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平脉辩证新探

时间:2025-07-07

维普资讯 http://www.77cn.com.cn

第 6卷

第 4期

中国医药学报ACTA圳 EDI cA¥] CA NI

Vo .6 NO’] .4 Au u t 1 51 g s, 9

1 9年 8月 91

《伤寒论》平脉辨证新探柯雪帆

(海中医学院,上海 2 0 3 )上 0 0 2

撮一

平脉辨证是中医认识疾病本质的过程,是辐

化,不能再用原方治疗。桂枝汤证的禁忌脉为浮紧,见 1条。 6 伤寒论其他汤证的脉象也可使用上述

床立法论治的依据本文从一证多脉分析法、证似酥异对比法、证歧脉同辨异法,危重症靛关键脉象提示法等四个方面。对伤寒论》乎脉辨证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方法加以分析。如麻黄汤证的典型脉为浮紧, 见 4条,4条、 5祭。可见脉为浮敖或单浮 6 7 5脉,见 3条,4条、 5条、 6条、2 2、2 5 7 9 1 2 3条 3条。麻黄汤证的禁忌脉为尺中迟,见 5条’淀 0脉,见 9 2条、 3 1。麻黄汤证一有变异便 0条

主|询

伤寒论

脉诊

1 8年垒国仲景学说讨论会上任应秋发表 92的《寒论脉证再探讨一文中明确指出,乎 伤脉辨证是贯通于垒论的指导思想,从而确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本文按照任氏当年未尽 之意,“证以识脉”。“因脉明,“从证从而认识疾病的本质,据以立法论治,从辨证的角度,将仲景平脉辨证这一基本大法,分为一

不宜再用麻黄汤,所以投有变异脉。大青龙汤证的典型脉为浮紧,见3条’变异脉为浮缓, 8见 3条’禁忌脉为微弱,见 3条。原文虽无可 9 8见脉的记载,但浮数脉可以认为是大青龙汤证 的可见脉。大承气汤证的典型脉为沉实,见

证多脉分析法、证似脉异对比法、证歧脉阿

2 9、3 4 4条 9条。可见脉为滑敷,见 2 6 5条提示有宿食。变异脉较多:迟脉,见 2 8条,脒 0滑而痍,见 2 4,宜改用小承气汤’弱脉, 1条见 2 1,宜改用小承气汤’浮数脉,见 2 7 I 5条 5条

辨异法与危重症候关键脉象提示法等四种具体方法加以论述。一

证多脉分析法

弦脉,见 2 2。

禁忌脉为涩脉,见 2 2、1 1条 1条 24条。四逆汤类证的典型脉有二:沉脉,见 9 2条、 3 3,微脉,见 3 5、 3 7、 3 4、 2条 1条 1条 8条 3 9与 3 0。可见脉为弱脉,见 3 7条,证 8条 9条 7情较轻,无脉则证情较重,见 3 5条。变异脉 1有浮而迟,为真寒假热之象,见 2 5。文未 2条原

在伤寒论中,一个主要汤证往往牵涉

到多种脉象。如桂枝汤证彖文中有浮、缓、 洪、太,虚,弱,迟,数,紧等九种脉象。这些脉象各有辨证意义,经过分析,对桂枝汤证的认识更为全面。这许多脉象的辨证意义一般可分为四类:一是典型脉。桂枝汤证的典型脉为浮缓,见 2, 24。二是可见脉,即虽非典型条 4条但可能出现的脉象。在桂枝汤证中可见脉较多,如浮弱,见 4条,浮数,见 5条}浮虚, 2 7 见 2 0,单浮脉,见 4条、 26。三是变异 4条 5 7条脉。出现这种脉象证情已有一定的变化,但变化不大,仍可用原方或略作加减。桂枝汤证的变异脉有洪大, 2条,迟脉, 2 4条。四是见 5见 3禁忌脉。出现这种脉象提示证情已有质的变

载禁忌脉,提示四逆汤只要见少髓证候便可应用,不必等待出现沉微等严重的脉象才用。(限于篇幅,各种脉象的机理未作详细的分析。)

证似脉异对比法对比是中医辨证论治的一种重要方法,在伤寒论平脉辨证中也很常用。在见症相似的情况下,脉象成为重要的鉴别点。细分之有( 1 5 8 总 9)

维普资讯 http://www.77cn.com.cn

中国医药学报

明比、暗比和综合比三种。太阳病韧起,脉缓者为中风,见 2条,脉

较法中的主要内容。证歧脉同辨异法不同的证候却出现相同的脉象,或证虽变而脉尚未变。这就不可拘泥于脉,而是从证以

紧者为伤寒,见 3条。第 4以脉静与脉数急条区别传经与不传经。2 2 1条重症大承气汤证,以脉弦与脉涩判别其不同预后。 3 5脉绝之后, 1条脉搏恢复,以脉暴出还是脉微续估计其不同预

后。些都是明比,对照清楚,这一看就明白。 1

7“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 7条伤之”,一般认为这是一条孤立的条文,实际上是与 16 7条伤寒脉浮滑”的白虎汤证,与 14 7

识脉,这在“伤寒论中并不少见。如 1 2 2条中 3种数脉,其证各不相同。一为中消证有 l内热,所以消谷引食。二为汗多伤阳,胃中虚冷。三为外邪化热,阻滞中焦,虽见数脉不能消谷 ( 2 7与 2 8中,还有 3种证侯也出在 5条 5条现数脉 )。四为表证未罢,里实已成,虽见浮

条“伤寒脉浮虚而涩”的风湿证作对比,这是暗比。再有 3 l“,利、发汗,脉平小烦 9条吐者,以新虚不胜谷气故也”,这条原文看似平淡,实际上是与 3 0“已下断,微欲绝” 9条吐脉 及 3 9条 既吐且利,脉微欲绝”的危重证作 8 .对比。这也是暗比。这样一比,这些条文中所

数脉,仍可攻下。五为攻下后六七日不大便,可考虑瘀血。六为攻下后下利不止而脉数,可

能为热利。再如《寒论中有 6条条文论无伤脉,其证候也各有差异。2 2脉不至,热无 9条有厥,为少阴病中较轻的证候,2 8条脉不至而 9

蕴藏的辨证论治精神就非常鲜明,十分突出。 综合比是一组相似的症状,由于脉象不同面症情各异,脉象成为辨证的要点如少阴、厥阴两篇中以脉论厥的条文有 1条, 9种不同 5弥象。①寒厥或藏 …… 此处隐藏:2435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伤寒论》平脉辩证新探.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