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西北地区的的重点问题与区域)
时间:2025-07-11
时间:2025-07-11
《西北地区 的重点问题与区域》
一、西北地区的重点问题
1、西北内陆大陆性特征显著: ①气温:夏季高温,冬季寒冷,气温年较 差大。 ②深居内陆,距海洋远,降水少。 2、新疆的黑白战略: “黑”—石油 “白”—棉花:光热条件好,绿洲灌溉水源 条件好,较适合棉花生长,棉花质量高。
3、国土整治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保护水源;防止沙漠化(保护草场,植树 种草)
4、制约西部经济发展的不利自然条 件:水源。根本措施:植树种草,退耕还牧, 退耕还林。
5、西部地区的优势与劣势:
(1)优势: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有丰 富的动能资源、多种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 特别是煤、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以及农牧 资源、旅游资源极为丰富。 (2)劣势: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风沙大, 盐碱重,水土资源分配不均衡;交通不便, 经济、文化、技术落后,信息较闭塞;生态 环境脆弱。
6、西部大开发
(1)目的:为了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发 展,中国政府将继续坚定不移地实施西部大开 发——这一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难度最大的开发 战略,以确保西部近4亿人民过上富裕生活。《西 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中提出要基本解决西 部地区贫困人口温饱问题,遏制西部城乡居民收 入与全国差距扩大的趋势。 (2)范围:中国西部地区包括12个省市区(陕、 甘、宁、新、青、川、滇、黔、渝、藏、桂、内 蒙古上),面积685万平方千米,占全国的71.4 %,人口3.67亿。
(3)时间: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等原因,发展相 对落后。中国绝大多数的贫困人口都生活 在西部。西部大开发于2000年开始启动, 国家投巨资建设西部,把西部的资源优势 转化成经济优势,促进西部经济发展,提 高人民生活水平。
(4)重点:①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是西部开发的根本任务(分析:西部地区荒漠化、 水土流失、草地退化、森林破坏等生态环境问题 比较突出);②以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交通运 输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重 点,加强基础设施和重大工程建设(分析:西部 地区的基础设施比较薄弱);③依托交通、能源、 技术等综合条件较好的重点地带和重点城市,发 展有资源优势和特色的产业(分析:如优势矿产 -石油天然气开采及加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农 牧产品加工业、特色旅游-民族风情与雅丹地貌, 等等)。
二、西北重点区域:新疆(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
1、地貌特征:三山夹两盆-高山、荒漠和绿洲
新疆位于我国西北边睡的新疆维吾尔自治 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这里是一个以维 吾尔、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
新疆境内高山与盆地相间分布,雄伟 的天山山脉横亘在新疆中部,南北两侧分 别是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通常把天 山北面称北疆,天山南面称南疆。 新疆由于远离海洋,周围又有高大山脉 环抱,来自海洋的气流不易到达,所以新 疆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在盆地边缘的山 前平原和部分沿河地区,分布着星星点点 的绿洲,它们的水源主要来自山区降水和 冰雪融水。盆地内部因蒸发强烈,地表水 难以保存,大部分地区成为植被稀少的荒 漠,人迹罕至。
2、富有特色的绿洲农业新疆有大小数千个绿洲,是最主要的农业生产基 地。这里夏季高温,光照充分,昼夜温差大,适合多 种农作物的种植。在水源丰富的绿洲地区,人们修建 引水渠、灌渠、坎儿井等水利设施,发展了特色鲜明 的灌溉农业。小麦、玉米、高粱等是这里的主要农作 物。 基于特有的光热条件,棉花、甜菜和多种瓜果成 为新疆绿洲的特色农产品。它们以产量丰富、品质优 良而闻名全国。发挥这些名优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 是新疆绿洲发展特色农业的希望所在。
夏季热量充足、光照强烈,有利于瓜果 着色。新疆的红色系列——西红柿、石榴、 枸杞等特别有名。夏季昼夜温差大,有利 于瓜果和糖料作物的糖分积累,所以新疆 的瓜果特别甜。夏季炎热干燥的气候和稳 定的灌溉水源,使新疆成为我国优质棉花 生产基地。
坎儿井工程示意图
坎儿井由直井、暗渠、明渠、蓄水池几部分组成。直 井又叫工作井,在开掘和修理时用来出土和通风。暗渠为 输水道,使地下水由地下流出地面。暗渠同明渠接头处的 蓄水池,为蓄水用,又可减缓暗渠水流的冲力。
3、新疆的水资源问题与对策(1)问题: 目前,在新疆的一些绿洲地区,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 发展,生产和生活用水量猛增。现有的引水手段,已经不能满 足人们正常生产和生活对水的需求。如何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已成为当地普遍关注的问题。(2)对策: ①应该维护和修建更多的坎儿井灌溉工程;②大力建设水 利基础设施,如跨流域调水、水库等;③运用先进的打井技术, 大力开采利用地下水资源;④积极采用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 发展节水农业;⑤改变农业种植结构,增加用水少、经济价值 高、产量高的作物的比重;⑥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上一篇:消防森林环境考试卷
下一篇:第11课 割据与分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