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热电企业的内部管理创新
时间:2025-04-19
时间:2025-04-19
浅谈热电企业的内部管理创新
城市热电联产属于能源的阶梯利用,而能源综合利用效率较高,通过热电联产实现集中供热的综合热效率可达80%,而分散的小型锅炉的热效率仅50%左右。推进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是国家能源合理分配和利用的一项重要措施,已列入国家发改委鼓励发展项目,同时也是城市能源建设的一项基础设施,是城市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国家积极鼓励推进发展热电联产,如颁布的《大气污染防治法》、《节约能源法》、《关于发展热电联产的规定》、《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等明确提出要求发展城市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它是实现城市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欧洲的热电联产始于19世纪70年代末,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所占能源的比重显著提高,为促进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升以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作出了卓越贡献。而我国的热电联产始于建国初期,在改革开放之后取得了很大进展。与国外热电企业相比,我国的热电企业发展起步较晚,且内部管理水平相对粗放。近年来,由于世界能源紧张,尤其是煤、油价格飚升,使热电企业成本大增,热电企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甚至亏损,难以维继。为了提高我国热电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充分发挥热电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热电企业亟待从内部管理上进行创新。本文以合肥热电集团为例,分析热电企业发展中面临的困难,探讨热电企业如何在内部管理上进行创新。
一、合肥热电集团概况
2007年11月28日,作为合肥市第四家公用企业——专业从事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的合肥热电集团在整合合肥市供热企业的基础上正式登记注册成立。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合肥热电集团现注册资本5.39亿元,总资产近20亿元,在职员工约900人。企业拥有合肥市燃料总公司、合肥天源热电有限公司、合肥众诚热电有限公司、安徽安能热电股份有限公司、合肥东方热电有限公司五个子公司,拥有工程、设计、储运三个分公司,管网运行公司、营销公司、后勤服务中心三个二级机构。合肥热电集团公司主营电力、蒸汽的生产及销售;城市热力、煤气、供水管网的设计、生产、销售、安装、维修。合肥热电集团装机容量75兆瓦,供热能力1050吨/时,供热主管网长度达280公里,供热范围为312国道以北,覆盖合肥城市区域80%左右。2010年公司销售蒸汽141.2万吨,发电量1.37亿千瓦时。蒸汽供应主要以医院、宾馆、办公写字楼和民用住宅为主,并为各类用户提供采暖、制冷、热力供应等多项服务,同时,蒸汽供应还广泛应用于食品、轻纺等各类工业、商业。截至2011年,合肥热电集团服务的居民用户有7万多户,工商业用户300多家,蒸汽服务各类用户建筑面积超过1600万平方米。在合肥市推进“工业立市”战略的大背景下,合肥热电集团致力于打造合肥市绿色环保及循环经济产业的企业名片,为合肥市城市环境的改善作出了卓越贡献。
二、合肥热电集团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