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 宿舍人员分配的问题
时间:2025-07-10
时间:2025-07-10
数学建模 宿舍人员分配的问题
数学建模作业题(一)
摘要:
我们遇到人员分配的问题,我们很自然就会想到人多一方分的多,人少一方分的少。但粗略的分配到底是否公平,我们必须好好考虑一下,本题就是讨论人员分配的公平性问题。依据题中给出的信息、条件,讨论一下到底怎么分配是公平的,本题是关于10个名额的分配问题,分别使用了比例模型、Q值法、d’Hondt法。然后,将名额增至15人后代回上述模型进行检验,发现结论相差不大。得出应将三个模型综合考虑较为合理。即:先用比例法确定基础,然后用d’Hondt法分配,再用Q值法调整。而且我们通过d’Hondt法得出自己的一种方法,即调整其除数以获取合理的分配方案。
一、问题的重述
有这样一个关于选学生委员的问题。学校有1000名学生,235人住在A宿舍,333人住在B宿舍,432人住在C宿舍。学生们要组织一个10人的委员会,怎样公平合理的分配各宿舍的委员数。再进一步讨论验证:如果人数增至15人,用之前使用的方法还公不公平。
二、问题分析
首先建立一个比例加惯例模型,然后因为A,B,C宿舍的人数都不是整百,是无规律不成比例的,所以在题(2)中用Q值法进一步讨论分析,最后用d’Hondt进行比较。
三、模型假设
(1)各个宿舍相互独立互不影响,且始终人数保持不变(无搬入搬出现象);
(2)分配时严格遵循制定的方案;
(3)几个委员无等级差别
四、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1)模型Ⅰ:比例加惯例方案
由题意可知,取整数的名额后,A宿舍2人,B宿舍3人,C宿舍4人。由于小数部分,A是0.35,B是0.33,C是0.32,则剩下的一个名额应该分配给A宿舍,故而最后的结果是3,3,4。
由Q值法,先由比例计算结果将整数部分的9个名额分配完毕,有nA =2,
数学建模 宿舍人员分配的问题
pinB=3,nC=4,然后可用Q值法分配第10个名额。利用公式Qi ,i 1,2, ,mnini 1计算,QA=2352/(2*3)=9204.2,QB=3332/(3*4)=9240.8,QC=4322/(4*5)=9331.2,QC最大,于是这一名额应分给C宿舍。故而最后的分配结果是2,3,5。
d’Hondt方法的原理即:取一个人时,他所能代表的人数。如取5人时,商为每个人在该群体中所能代表的个数。
将A,B,C各宿舍的人数用正整数n 1,2,3, 相除,其商数如下表:
2
五,模型的检验
如果将人数增至为15人,结合10人时的情况,以此检验各个模型的公平性:
(1)模型Ⅰ:比例加惯例法
数学建模 宿舍人员分配的问题
的结果分别为:3,5,7人。
用Q值法原理里的“相对不公平度”检验一下。即:
对A相对不公平度: rA n1,n2
对B相对不公平度: rB n1,n2 q1 q2pp,q1 1,q2 2; 12q2q2 q1pp,q1 1,q2 2;
12q1
(4) 根据d’Hondt法,我们将A,B,C各宿舍的人数用正整数m=1,3,5,7…相除,其合理性,可以适当运用于实际当中。
六、模型评价
此问题考虑的因素过少,实际问题中不可能如此单一,尤其是个人的客观因素,如果模型要进行推广,必须要进一步分析并加入其他模型。
而且,后两种模型的前半部分都是以第一个模型---比例法作为基础分析的,难免受其影响。
七、参考文献
[1]姜启源,谢金星;《数学建模与实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5月
[2]韩中庚;《数学建模竞赛》;科学出版社;2007年5月