制 肌肉收缩时是 什么力量促使细 肌丝向粗肌丝滑 行,如何把这些 过程与肌细胞膜 的兴奋过程联系 起来? 起来? 滑行理论
运动生理学教学教案
1、肌丝的分子组成 、 (1)粗肌丝:肌
球蛋白(200~300个) )粗肌丝:肌球蛋白( 个 有螺旋结构的尾( 线 有螺旋结构的尾(M线) 球状膨大的头(横桥) 球状膨大的头(横桥) 肌动蛋白 (2)细肌丝 原肌球蛋白 ) 肌钙蛋白
运动生理学教学教案
运动生理学教学教案
(3)各组成蛋白质的结构及功能 ) 肌球蛋白 横桥功能 A、有ATP与结合位点,具ATP酶 与结合位点, 、 与结合位点 酶 活性。 活性。 B、在一定条件下可和细胞丝上肌 、 动蛋白质发生可逆结合。 动蛋白质发生可逆结合。
上一篇:后勤集团见面交流会策划书
下一篇:园林绿化种植工程施工方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