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割据与分立
时间:2025-07-11
时间:2025-07-11
第11课 割据与分立
前言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基本特征是封建国家分 裂和民族融合。 政治上,政权更迭频繁,战乱迭起,阶级 矛盾、民族矛盾、统治阶级矛盾交织。 经济上,江南经济开发,南北经济趋向平 衡,经济格局开始变化。 民族关系上出现了空前规模的民族大迁徙 和大融合。
秦汉建立大一统帝国,为何三——五世纪中国再 次陷入分裂局面?(探索与争鸣) (1)西周分封制的长期影响在汉代还未消亡; (2)地区差异造成的地方意识——南北方经济文 化差异。(自然经济) (3)地方势力的恶性膨胀——东汉豪强地主势力 膨胀,掌握强大的军事实力和自给自足的经济资 源,与丧失控制力的统一王朝分庭抗礼,形成分 裂割据势力; (4)衰弱的中央政府丧失对地方的控制——东汉 末年外戚、宦官、士大夫等多支政治力量相互角 逐,皇权衰微; (5)周边少数民族迁入内地建立政权——五胡入 主中原
一、三国鼎立 (一)三国鼎立形成的背景: 东汉末年地方豪强势力膨胀,皇权衰弱,军 阀割据混战。 看地图:曹操占据兖豫二州、刘表占据荆 州、孙策占据江东、袁术占据扬州、韩遂、 马腾占据凉州、公孙度占据辽东 军阀混战的影响:经济破坏,生灵涂炭(白 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二)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过程 三国鼎立形成过程综述: 第一步:200年官渡之战,曹操打败袁绍,统一 北方 第二步:208年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 成奠定基础 第三步:曹丕、刘备、孙权各自称帝,三国鼎立 局面形成 三国鼎立结束过程综述:(三家归晋) 曹魏灭蜀——西晋代曹魏——西晋灭吴,统一
阅读材料归纳曹操的谋略: 材料一:“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畜军资, 如此霸业可成。” ——《三国志》卷一二《毛玠传》 材料二:“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秦人以 急农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代之良式 也。” ——《晋书》卷十六《食货志》 材料三:“今天下得,无有至德之人,放在民 间?……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 而有治国用兵之术。其各举所知,勿有所遗。” ——《魏书》
1曹操打败袁绍统一北方: 条件(曹操的谋略): 政治上:1) “挟天子以令诸侯” ,196年将 汉献帝迎至许县,取得政治上的优势 2)广招天下真才实学之士(唯才是举) 经济上:实行屯田,努力发展辖区经济 军事上:200年官渡之战,击败袁绍(前三者 加火烧粮仓是获胜原因)
补:评价历史人物 (1)中国传统标准,看
名家史论 ——曹操 是奸臣 诸葛亮是忠臣 (2)唯物史观的标准:看课本37页——曹 操是个具有雄才伟略的政治家、文学家 (3)注意区分文学作品与史学著作的区 别 《三国演义》《三国志》
2. 赤壁之战:208年 (1)背景: 1)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曹操统一北方后,于 208年率军南下,企图一举歼灭孙、刘,平定天下。 2)刘备、孙权联合抗曹 A刘备三顾茅庐,获诸葛亮辅佐。诸葛亮建议刘备谋取荆 州、联吴抗曹,为刘备日后发展奠定基石。 B孙权在周瑜、鲁肃等人辅佐下,在江东发展。面对曹操 南下局势,同意联合抗曹 (2)结果:A 火烧赤壁,曹操北还,再也无力南下 。 B 刘备进占四川(益州)(趁机占据荆州大部取得了 立足之地 ) C孙权进一步扩展了东南的辖区 (3)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
3.三足鼎立的形成: 220年,魏——曹丕废汉建魏,定都洛阳, 史称“曹魏” 221年,汉——刘备 成都, “蜀汉” 229年,吴——孙权 建业(南京), “孙吴”注意:三国两晋南北朝重要特征: 政治——国家分裂,战乱频仍 经济——南方经济发展 民族关系上——民族融合加强
(三)三足鼎立形成的原因 1.三分天下的原因 (1)直接原因:赤壁之战后三方实力趋于均衡,各个 地区封建经济发展、 三国鼎立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各个地区封建经 济的发展,导致了分裂倾向的加剧。长江流域上下游几 个区域的封建经济,发展到了勉强可以自给和彼此均衡 的程度,给南方孙、刘的割据提供了物质基础。而同一 时期北方的国家则由于社会经济受到割据混战的严重摧 残,无力消灭南方的国家,以统一全中国。 ——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 (2)主要原因:东汉皇权衰落,豪强势力恶性膨胀, 形成军阀割据混战局面,其中三支力量脱颖而出,彼此 实力趋于均衡。
(四)三足鼎立形成的评价(地位): A三分天下是历史的进步:与汉末八方割据、连年混战 相较,三足鼎峙的局面对社会的安定、经济的恢复、人 民的安居乐业更为有利。 B三分天下只是短暂的势力均衡,处于东汉末年军阀割 据混战与西晋统一之间的过渡期,随着均势被打破,
新的统一趋势必会随之出现。
原因: 1)三方发展不平衡:某方因各种有利因素而获得长足 进展后,均势就会被打破,新的统一趋势随之出现,其 后的三国归晋体现了这一趋势。 2)人民渴望统一:分裂割据对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造 成危害,民心总是渴望在中央政府强有力的控制下,
避 免战乱,获得一个稳定而安全的生活环境。因此,要求 统一的呼声越来越强烈。 3)区域经济发展:缩小了地区间的差异,为新的统 …… 此处隐藏:1093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下一篇:北京市2009年水资源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